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酷感金属光
作者: 王炀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上翘,纯真年代的一丝小俏皮可爱至极。 1.HR赫莲娜望眼影 RMB380 2.Cle de Peau Beaute 珂丽柏蒂魅彩四色眼影 RMB650 3.shu uemura植村秀无色限珠光唇膏
艳色初夏
作者: 刘梁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跳跃的鹅黄、愉悦的天空蓝、生机勃勃的青草绿……明艳的糖果色是初夏永恒的主题色。在置办靓丽夏装的同时,为你的数码装备也换个颜色吧,让它们点亮你的艳色初夏,成为你在这个夏天最耀眼的时尚装备。 1.过目
百年派拉蒙的传奇女星
作者: 蒋蝉琴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克劳黛·考尔白:黑白片时代女王 说到好莱坞三、四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大明星,克劳黛·考尔白绝对是其中翘楚,甚至可以说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她长得小巧玲珑,饱满的圆脸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缕前刘海更增添了青春美;她艺术上执著追求,表演活泼多姿,文雅中见妩媚,所塑造的角色深受观众喜爱。她的百变风格使她能够在众多一流影片中出演主要角色,由此成了当时的票房明星。在黑白片为主的三、四十时代,卓越的演技以及几乎场场爆满的票房佳绩,使她独步影坛,成为当之无愧的女王。 克劳黛·考尔白生于法国巴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神秘女郎。她从少年时就怀着对演员的强烈憧憬和执著追求而登上了戏剧舞台。但她对电影却没有任何兴趣。这种情况在今天,在一部分舞台艺术工作者中也不乏其人。但是,无论如何,克劳黛的银幕生涯是成功的。1929年,她正式与派拉蒙影片公司签订合约,一鸣惊人,开始了真正的电影艺术生涯。 1934年的电影《一夜风流》,克劳黛·考尔白饰演影片中的富家女,既有公主风范,又像邻家女孩,尤其是她那搭顺风车的镜头,与玛丽莲·梦露在地铁里被风吹起裙子的姿势一样经典。影片中生动的对白、幽默情境的创造以及在传统思想的界限内所赋予的讽刺趣味,为这部电影赋予新的色彩,成为当时最卖座影片。
影子女王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杜峥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你坐在餐厅靠窗的位置,任由窗外的阳光笼罩着自己,头脑里想着马上要会面的这个女子。她的名字你在3个小时前才刚刚得知,只能凭借几块碎片拼贴出她的形象。这几块碎片是:“中国百老汇音乐剧女王”、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女主角、第一位用中英双语进行独角表演的女演员......对了,还有她那句名言“给我100分钟,我让你爱上音乐剧一辈子”。 这个叫影子的女人来了。引见,落座,攀谈;欢欣,惊喜,崇拜。你感叹她的光芒,耀眼却不灼人,甚至觉得窗外的阳光和她比起来也黯然失色。她的气质张扬而不失高雅。不,“雅”这个字用得有点俗,应该说“峭”,挺拔、遒练,有一种魁伟奇绝的飒气,甚至让你想起高更画笔下大溪地女子的狂野与豪迈。然而,这种气度又不会使你觉得疏远,因为那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 听她讲述自己的特立独行,自己的奋斗历程,自己的落寞与辉煌,你分明能感觉到一个强大的内心跃动于眼前,不由想起“超人”尼采的名言:“我学习过走路,从此我让自己奔跑;我学习过飞翔,从此我能就地飞走,而不愿首先被推送。我现在轻松自如,我现在飞翔,俯视下方,现在有个神明在我内心舞蹈。” 影子珠玉般的言语缤纷落下,犹如一颗颗青豌豆敲击着玻璃桌面上的瓷碟,玲珑剔透,清脆悦耳。
浮雕映像
作者: 暂无 来源: 淑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浮雕映像
奥美“零空间”雕塑展2010年带你“跨时代”
作者: 暂无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奥美“零空间”雕塑展2010年带你“跨时代”
“蜘蛛女人”露易丝.布尔乔亚:雕塑,我的人生自白书
作者: 暂无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蜘蛛女人”露易丝.布尔乔亚:雕塑,我的人生自白书
王小慧用艺术书写生命
作者: 刘晔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的所感相悖,你才知道,你是宇宙当中多么特立独行,而又自以为是的生物了! 王小慧摄影棚一隅: 1. 观念摄影《上海女孩》;《我的前世今生之我和我们》 2. 《纳米摄影系列之莲蓬》及雕塑 采访王小慧,是在同济大学的“同济新媒体艺术国际中心”进行的。
艺术使生活高贵
作者: 周小庄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空间里多了绘画的装饰,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体现着主人们不同的喜好和修养,我们自己也会随手翻看一些画册或者去美术馆参观展览,每个人其实都会在有意无意间接触到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它的影响,但对作品的不解往往会使得你最终在内心里与艺术隔绝开来。 比如我们中国的绘画艺术,当提到黄宾虹的名字时,很多人知道他,但看到他的画,就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画为什么那么有名,究竟好在哪里?再比如我们看到西方各种流派、各种主义的抽象作品,你不知道那些画究竟画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50年代有只刚果猩猩的几幅抽象画还进入过拍卖行,这可能使你对“艺术”这两个字更为迷惑;现代艺术举足轻重的人物——马塞尔·杜尚,当年以化名提交给独立画展一个尿壶,说它是一个雕塑,并把它取名为《泉》,后来随着他的名气日盛,大家开始津津乐道他的那些“新奇玩意”,但对他作品后面最出色的思想却知之甚少。 事实上,这些陌生的艺术品,在作品刚问世时,也没有被看作是“艺术”。比如刚才说到的杜尚的《泉》,在当时被展览委员会所拒绝。这个世纪有很多陌生新鲜的艺术运动不断涌现,因此,整个20世纪其实都在不断讨论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 经过这一百多年来的那么多次实践和试验后,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艺术就是创作者想要把它表现为“艺术”的东西,他选择了这个特定的“它”,因此“它”就成了艺术,这其中包含了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刘峰:设计师是生活的艺术家
作者: 刘梁   来源: 淑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参加法兰克福家具展、米兰家具展等国际级展会,尽力推动中国设计师的国际化进程。他认为:“产品设计最大的功能就是发现生活的多样性,设计师应该是生活的艺术家。” 《淑媛》:您大学的专业是雕塑,为什么会改行做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