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我愿作一只小小的蜜蜂
作者: 王晓艳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口   火箭发射   男同学   一名   政治课本   带球   女同学   小学时代   中学时代   五彩斑斓  
描述: 带着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憧憬,对幸福的向往,我跨入了中学时代。放下小学的政治课本,拿起厚厚的《公民》书,不禁皱起了眉头。可是,当我翻开它时,却又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老师用她那清泉般的话语,把我引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在这里,我看到了,女排夺冠的英姿,我国自制的“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卫星的成功,五星红旗的一次又一次升起…我看到了,看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我愿作一只小小的蜜蜂,在《公民》知识的花中采蜜。当然,这些甜蜜的果实,是许多叔叔阿姨辛勤劳动的结果。感谢您们,我们中学生的知心人。如果说小学时代的生活是一个美妙的梦,那么中学时代的生活可以说得上是一曲动听的歌,对我们这个实验班来说,它不只是数字字
坚守
作者: 骈昌贵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政治课   教学方法  
描述: 杏坛历经春秋冬夏,人生饱尝酸甜苦辣。回望十余年的从教路,所以能执着地行进在这条路上,享受着心灵深处的那份幸福和甜蜜,缘于自己对职业的坚守。想当年,初登讲坛时,书生意气,豪情满怀,志向是一种模糊的远大。不谙世事时,总是五彩地认为讲台只不过是个暂时的栖息,不出二年,定能振翅翱翔,另谋发展。
社会发展简史教学挂图及说明 第三辑 奴隶社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奴隶社会   主要来源   古罗马人   巴比伦   甲骨文   奴隶主   战俘   奴隶制国家   军队   狮身人面像  
描述: 第一幅奴隶的主要来源【古罗马人掳取奴隶】战俘是奴隶的最初来源,一般也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古代罗马的奴隶主为了获取大量奴隶,经常进行战争。在古罗马曾经有过这样的现象,每当军队出征作战时,就有许多奴隶贩子随军出发。他们从军官手中收买战俘,带网罗马,做为奴隶出卖。这幅图是公元三世纪古罗马一具石棺上的浮雕的一部分。浮雕描绘了当年罗马好战的皇帝率领军队与外族作战捕捉战俘并把他们变为奴隶的情景。那时摆在战俘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被杀死,要么做奴隶。
遗体捐赠碑上留名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山东省   遗体捐献   长清区   纪念林   捐赠   济南市   雕塑  
描述: 的名字。书型雕塑上,整齐地镌刻着46名实现了遗体捐献爱心人士的名字、捐献时间、户籍地,其中除了年龄最大的吴家骧夫妇,还有1名才2岁的小女孩的名字。
从教材框目结构谈“主题教学”的创新
作者: 董旺森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山东省   遗体捐献   长清区   纪念林   捐赠   济南市   雕塑  
描述: 欣赏雕塑家罗丹的名作《思想者》,我们常常被"孤独的思考者"所打动。艺术需要智慧和创新,教学需要心血和求索。"课改"之路,艰难曲折,更加需要思考和梦想、行动和创造。多年探索,且行且悟,我终于找到了推动
不成功的学生与成功的雕塑师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政府   走自己的路   理解能力   母亲   继续读   领回家   开幕式   艺术品   努力学习   雕塑  
描述: 不成功的学生与成功的雕塑师
中国砖雕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砖雕   建筑物   雕刻   汉代画像砖   中国   艺术形式   工艺品   古建筑  
描述: 砖雕即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于装饰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中国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
杜鹃花开等你来
作者: 彭启练   孙善文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作文   彭启练   《杜鹃花开等你来》  
描述: 为什么乌江的水长流不息,是因为烈士的生命唱响了永恒;为什么杜鹃花那么红艳,是因为无数的画家和雕塑家的巧夺天工之作造就了它——乌蒙,我的家乡。我美丽而神奇的家乡哟!在这里,这个被誉为红色毕节的革命老区,你可曾知道:就在这
文化的涵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体科学   观念形态   研究成果   文化定义   规范文化   传媒文化   涵义   伦理道德   法律制度   政治观  
描述: 林宗撰文认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既指明了文化的精神、观念属性,又指明了其客观的物质本原;既分析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区别,又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吸收了各种文化定义的合理成分,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陷。从文化这个涵义考察,文化的分类是多元的形态。我们吸收了黑格尔等辩证法大师的研究成果,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把文化分为“造型文化”、“表现与再现文化”、“行为规范文化”、“探索与传媒文化”四大类。第一类文化是“造型文化”,包括建筑、园林、雕塑等艺术。第二类文化是表现和再现文化,包括舞蹈、音乐、戏剧、诗歌、小说。第三类是“行为规范文化”,包括风俗、伦理道德、宗教、政治观和法律制度等等。第四类是探索与传媒文化,包括各门具体科学和哲学、各种新闻出版等媒体。[第一段]
雕塑美的心灵——简介《修养》第十课主题活动
作者: 胡树明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善美   修养   教材内容   中学生   青少年   道德观   美与丑   规章制度   提高认识   心灵  
描述: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真善美的道德观,提高学生抵制各种丑恶思想腐蚀的能力,我根据“明是非,辨美丑”一课的教材内容,结合青少年特点和思想实际,组织了一些活动。一、提高认识,分清是非美丑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做好事受打击,而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坏
< 1 2 3 ... 8 9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