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艺术·何多苓:从不主流也从未消失的旁观者
作者: 杨时旸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失   艺术家   少数民族   旁观者   作品   四川美院   文革   油画   主流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我觉得他们对于政治的关注程度已经超越我的底线了。我从来都不会画那些东西。” 初春的798一扫冬日的冷清,又重新成为时尚男女拍摄山寨写真照的取景基地。画家何多苓就站在一家小画廊的院子里,默默看着一群端着单反、摆出各种怪异姿势的年轻人蹦蹦跳跳地消失在街角。 处在798的热闹之中,何多苓穿着深色的夹克和半旧的牛仔裤,看起来如同一个偶然闯入的游客。实际上,早在1980年代初,何多苓就凭借《春风已经苏醒》在中国油画圈内暴得大名。当时,这幅朴素平实的油画被评论界解读为“描述了中国政治解冻和社会变革的前兆”。 在那之后,何多苓在中国当代艺术圈内逐渐成为了一个异数。他始终没有站在最热闹的中心,也从未曾消失,而他的画依然被瞩目。他就如一个旁观者,看着自己身处的圈子里一切热闹发生、退场。 30年前就被“主流” “可能是因为我的态度,就不爱凑热闹。”何多苓坐在画廊院子里一边吃着快餐面条一边对记者念叨。一片蚊虫和柳絮在他的头顶盘绕,他也并不在意。“我对生活要求不高。”他笑笑说,“当年知青生活对我影响太大了。” 说起这话时,才让人想起他的年龄。这位眼神充满精神的画者,今年已63岁。
凤凰向西20000米
作者: 陈薇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苗寨   凤凰   调查问卷   艺术家   村支书   湘西   村民   雕塑   油画   农村  
描述: 当艺术越来越被圈定在拍卖会与美术馆中,这次乡野调查的艺术团队开始倡导艺术家深入生活的重要性,当有人质疑他们的作品"不够美"时,他们回答:在湘西,有更多问题比美重要得多
巾国油画,下一个收藏热点?
作者: 戴婧婷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点   艺术市场   收藏   中国当代   油画  
描述: 中国当代油画的收藏群对应于迅速增长的新富阶层,被视作艺术市场上极具潜力的黑马。
一巴掌引发的狂欢
作者: 吴子茹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赘肉   美食   矫枉过正   服装品牌   女明星   路易十五   白马王子   减肥   男人   油画  
描述: “学习了一天,妈妈带你去公园玩啊!” “不,妈妈,我喜欢学习。” 出人意料地,女儿不仅没获得表扬,反而挨了妈妈一巴掌。女儿捂着被打的右脸,表情充满委屈、不解和愤恨。这幅四格漫画被放到网上,很快引起网友的注意。各种改编版本开始疯传。 这些改编版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妈妈再打我一次》。名字是网友起的。画的原作者叫黄博楷,是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学生。
雅罗斯拉尔夫:伏尔加河的千年倒影
作者: 周政华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期历史   修道院   莫斯科公国   教堂   城中心   俄罗斯   伏尔加河   建筑   城市   拉尔夫  
描述: 有三个人严重影响了我对伏尔加河的认识。 他们是我的三个中学老师,分别教会了我从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里透视出阶级压迫,在《伏尔加河船夫曲》中听到劳动人民的谋生不易,从德米特里耶夫的诗歌《致伏尔加河》里总结出专制主义君主暴政的中心思想。 直到10多年后,我站到雅罗斯拉尔夫城东的河堤上,第一次俯瞰伏尔加河,才惊奇地发现,脚下的河水平静得连一朵浪花都找不到,仿佛只要撤去河堤,它就会静静地汇流成一片湖。
青花的隐喻
作者: 应妮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少女形象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水墨画   隐喻   画面   遗失   绘画   作品   青花  
描述: 《青花·水天堂》系列作品。 甫见王伟中,迎面一位络腮胡的壮实汉子,很难让人相信《青花·水天堂》系列中如梦幻一般的少女形象出自他手。 正在北京恭王府安善堂内举办的“水韵画”风格的《青花·水天堂》画展,是旅美画家王伟中潜心数十年始创的一种全新画派。与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相比,王伟中的“水之韵”不仅融入了水与墨的浓淡、深浅、干湿,更是将水与色、水与笔、水与纸的运用发挥到极致:他用水设色,在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空灵和恣意汪洋的同时,亦用水与色表现出西洋油画的细腻、多层次和立体感,更让人称奇的是,他一反层层上色的绘画程序,采用一次上色,层层洗涤的方式,让心目中的画面从“洗尽铅华”中脱颖而出,成功控制住了那些洇散的水迹。
“黑画”风波
作者: 李杨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青年   包装纸   报纸杂志   发现问题   毛泽东   鞋底纹   知识青年   垦区   油画   装饰花纹  
描述: 油画《你追我赶》谣言风波——这个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奇特事件,成为那个怀疑一切年代的历史见证。那个时候,革命群众凭敏感的政治嗅觉主动发现问题,常常从香烟盒、包装纸、报纸杂志的装饰花纹、鞋底纹……中发现反动标语
大型纪念油画《重庆大轰炸1938-1943》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   轰炸   重庆   油画  
描述: 悲壮惨烈,铁血雄魂,不朽山河,共铸和平![第一段]
越来越贵的中国油画
作者: 何晓鹏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代   夏俊娜   中国油画  
描述: “后新生代”的行情看涨,也许五年之后,他们会成为今天的张晓刚、岳敏君,但谁将是五年之后的毛焰、夏俊娜呢
八九现代艺术大展“七宗罪”始作俑者的过去与现在
作者: 杨时旸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龙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美术学院   现代艺术   行为艺术   美术馆   北京   油画   艺术学院  
描述: 肖鲁:八九现代艺术大展上,艺术家肖鲁用两个电话亭和照片制作了装置作品《对话》,展览中,她突然朝作品开枪,引起轰动。肖鲁1962年4月出生于杭州,1988年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1989年底,肖鲁前往澳大利亚。2003年10月19日,肖鲁推出了新作《十五
< 1 2 3 4 5 6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