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者: 张莉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 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有些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三、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读诗,是一个过程
作者: 陈旭铭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再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古往今来的诗人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也是最富有文学意味的体裁,近年来高中教学越来越重视诗歌教学,从必修一到必修五几乎都有诗歌的教学内容,再加上选修课本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可见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高考也一直强调诗歌鉴赏的考查。而诗歌的语言特点是以少蕴多、凝炼含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正因为诗歌语言的前两个特点,学生常常会对诗歌产生畏惧心理,觉得很难透过简练的诗句读出诗人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更不用说答题了。怎样才能让学生面对诗歌题目不慌张、胸有成竹呢?读懂诗歌是解答诗歌题目的基础。怎样才能比较有效地读懂诗歌?在几年诗歌教学的探究中,我渐渐有了自己的一点心得。 读诗首先要看题目。题目就如人的双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双眼我们可以稍微窥见一点人的内心,而诗歌的题目往往也有它独特的作用,大部分诗歌的题目是其内容的概括,譬如杨万里的《暮热游荷池上》,由题可见该诗写的应该是诗人在炎热的傍晚在荷塘旁游玩时的所见所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