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中国文学研究】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试论杜甫诗歌中的动词运用
-
作者:
韩晓光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审美功能
动词
-
描述:
杜甫诗歌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艺术成就 ,主要是鉴于他对语言的精心锤炼。虽“一字之用 ,亦不率易。”这种创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文对杜甫诗歌中的动词运用及其审美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
杨万里诗歌“活法”与“句法”关系浅探
-
作者:
韩晓光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万里
诗歌
活法
句法
-
描述:
杨万里诗歌清新活泼,风趣别致,充满灵动与奇趣,被人称之为“活法”。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考察,这种“活法”与“句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拟用语言分析的方法从几方面对其“活法”形成的内在机制试作探析。
-
“文变从求“美政”之“偶”到丧俪之“骈”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骈俪
主体
关政
政制
阉割
-
描述:
本文截取了《吟诵与叙事——也来议议中国“史诗”问题》篇的一部分,试图从中国先秦到两汉的文体演变角度切入,透析“士”与权力关系的嗳昧纠缠在文体发生中的折射。以文体作寓,从明君贤士的婚媾之“骈”,超越到儒道双向心性“骈”境;即从审美境界中的“美政”诉求,经历沦丧主体为“娱”的炼狱,最后走向“避世求隐”。从而使汉语之文借仙气的“隐秀”,涤濯掉“骈”娱之具的贱身,潜入进“神思”与“情采”,且文人之士亦乘文之“风骨”,否决掉优伶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