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十六国、北朝石窟彩塑——炳灵寺、敦煌、麦积山雕塑艺术欣赏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石窟   彩塑   十六国   敦煌   麦积山   北朝   炳灵寺  
描述: 东汉时期佛教由印度经西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起初信仰的人不多,也不了解佛教,竟称佛为"胡神",称外国僧人"胡道人"。有些爱好新奇的人,把佛像与本土神抵一起供奉,在皇宫里也出现祭拜"黄老浮屠"(佛陀)的现象。国学大师汤用彤(1893-1964)先生曾指出:"汉代看佛学不过是九十种道术之一。""东汉桓帝因信道术而信佛教"(引自《汤用彤选集》)。许多美术史书中把四川乐山麻浩一号崖墓浮雕佛像,作为早期佛像加以介绍,其实此像是刻在墓内前室门楣石上,与像平行还有一个赤脚的垂钓者的形象。可见其目的是用胡神护墓,并非是宗教膜拜的偶像。还有西晋时期的魂瓶上也出现所谓"佛"的形象,其目的也是如此。这是东来传教的高僧借道教而求佛教生存的策略始料未及的后果。不过佛教的机遇终于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百姓苦不堪言,人们处于忧愁、苦闷、痛苦之中,当时中国本土道教和儒学无法化解人的心灵之痛,而佛
石膏装饰浮雕的制作
作者: 胡伟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石窟   彩塑   十六国   敦煌   麦积山   北朝   炳灵寺  
描述: 石膏装饰浮雕的制作
唐代石刻造像——龙门石窟雕塑艺术欣赏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舍那佛   奉先寺   雕刻   龙门石窟   唐代   石刻造像   武则天   佛教艺术   石灰岩   雕塑  
描述: 唐代是佛教最兴盛的时期,唐代帝王除武宗反佛(曾于会昌五年灭法)之外,都是积极的护佛者。所以当时建寺、凿窟、造像之多,不可胜数。龙门石窟自东、西魏之后,基本冷落。到了唐朝洛阳成了东都,所以龙门石窟又兴旺起来。从贞观四
宋代石刻造像:大足石窟雕塑艺术欣赏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足石窟   艺术欣赏   石窟艺术   宋代   摩崖石刻   艺术成就   石刻造像   雕塑  
描述: 大足石窟,是分布在今重庆大足境内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妙高山、舒成岩等地,40余处龛窟摩崖石刻的总称.大足石窟开凿于晚唐,盛行于两宋,是全国宋代石刻造像保存最多的石窟.其中北山和宝顶山的宋代造像最具代表性,它反映了中国石窟艺术后期杰出的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雕塑简介:建筑装饰砖雕、石雕、木雕艺术欣赏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足石窟   艺术欣赏   石窟艺术   宋代   摩崖石刻   艺术成就   石刻造像   雕塑  
描述: 中国古代装饰雕塑,主要包括器物装饰和建筑物装饰.器物装饰在中国美术史中,属于工艺美术研究范围,因此,本文仅就建筑装饰雕塑作简略介绍.
唐代石刻造像 ——天龙山、炳灵寺和四川地区石窟雕塑艺术欣赏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天龙山石窟   唐代   李氏王朝   四川地区   石刻造像   炳灵寺   雕塑  
描述: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太原西南40公里处。石窟分布在东西两峰,共有洞窟21个。石窟始凿于北魏末东魏初。太原古称晋阳,是李氏王朝的发迹之地,建唐以后视为北都,因此天龙山石窟造像也随之兴盛。此时开凿洞窟有15个,占总数70%。天龙山石窟规模不大,造像题
隋唐时代石窟彩塑——敦煌雕塑艺术欣赏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统一   艺术欣赏   中国文化   石窟   彩塑   隋唐时代   敦煌   雕塑  
描述: 隋唐时代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是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也是佛教最兴盛的时期。隋文帝和炀帝极其崇信佛教。唐高祖和太宗为抬高自身门第,与所谓道教教主李耳(老君)攀亲,所以唐代皇帝多推崇道教,而对佛教比较宽容。唐太宗虽不信佛,但非常敬爱玄奘大师,并支持他译经。此时佛教已融入社会,完全中国化,成为具有广泛民众信仰基础的独具特色的宗教。连武则天为了建立武周政权,也利用佛教,鼓吹弥勒转世,制造舆论。许
北魏时期石刻造像——云冈石窟雕塑艺术欣赏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道武帝   云冈石窟   北魏时期   石刻造像   法果   鲜卑族   雕塑  
描述: 北魏是北方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太祖道武帝拓跋圭(371—409)进入中原后,逐渐崇奉佛教,于是建寺院,造拂像,并诏请赵郡高僧法果到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充当道人统,管理僧务。法果心怀感激,吹捧太祖是当今如来。还常常对人说,他向太祖致拜:我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