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西宇宙论的历史命运之比较
作者: 徐明德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命运   宇宙观   形而上   浑沌   宇宙学   宇宙万物   神话历史化   宇宙论   文化背景   宇宙起源  
描述: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世界上自古而今,代代不穷。此探索肇自神话,入文明社会后,分而化之为形而上的宇宙观和科学的宇宙学。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这种探索在中国和西方的命运各不一样。一中国人对宇宙起源与结构的探索源于上古。据《山海经》可知,有关宇宙起源的神话,主要记载于华夏集团的、最古老的帝俊世系之中。《山海经·西次三经》:“天山精……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沌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毕元注:江读鸿)又《大荒东经》云:“有五彩之
女神与女巫:女性偶像的雕塑与颠覆——20世纪家族小说人物论之二
作者: 赵德利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家族   文化   女巫   颠覆  
描述: 自从中国进入男权家族社会 ,女性便作为家族财产被划定了身份。忍、柔、美既是男人为女性设定的偶像与规范 ,也是女性终生奉行与追求的目标。 2 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 ,极大地触动了女性价值观。本文从民间 (家族 )文化的角度 ,剖析了女神和女巫两种女性身份及其审美内涵。指出作家们对女性偶像的塑造与颠覆 ,反映了社会的女性价值观的嬗变 ,显示了作家们复杂的文化与审美心态。
《木木》的语言风格浅析
作者: 蓝泰凯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屠格涅夫   语言手段   作家   艺术感染力   语言风格   动词结构   思想内容   铸造工   语言形式   小说  
描述: 屠格涅夫是一位“文字的精细铸造工和雕塑家”。他的小说《木木》的语言堪称纯净的你罗斯文学语言典范。本文从作家对词的精选、句子的修炼、句式的变化、作者的叙述、人物的语言、各种语言形式的交替和代换,停顿的巧妙运用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探讨。鉴于小说的中心人物盖拉新是个聋哑人,他的内心世界的揭示,性格特征的展露,全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作家如何使用含有不同意义的动词结构和调动多种语言手段来刻划人物,从而有力地揭示了小说的思想内容,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油画民族性之我见:民族传统对中国油画民族性的影响
作者: 包双梅   来源: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识   民族传统   民族性   中国油画  
描述: 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必须植根于孕育它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中国油画必须体现出它的民族性才能在世界油画中立足,只有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意境”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运用
作者: 余晓冬   来源: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   情感   风景写生   意境   中国油画  
描述: 提出了油画的本土性是走民族化、中国化的根本的观点,同时阐明中国绘画的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及代表,并进而论述了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生成的意义及方式;意境与虚实、意境与情感关系。
花花叶叶太玲珑:丁日昌咏物诗探析
作者: 吴春玲   来源: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咏物   《百兰山馆诗》   丁日昌  
描述: 丁日昌题咏图画、吟唱植物等咏物诗,显示了丁日昌诗歌融情、景、理于一体,情景相谐的艺术特色。
画家陈晓光作品的民族风情凝眸与情感的抱慰
作者: 周政文   来源: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油画艺术   民族风情   心灵  
描述: 陈晓光的油画艺术是向着民族的心灵而去的,作品也因此达到了表现上的纯粹性,最重要的是在感知民族文化生活的视域中,重塑当代贵州油画的信心和责任,让贵州民族精神中曾经拥有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活在今天,活在当代油画中,进而产生一种时代的、文化生成的形象和力量。
绘画色彩形式纵横谈
作者: 刘立勤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绘画   油画艺术   印象主义绘画   塞尚   现代绘画   色彩语言   表现主义   绘画色彩   后印象主义   当代绘画  
描述: 油画之所以如此富于表现力,最根本的在于它是以丰富多彩的色彩语言塑造绘画形象,用色彩来传神,表情、达意。自有绘画以来,历代艺术家为色彩形式的发展作了许多探索和贡献,绘画的色彩形式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变化。认真研究这种发展变化、努力挖掘各民族各流派包括我们民族艺术中的成就,理解他人,理解自己,无疑对发展当代的油画艺术有所裨益。以下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目的在于从理解传统中找到自己。一、欧美绘画色彩形式的发展变化为叙述方便,先忽略具体的画派与风格的划分,把绘画的发展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古典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绘画和现代绘画(史前和早期绘画不作重点分析,在谈现代绘画时将顺便提
怎样理解斗争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作者: 侯绍庄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历史发展   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   阶级斗争   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   历史进程   统治阶级   社会制度   生产关系  
描述: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因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不同,表现出五彩缤纷错综杂陈的种种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沿着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基本规律,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水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共同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方
中国油画民族特色化的思考
作者: 杨捷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特色化   思考   中国油画  
描述: 在艺术呈现向现代性、多元化发展的大变革时代,中国油画的民族特色化应立足本土,深究传统文化之根本;应放眼世界,广纳他民族文化之养分;应关注现实,凸显本民族之精神。
< 1 2 3 ... 29 30 31 ... 321 322 3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