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河北医药】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绵茵陈与茵陈蒿
-
作者:
宋庆光
张进祥
来源:
河北医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上部分
中药材质量
有效成份
茵陈蒿
香豆精
绵茵陈
传染性黄疸
植物来源
菊科植物
现代科学理论
-
描述: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这一流传甚广的顺口溜,至今仍被医药界不少人士作为评价茵陈质量好坏的标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中国药典》茵陈的植物来源规定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雷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绵茵陈与茵陈蒿可同等入药,均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能,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茵陈蒿具利疸作用的有效成份蒿属香豆精(Scoparane),含率因部位和季节而异,花期最高,达1.98~2.6%,而滨蒿的幼苗中不含蒿属香豆精。以上论述明确证明五月茵陈不仅没有失去疗效,只能当干柴烧,而且它的有效成份含量比三月茵陈还要高。由此可见,对在中药材质量方面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传说,我们应当以现代科学理论、
-
肿胀麻醉吸脂术500例报告
-
作者:
陈誉华
来源:
河北医药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肿胀麻醉
术后
脂肪堆积
脂肪抽吸
肾上腺素
血药浓度
吸脂术
皮下脂肪层
脂肪组织
-
描述:
肿胀麻醉吸脂术是指将大剂量稀释的含有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溶液注射至皮下脂肪抽吸区,使其达到肿胀程度,使用连接真空负压泵的抽吸头,在皮下脂肪层往复抽动吸出脂肪组织的过程。此项技术于1987年由Klein首先提出,90年代我国应用于临床,使脂肪抽吸技术成为一种精细、安全、成熟的形体雕塑技术。自1997年4月至2005年9月作者共行500例脂肪抽吸术并进行临床总结,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