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 车菊燕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一位德国教育家这样说过:“过去,我们把课程当作整个世界。现在,我们要把整个世界当作课程。”视野开阔了,五彩缤纷的社会大舞台为品德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只有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品德课程资源,才能使品德课显得更加丰满与深厚,使教学成为积极构建学生生命意义的平台。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体现在深入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用心经营课堂资源、充分整合家庭生活等三个方面。
青春的色彩
作者: 曹雯倩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有人说青春是狂想曲,有人说青春是交响乐,有人说青春是巧克力,也有人说青春是棉花糖。我说,青春并非是单一的,它是有色彩的,是五彩斑斓的,它的复杂色彩只有我们自己亲历体会才能真切地明白。 我的青春由许许多多不同的颜色组合而成,虽然复杂得让人有些“混乱”,但它却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美丽气息。 红色,是我生命里最突出的颜色。
校园的花坛
作者: 张书瑄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前面,东西方向坐落着两个十平方米左右的花坛。花坛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春天,花坛里不知名的小花和小草偷偷地从土壤里钻出来,好像来观赏五彩缤纷的世界。春雨过后,花草被春雨滋润得舒服极了,把我们栽种的那些不知名的花都羞红了。 夏天,太阳当头高照,烈日炎炎。花的嫩芽变成了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在翠绿的叶子的映衬下,格外地精神,格外地明艳;绿草也在那比映山红还要艳丽、比海棠还要大方的花的映衬下,比翡翠还要闪亮迷人,显得更加苍翠欲滴,葱郁夺目。
闲情散记之养鸟篇
作者: 宋晶晶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暮春时节,雨水不停,试想一下,在这烟雨濛濛中,若得二三鸟鸣声,岂非人生乐事? 爱鸟,是早已有的心;养鸟,却是最近的事。小小阳台之上,五彩鹦哥和黄脸蛋儿的小鹩隔笼对唱——牡丹的声音尖而亮,小太阳的声音低而沉,小鹩唱歌不及它们,往往急得蹿上跳下,发出一连串叽叽咕咕似在发牢骚之声,这是几个精灵儿每天必会上演的“三重唱”。
画画
作者: 钟梧菲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星期天早晨,在妈妈的一声声呼唤下,我懒懒散散地起了床,来到浴室正准备洗漱,猛一抬头看见了镜中的我:好可爱喔!白白胖胖的脸,再加上两只双眼皮的大眼睛。對了,何不给自己准备一幅自画像呢? 我拿来了画笔,铺开画纸,还拿一面大镜子放在面前。首先在纸张上画了一个圆圆的脸,正是我可爱的笑脸,画了一双顶着双眼皮的圆圆的眼睛,还画了个小巧玲珑的鼻子,微微上翘的嘴巴,两个弯弯厚实的耳朵。
我们的美丽校园
作者: 任博宇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维明路小学的校园很美丽。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春兰教学楼大门的浮雕,上面刻着兰草、大山、太阳、大雁等图案,最显眼的还是浮雕中央的校标。绕过春兰楼往东走,你会发现一排绿化带,里面种着玉兰、松树、兰草等植物,还住着西瓜虫、蚂蚁、蜘蛛等小昆虫,偶尔还会有几只小麻雀叽叽喳喳地来串门儿呢!这可是我们亲近自然的好地方! 接着往北走是操场。
探源溯流 研精钩深
作者: 马寿荣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的在于是提高我国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而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这类涵盖历史、天文、地理、文学、医学、农学、经济、建筑、雕塑、设计、科技等广大领域,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技能,促进其发展智力。
以爱心付童心 以师心育童心
作者: 陈新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1999年6月,我离开了大学校园,进入了初中校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2000年9月,我开始担任班主任职务。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份工作,因为班主任是桥,是园丁,是雕塑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从我参加教育工作的第一天起,学生的影子,学生的表现,学生的一切都牵动着我的心。为了改变学困生成绩不理想的状况,我多次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和午后放学时间为他们义务补习功课,所补课时无法计算。
名家笔下的外貌描写技法例谈
作者: 王晓月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置身人海,一张张鲜活灵动的面孔在我们眼前闪现,如何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涂抹,摄影师可以举起相机去拍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笔去用心描绘。外貌描写的成功范例比比皆是,描写技法亦是精彩纷呈,下面我以名家作品为例,谈谈其笔下的外貌描写技法。 一、工笔描绘法 工笔描绘指精雕细刻、细致入微地描摹人物的外貌特征、服饰、穿戴以及细微的表情,它犹如电影中的人物特写或绘画中的工笔肖像画,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给人以刻骨铭心的印象。 如鲁迅小说《故乡》中:“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是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话着意描写了人物灰黄的脸色,深深的皱纹,红肿的眼睛,破毡帽,极薄的棉衣,粗糙的手,通过与少年闰土的比对,把一个苍老、迟钝、麻木、木讷的中年闰土塑造得活灵活现。
巧借颁奖形式,整合教材素材
作者: 陈娟   孟亚男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学生写作文,一愁无典型素材,二愁无精巧形式。在引导学生研习教材,赏读“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时,我们自觉将巧借颁奖形式,整合教材素材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反复操练,写好高考作文。 赏读历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归纳其特点: 一、高度概括,简洁精练。颁奖词以极其简洁精炼的语言高度地概括了每一个当选者的崇高精神和闪光点,予以浓墨重彩地展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写给篮球运动员姚明的颁奖词只有40个字:“对祖国的情感,对现在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待,使他成为中国体育和NBA的历史人物”。 二、词吻意合,富有特色。颁奖词根据获奖者事迹的不同,或明快,或凝重,或平和,或庄严,于人于事于情于理都显得十分和谐得体。如写给跨栏运动员刘翔的颁奖词:“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给人的感觉是明快。 三、语句清新,文笔优美。颁奖词语句长短结合,风格刚柔并济,抒情、描写、议论各有侧重,有的还恰当引用了一些名诗名句,尺幅之间,五彩飞扬,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1 2 3 ... 92 93 9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