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杨万里诗歌中的话语描写初探
作者: 余轩宇   韩晓光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义表达   律句   话语构成   表达功能   西山   描写   语言分析   杨万里诗歌   人言   诗歌语言  
描述: 杨万里诗歌以"活法"著称,这"活法"不仅表现于诗中意象的新奇灵动,层次的曲折转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于语言的灵活运用。本文拟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对杨万里诗歌中的话语描写及其表达功能进行探析,以期从一个侧面尝试对诚斋体"活法"的审美机制作一些粗浅的
一语天然万古新,满是诗中雅致情
作者: 夏绪春   甘玲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诗歌鉴赏   清新雅致  
描述: “清新自然”、“清新明丽”、“清新雅致”的这种语言风格给读者一种清新之美感,犹如雨后的荷蓬,清晨的桂子。判定这种语言风格一般可从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关于“蚁族”
作者: 沈玉保   来源: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体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   称呼   聚居   大学毕业生   媒体   低收入   实录   北京市  
描述: 并得以流行。当下,"蚁族"一词已经常呈现在一些媒体上:(1)北京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为该群体oooooooo
我们来关注“蚁族”
作者: 沈玉保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流动人口   2009年   青年农民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描述: 2009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廉思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由此,一个隐没于“青年农民工”、“流动人口”之中的群体,得到“蚁族”之名.开始被人们关注和同情。当下。“蚁族”一词经常呈现在一些媒体上:
关注"蚁族"
作者: 沈玉保   来源: 语文学习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聚居   群体形象   新民晚报   大学毕业生   新现象   准词缀   当代汉语   蚂蚁   农民工  
描述: 2009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廉思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由此,"蚁族"这个群体开始被人们关注和同情,"蚁族"一词也经常出现在一些媒体上: (1)"蚁族",大学毕业
“绿领”:“领”族词中现新秀
作者: 沈玉保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分类   环境卫生   白领   环境保护   工作人员   农业科研  
描述: 绿领与白领、金领、粉领、灰领、蓝领、黑领(民工)、油领(厨师)等原为姊妹,都是对工作人员作出的职业分类。绿领本指从事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农业科研、护林绿化等行业的人员。比如:(1)据悉,专门从事绿色产业、绿化工作专业的绿领人才供不应求。
童蒙养正
作者: 江丽琴   来源: 课外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慧   童蒙教育   仁心  
描述: 童蒙孩子的教育包括各种各样的问题,童蒙养正在孩子的启蒙阶段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能够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烟火蓝边碗
作者: 江苏一考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描述: 今早喝粥时我用的是一只白底素净的蓝边碗。你或许会问,如此平淡无奇的碗有什么好说?错矣!此中考究可大着呢,且听我慢慢道来。新居落成,我与父母前往景德镇购买瓷器布置新居。这里瓷器种类繁多,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白瓷;有造型精致小小骨瓷;
借你一双明亮眼,力拨迷雾见阳光——破解文言文文意理解常见设错方式
作者: 吴国兴   杨日红   来源: 语文知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言文   广汉   综合性分析   文意   干扰项   主要问题   解析   准确率   京兆尹   整体阅读  
描述: 问题呈现文意理解这一考题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叙述的事件或所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许多考生在做此类题时准确率很低,主要问题如下:一是不进行总体把握。一些考生在做文言文试题时,不注重文章整体阅读,而是断章取义,在还没有完全读懂文章之前就开始做题,这样做题的准确率便可想而知了。正确的方法是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几方面的
童话体写作技法例谈
作者: 刘胜利   韩延明   来源: 新高考(高二语文)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语文   网络   历史文化   学习生活   高考   文科生   探究性学习   万花筒   阅读理解   课外语文学习  
描述: 我们在写作记叙文时,常常发现自己无事可写,或有事写却太平常.这时,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采用童话体裁,以物的视角来观察我们这个世界,用物的思考来揭示对生活的感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可能与无病呻吟的记叙文大不相同. 童话总是通过比喻使简单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给人们以智慧和启发,给丑恶事物以无情的嘲讽.它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童话体裁有超人体、拟人体、常人体以及科学童话等.超人体童话的特征是描写一些超自然的人物和他们的活动.拟人体童话,是将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无生命的物体,甚至某些思想和概念,加以人格化.常人体童话中的人物,只是一些普通人,但这些人物的性格和行动,极端夸张,是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近几年,考试作文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是拟人体童话.在拟人体童话中,猫、狗等动物在与人的交往活动中,具有人的思维、眼光及心理活动;在拟人体童话中,无字碑、青花瓷、贝壳等无生命的物以一个静观者品味人间的时尚,用好奇的眼光探究人类的生命、生活、文化等现象;"三"等抽象的词语也具有某一类人的性格特点.
< 1 2 3 ... 42 43 44 ... 92 93 9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