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五彩传说”草原童谣如何成功唱响
作者: 王金湘   杨光   勿日汗   来源: 思想工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童谣   草原   社会参与   少数民族   机制创新   政府支持   传说  
描述: 内蒙古"五彩呼伦贝尔"草原儿童合唱团演唱的"草原童年的歌谣"——"五彩传说"今年8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表演成功,收到了始料不及的效果。37个草原孩子将少数民族代代相传的草原童谣献给观众,这些被称为"宁澈无染的歌"让观众感动落泪,令人耳目一新。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是呼伦贝尔市用"政府支持+名人策划+社会参与+机制创新"的做法,挖掘鲜活饱满的民族文化内涵,为文化资源富集地区传承、传播民族文化,建设和谐发展之路作了有益探索。
陈巴尔虎旗突出民族文化特点大力推进文化大旗建设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想工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广播电视   文化特点   民族   有线电视   文化基础设施   地方特色   建设工程  
描述: 一是开展了维丽斯广场、巴尔虎岱巴特尔雕塑及博物馆、室外体育场等民族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二是对旗广播电视大楼进行扩建,将呼伦贝尔市电台蒙语广播信号调制到陈旗电视台干线网,实现了电台转播用上三台节日源信号有线接收的跨越。完成了全旗卫星电视转星调整丁作,实现有线电视数宁化传输。
文化之花正灿烂
作者: 郝振宇   杨志伟   来源: 思想工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文化建设   跨越式发展   城市   超常规   形象描绘  
描述: 矗立在大沁他拉镇的3座雕塑不仅是装点城市的艺术杰作,更是对奈曼文化建设成果的诠释:"石破天惊"——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形象描绘;"诺恩吉雅"——蒙古族音乐走向世界的报春燕;"民族团结"——和谐奈曼的雄浑旋律。
论中国油画的民族风格
作者: 张婼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风格   审美融合   中国油画  
描述: 油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必须植根于孕育它的土壤才能发展得更为繁盛。中国油画在色彩上强调大色块的运用和色彩的细微变化,用对比鲜明的色彩组成画面的基本色调;在造型上拒绝再现,追求笔墨意趣,笔墨境界。中国油画只有摆脱对西方文化的依附,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才能形成中国油画的民族风格。
绘画人类学的学理、解读与实践——一个研究团队的行动实验( 1999~2017 年)
作者: 庄孔韶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绘画人类学   艺术生成   行动实验   人类学创意与解读   跨文化跨学科研究  
描述: 从20世纪末至今的20余年间,中国人类学家和油画画家师生一直在联合探索绘画人类学的一些重要研究路径(这也是多年影视人类学研究的平行探索实践)。这支艺术研究团队的实践活动,从通常的人类学参与观察与文化诠释,发展到人际的、跨文化的、跨学科的与技法的深度理解与互动。其中,对绘画的人类学创意和人类学的绘画解读,以及文化、思维与哲学的绘画展示包含着何种概念活动,是他们探索与研究的要点。
中国云南与越南古代青花瓷关系初探
作者: 王晰博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越南   云南  
描述: 古代中国云南与越南都能烧制青花瓷,从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看,两地青花瓷有一定关联性,这种关联性需要进行认真梳理,包括中国云南青花瓷的创烧、越南青花瓷的创烧、两地出土器物的文化关联,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滇缅印古道--文化传播的五彩路
作者: 吕昭义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越南   云南  
描述: 关于滇缅印古道的研究已有不少著述,一些人称之为可与北方丝绸之路相比的"南方丝绸之路"另一些人从对沿线村村寨寨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将它称为"茶马古道",再一些人从商品经济的角度称之为"贝币之路".称谓的变化表明研究在深入,在扩展,但是,有一个领域尚未有深入的研究.这就是文化领域.
西南民族史札记三则
作者: 尤中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化   南诏德化碑   安南都护府   土司   后汉书   盘瓠   部落   武陵蛮   高辛氏   接地带  
描述: 一、苗、瑶族深入西南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据《后汉书·南蛮传》的记载,远在传说中“五帝”之一的帝喾高辛氏时期,有一头毛色五彩的畜狗,名叫“盘瓠”。盘瓠助高辛氏杀犬戎吴将军有功,高辛氏“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其后子孙繁衍,到公元一世纪初的东汉初年,被称之为“长沙武陵蛮”,其居住区域在今湘西、黔东连接地带。这是古代中国南方(中南)地区的一个部落集团,它以犬为图腾,这个犬图腾的名字叫“盘瓠”。这个部落集团出现的时间与我国传说中的“五帝”同样古老;它的分布
傣族古歌谣与傣族原始宗教
作者: 史宗龙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故事   原始宗教   古歌谣   原始人类   傣族   自然现象   原始社会   原始先民   古代先民   雷电  
描述: 江河流水,雷电风云,花草禽兽,日月星辰,这是自然现象.然而,在荒远的古代,这些自然界存在的种种现象,却成了原始人类崇拜的对象,并形成五彩斑烂的神话故事.《傣族古歌谣》是通过"歌谣"的形式,来记载傣族先民的童年生活的,它是一部历史书,也是一部文学著作.难怪有人说它是"傣族诗歌...
云南石窟与摩崖造像艺术
作者: 刘长久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浮雕手法   摩崖造像   云南石窟   文化艺术价值  
描述: 云南石窟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蓬勃兴起,以剑川石钟山石窟沙登箐区第一号阿弥陀佛像方座正面为证,云南石窟摩崖造像最早应出现在南诏丰佑时代,它开创于中晚唐,绵延于明清.其雕刘手法大致有五种:一是以高浮雕作为整体造型的基本手法,而细部和衣纹皱折则用阴线刻;二是主尊佛像采用高浮雕,而二胁侍则采用浅浮雕手法;三是纯粹采用薄肉雕,辅之以阴线刻;四是采用减地平鈒或剔地起突的浮雕手法;五是纯粹采用阴线刘.采用圆雕者极少.过去,由于对云南石窟与摩崖造像研究和宣传不够,致使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没有给予它应有的地位.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完整、深入的研究,让这块滇文化瑰宝重放光华.
< 1 2 3 4 5 6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