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维摩不二印禅心——论《维摩诘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作者: 吴言生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禅宗诗歌   维摩诘经   不二法门   佛教研究  
描述: 《维摩诘经》运用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消解一切矛盾,影响了禅宗思想、禅悟思维、公案机锋。禅宗将《维摩法经》作为宗经之一,将不二法门作为处世接机的态度与方法,泯灭一切对立,从而获得了生命自由的无限超越。受不二法门影响的禅宗诗歌,流宕着禅定直觉意象,玲珑剔透,尽得风流。
古埃及国王的丧葬仪式
作者: 郭子林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权   丧葬仪式   古埃及  
描述: 古埃及国王的丧葬仪式是围绕国王的丧葬展开的各种仪式活动的总称,是古埃及历史上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将宗教与世俗两个方面成功地糅合起来,通过仪式场面和坟墓中的浮雕与铭文等,宣传国王、王室家族的身份和王权统治的神圣性,宣传和强化国王的多种权力,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社会力量,使国王的王权统治继续下去,是以国王为首的统治阶级用于宣传王权观念或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其在埃及长期存续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根源.
蒙古文《甘珠尔》版印插图版本源流考
作者: 乌日切夫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印蒙古文《甘珠尔》   版印插图  
描述: 蒙古族佛教版画的图像研究目前在国内研究还很薄弱。蒙古文《甘珠尔》的插图版画作为清代蒙古族佛经版画最主要的一部分,一直为国内蒙古学界、宗教学界以及版画研究界所忽略。作者近几年主要从事蒙古族佛教版画尤其是蒙古文《甘珠尔》插图版画的研究,对国内现存的北京朱砂版蒙古文《甘珠尔》的各个版本进行调查研究并有一些重要的发现。本文直接确定了所有蒙古文《甘珠尔》的绘制佛像插图形式、内容和风格,认为蒙古文《甘珠尔》插图形式和装饰风格也深刻影响了清代蒙古、满、藏文佛经插图和装饰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代几大佛像集和《造像度量经》。本文主要介绍蒙古文《甘珠尔》及其插图概况、它的版印插图的发现的过程。分析蒙古文《甘珠尔》插图版画图像渊源以及插图版画的艺术风格对清代造像艺术的极大影响。
救度众生与执掌幽冥:韩国地藏菩萨图像学研究
作者: 尹文汉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像学   地藏菩萨   韩国佛教  
描述: 地藏信仰在三国时期传入朝鲜半岛,新罗时期达到极盛,高丽、朝鲜时期延续不断,直到当代。韩国佛教中地藏菩萨图像十分丰富,现存较好的地藏图像既有少量的雕塑作品,又有大量的绘画作品,地藏独尊、地藏三尊、地藏与观音、地藏十王、地藏与阿弥陀佛、三藏图、般若龙船图、甘露王图等丰富题材表明了韩国地藏图像是在对中国地藏图像承续的基础上,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最终形成了自已独特的地藏图像体系。
大同善化寺二十四诸天像考辨
作者: 袁志伟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善化寺   辽金佛教   密宗   二十四诸天  
描述: 大同善化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辽金佛教寺院之一,对于佛教思想和佛教文物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寺大雄宝殿中保存的金代二十四诸天塑像,既是金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又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历史价值。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记载,对二十四诸天像的名号及其宗教内涵进行考察,并从辽金时代佛学思想、大同佛教宗派等角度探讨这些造像的佛教思想内涵,进而揭示辽金大同佛教的特点。
《新唐书·西域传》所记中亚宗教状况考辨
作者: 许序雅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国   何国   自然崇拜   《新唐书·西域传》   西曹   宗教状况   中亚地区   康国  
描述: 本文以隋唐汉籍记述和中亚考古资料,考辨了《新唐书·西域传》的有关记述,认定《新唐书·西域传》的记述,可补阿拉伯——伊斯兰史料之不足。但是,《西域传》所记中亚宗教状况也有许多讹误和疑问。6-8世纪中叶以康国为中心的粟特地区,以信奉祆教为主;粟特地区的事火之道实际上是波斯拜火教与中亚当地流行的自然崇拜之结合;8世纪20年代以后粟特地区所行历法当是希吉拉历;汉籍所记可以作为粟特地区许多壁画和雕塑宗教意义的注解。
中国早期佛教雕塑艺术研究
作者: 刘凤君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国   何国   自然崇拜   《新唐书·西域传》   西曹   宗教状况   中亚地区   康国  
描述: 中国早期佛教雕塑艺术研究
天地门经卷资料
作者: 濮文起   来源: 宗教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像   观音像   新津   佛教雕塑   飘海  
描述: 《杓峪问答》,抄本。天地门创始人董计升著。封面写有“珍藏本,约1639年书,玲珑山弟子重印,1998年”字样。1639年,即明崇祯十二年,此时,董计升尚未创立天地门。由此可知,董计升在创立天地门前,就曾钻研道教内丹修炼方术,并将修习体会整理成书。
并出似分身,相看如照镜——南朝新风、宫体诗与梁武帝广交南海
作者: 王敏庆   来源: 宗教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像   观音像   新津   佛教雕塑   飘海  
描述: 所谓南朝新风,是指在南朝萧梁时期由大画家张僧繇所创立的一种有别于前代的,被画史称为"疏体"的新艺术风格。张僧繇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汉唐间艺术转变过程中的一位标志性人物,其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这种南朝新风格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绘画及雕塑作品上。由于年代久远,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当时的这种风格的艺术作品,主要集中在佛教造像上,绘画作品存留甚少。而文献对这种新艺术风
诠释与歧变——耶稣形象在明清社会里的传播及其反应
作者: 肖清河   来源: 基督宗教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教案   明清社会   艺术作品   利玛窦   基督论   杨光先   辅助工具   耶稣基督   进呈书像   主耶稣  
描述: 在不同文化或宗教的交流中,对至高神的形象的关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这些有关至高神的形象又是在各种宗教文献、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得以体现的。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入华伊始,就以西方的宗教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作为传教的辅助工具。随着这些艺术作品的广泛流行,以及天主教中文著作的流通,耶稣基督的形象开始在明清社会里得以传播,并引起不同层面之反应。本文即以相关的原始文献为来源,分析明末清初耶稣形象的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