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再谈城市雕塑与环境的营造
作者: 俞进军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   营造   场所   城市雕塑  
描述: 通过对城市雕塑应起的作用,城市雕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在环境中的地位,城市雕塑设计中环境意识等问题的探讨,分析阐述了城市雕塑本身在承载着审美、实用、文化传承等作用的同时,对环境的营造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城市雕塑的设计要有整体的环境意识,要和环境的历史文脉、环境的场所营造、环境的尺度等相协调,力争做到雕塑和环境的完美统一,并提出了在环境的设计中,规划师、建筑师、雕塑家携手合作的重要性。[著者文摘]
广州大学城亚运雕塑与岭南城市新景观
作者: 雷莹   肖汉江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州大学城   新景观   亚运   雕塑  
描述: 广州大学城亚运雕塑,构筑了岭南城市新景观,以广州大学城环岛路线的主题雕塑为图像符号。作为各高校出入口的主干道,"主题绿化带"景观建设,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新亮点,它起着标识各校区域间的导向道路作用,昭示环境雕塑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价值取向。主题雕塑是传递激情、拼搏、创新的符号,是以岭南人"世俗化"取向再现大众生活的剪影,象征务实的岭南精神,使大学城环境景观建设具有时代性意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2013年度项目“中国城市雕塑的评价体系研究”简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州大学城   新景观   亚运   雕塑  
描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城市雕塑的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BF053),项目负责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蔺宝钢博士,研究团队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郑文宏博士、刘福龙博士生、副教授姜涛、张晓瑞博士等组成。项目计划完成时间为2015年12月,目前处于结题阶段。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城市雕塑创作(设计)人才、制作人才、复合人才、研究人才的队伍
制约中国高校校园雕塑发展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作者: 王鹤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传承   校园雕塑   素质教育  
描述: 校园雕塑是普通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文化传承、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当代大学生完善人格方面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大学在这方面不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甚至在近年来还因为形式、内容不当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本文从艺术学、经济学和传播学视角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并初步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使中国高校校园雕塑在文化传承、美化校园环境和顺应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需求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城市街景雕塑序列空间形态分析研究:以西安典型街景雕塑分析为例
作者: 赵全霞   蔺宝钢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态分析   街景雕塑   序列空间  
描述: 针对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中街景雕塑存在的种种问题,以西安典型街景雕塑大唐不夜城街景雕塑群和雁塔美术一条街街景雕塑为例,从街景雕塑的主题与题材、功能与表现形式、尺度与视觉观赏特点、空间维度、材质的运用等五个方面来说明当代城市街景雕塑在规划和设计创作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并且从中总结了城市街景雕塑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规划和设计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以使设计者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够为人们创造出更高质量的赏心悦目的街景雕塑作品。
雕塑材质的文化及运用
作者: 张维敏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背景   材质运用   固有美感   雕塑材质  
描述: 本文从雕塑材质的固有美感出发,以发掘材质的魅力为目的,运用好雕塑材质的自然形态与特征,反映文化历史相结合的方法,使雕塑更有冲击力和震撼力,也体现和展现了雕塑材质的内在美。总之要把雕塑材质和息息相关的文化联系到雕塑作品中,让雕塑艺术所具的有无比丰富的魅力感染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基于生态观念的城市雕塑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 张平青   王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策略   生态观   设计目标   城市雕塑  
描述: 城市雕塑由于其艺术的独特性和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必然要求其对生态观念及生态文化的反映呈现出其独特的形式与魅力。文章通过雕塑生态观概念的提出,为雕塑家提供了新的题材和新的方式去创造一种更加新颖且有现实意义的雕塑——生态雕塑。生态雕塑是伴随着生态设计概念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类注重表现城市生态环境的雕塑,它的设计策略和设计目标集中体现了对自然的显露和尊重,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持,对人的关怀和提醒。
浅谈当代商业与文化消费的合作模式——艺术品走进商业空间
作者: 蔺宝钢   尤雪纯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商业   艺术展览   商业空间   合作模式   文化消费  
描述: ,同时也是未来艺术以及商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从20世纪之后,百货公司开始挑战性地引入现代艺术[1],到如今在世纪金花珠江时代广场水彩雕塑个展的成功举办,都是商业与文化消费结合的典范。这种尝试正是艺术与商业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一种探索与追求。
关中地区道教建筑装饰艺术形态解析
作者: 郭敏   李琰君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中地区   装饰艺术   道教建筑  
描述: 关中地区道教建筑的装饰艺术风格独特,有不少异于其他传统建筑之处。文章通过对关中地区道教建筑的实地考察和探索,从绘画、书法、雕塑三个方面分析了关中地区道教建筑的壁画、雕刻、匾额、楹联、塑像等装饰艺术,得出关中地区道教建筑装饰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为以后关中地区道教建筑更为深入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光影:建筑艺术的灵魂
作者: 王发堂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则   生活基础   光影   塑造   差别   营造   层次性  
描述: 论文首先对建筑设计和建筑美学中光影的特殊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设计光的原则就是以光的差别为依据,并把建筑上的用光分为两种:即光塑造形体和光营造气氛。之后分别就历史上成功的建筑实例来阐明建筑上的光塑造形体和光营造气氛用光成功经验。在光塑造形体中,主要研究了建筑的雕塑感的获得,尤其以阳光充沛的地理位置为盛。在光塑造形体中,分为了三种情况研究,古代教堂用光、现代教堂用光和公共建筑或住宅用光。在文章的结尾,指出用光设计的高层次性和生活基础。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