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语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940 条
-
抡起罗丹的斧头
-
作者:
刘波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写作
材料
结束语
雕塑家
技巧
罗丹
-
描述:
前面我们探讨了人物写作的标题、开头、语言、细节直到结尾的一些技巧问题。说到技巧,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位雕塑家说的话:“雕塑其实靠的不是雕塑的技巧,而是砍掉多余的东西的技巧。”这话大有深意。我们把他这话套用过来,町不可以这样说:写作其实不是靠写的技巧,而是去掉多余的材料的技巧。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去掉多余材料的问题,作为人物写作的结束语。
-
本刊推荐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写作
材料
结束语
雕塑家
技巧
罗丹
-
描述:
推荐书目一:罗曼·罗兰《巨人三传》 推荐理由:传记里的三人,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画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逆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型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法译名家傅雷先生优美流畅的翻译风格,更使本书读来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推荐书目二:鹿桥《未央歌》 推荐理由:高唱着“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的校歌,走过八年抗战的西南联大师生,对那段历史普遍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但落笔为文,难得有像《未央歌》那样充满激情与想象力的。以抗战中僻居昆明的联大师生的日常生活为描写对象,借助四个“我”的成长历程,表现战争环境下仍然——或者说更加——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对于作家鹿桥来说,目的是酝酿一种“氛围”,呈现一种“情调”。作者再三强调,《未央歌》不是爱情传奇,着力渲染的是同学问“友情之可爱”;不以情节取胜,而是一部以情调风格来谈人生理想的书
-
艺术之窗·走近傅抱石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系
《江山如此多娇》
美术史论家
中国画家
《潇潇暮雨》
中国美术家协会
傅抱石
中国美术史论
-
描述:
傅抱石(1904~1965)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原名长生、瑞麟。江西新舍人。早年留学日本,学习东方美术史,工艺美术,雕塑,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回国后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擅长山水、人物,在传统基础上融合中西画法,并师法自然、崇尚革新。作品笔圣豪放潇洒,淋漓酣畅,情感强烈、真挚,画风雄健。代表作有《潇潇暮雨》《九歌》《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合作)等。亦长于书法、篆刻,并长期从事中国美术史论的研究,著述丰富。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画院院长等职。
-
中国民间美术的龙头——木版年画艺术欣赏
-
作者:
张文美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版
艺术欣赏
朱仙镇
艺术鉴赏
武强年画
木版年画
中国民间美术
绘画
杨家埠
农民
-
描述:
语文学科与各门类艺术息息相关,艺术鉴赏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已经陆续向同学们介绍了剪纸、雕塑、绘画、摄影、音乐等各门类艺术及鉴赏的相关知识技巧,2008年本栏目将继续从艺术的百花园中撷取朵朵小花奉献给大家。(红枫)
-
剪刀唱出民族的歌声——中国剪纸艺术欣赏
-
作者:
冯京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剪纸艺术
语文素养
艺术鉴赏
语文学科
重要途径
相关知识
民间艺术
民间剪纸
鉴赏能力
人文素养
-
描述:
语文学科与各门类艺术息息相关,艺术鉴赏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从本期开始,我们陆续向同学们介绍剪纸、雕塑、绘画、摄影、音乐等各门类艺术及鉴赏的相关知识技巧,从艺术的百花园中撷取朵朵小花奉献给大家。(红枫)
-
霍达:亦史亦文,刚柔相济
-
作者:
格紫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委员会
出版社
霍达
佛罗伦萨
报告文学
雕像
穆斯林
长篇小说
优秀文学作品
雕塑
-
描述:
霍达:亦史亦文,刚柔相济
-
采蒲台的苇
-
作者:
孙犁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苇塘
象征
敌人
英雄事迹
炕席
白洋淀
面对着
妇女们
假皮
小花边
-
描述: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倚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填房碱;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我来的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在村里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地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
-
雕塑名作欣赏《祖国——母亲》
-
作者:
凌夫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苇塘
象征
敌人
英雄事迹
炕席
白洋淀
面对着
妇女们
假皮
小花边
-
描述:
雕塑名作欣赏《祖国——母亲》
-
中国油画名作掠影 《肖像》
-
作者:
凌夫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苇塘
象征
敌人
英雄事迹
炕席
白洋淀
面对着
妇女们
假皮
小花边
-
描述:
中国油画名作掠影 《肖像》
-
《红烛颂》
-
作者:
凌夫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民主自由
学者
纪念
红烛
著名
颂歌
斗士
创作
油画
-
描述:
闻一多(1899~1946)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红烛颂》是画家闻立鹏(1931~)为纪念父亲而创作的油画,是对为争取民主自由而献出生命的闻一多烈士的一曲颂歌。
<
1
2
3
...
66
67
68
...
92
93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