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妈妈生我的时候
作者: 杜欣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涛   中华民族   王建   李清照   司马相如   女子   中国妇女   文学史   节度使   不适  
描述: 在泛着幽幽清寒的早晨,我来到妈妈的卧室。妈妈还没有醒来,满脸安详。我看着眼前眼窝微陷,身体臃肿的妈妈,想象着15年前她那体格轻巧,玲珑秀气的模样。15年,带走了妈妈秀丽的容颜,不知也能否能带走她那潜藏在心
拾叶者言 三点导读
作者: 张厚琴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银杏叶   象征   作者   银杏树   阅读   生活中   寻常   落叶   树叶   世界  
描述: 美点赏析生活中,一片落叶是多么微不足道,可是文中的落叶却美得玲珑剔透;生活中,一位拾叶者是如此平凡寻常,可是文中的拾叶者似乎又成了一位洞察世事却不为之所羁
莲灯 三点导读
作者: 杨璨   赵育亮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玲珑   生活态度   诗歌   导读   生命态度   事业   游戏人生   林徽因   建筑学  
描述: 莲灯 三点导读
纯粹的女性之声--读苏青的《科学育儿经验谈》
作者: 李黎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婴儿   周作人   张爱玲   苏青   经验谈   科学育儿   女作家   育儿法   知识女性  
描述: 苏青,这位曾与文坛怪杰张爱玲齐名,一时轰动上海的女作家,在她紧贴女性情感生活琐细而亲切的永恒话题中,以其平实、隽永、玲珑、雄辩的笔锋和天真、坦白、热情、敏感的个性征服了读者。评论家认为,苏青的散文是“五四以来写妇女生活最好也最完整的散文”。张爱玲也说:在女作家中“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
一首别具新意的山水诗--读刘菲的《过瞿塘峡》
作者: 张永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想丰富   乘轮船   手法   《拉奥孔》   爱国情怀   山水诗   长江三峡   江山   张问陶   虚写  
描述: 长江三峡素以山峰峻拔、水流湍急、江美山奇驰名于世。瞿塘峡更以其雄伟壮丽为三峡冠,有“夔(?)天下雄”的美称。清人张问陶在其绝句《瞿塘峡》(?)赞颂它美如“图画”,即使用“刀管玲珑”之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由此可见瞿塘之雄奇。然而,乐山乐水者代不乏人,唱三峡之歌,咏瞿塘之诗,仍不绝于耳,古今诗人各有千秋,别具风采。台湾诗人刘菲的《过瞿塘峡》便是其中一首颇有新意的山水之作。 这首诗采用了虚写的手法。所谓虚写,即不正面描写山水,主要以写诗人的心情,感受、神思来展现山水之貌,实写其情,虚写其景,情中见景。诗一开头便以“进入瞿塘峡”时心情的变化来写“瞿塘”景色。诗人乘轮船进入瞿塘峡时,扑面而来的是雄伟的
《我的空中楼阁》映衬五美
作者: 张月东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性   环境配置   表现手法   画家   清新自然   时间变化   时空感知   鼓动起   表现力   《我的空中楼阁》  
描述: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云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花草写之。”有时要描写某一事物,只从它本身着笔,显得缺乏表现力。于是便采用画家所谓烘云托月之技法。《我的空中楼阁》正是这样。作者不囿于小屋本身,而十分注意小屋周围的环境配置,从山、花、树、路等方面,用以美衬美的手法对“空中楼阁”逐层烘托着色,画出了一幅美妙超俗的图画。 一、以山写小屋,映衬小屋的玲珑美。 作者可谓一位丹青妙手,先以单色着笔,描绘了一个山如眉黛的背景:山像广阔海面微风鼓动起的波浪,像美人的一叶柳眉,像星空的一弯新月,那么柔和,那么妩媚,那么清新自然。这是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背景,但毕竟有些单调。“世界上有许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于是在这个大背景上,在山脊柔和的角度上,画家缀上了一座小屋。它的出现,恰是美人眉上的痣一点,好比一望无际
《我的空中楼阁》的开头与结尾
作者: 张西云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抒情散文   玲珑   山脊   语言优美   结尾   角度   小屋   自然段   开头  
描述: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笔调清新、语言优美、技法独到而耐人寻味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仅就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试作赏析。先看出手不凡、别致新颖的开头: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捎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开头这两个自然成段的句,共41个字。字数虽少,但够我们品尝的——从朗读的角度看,它节奏舒缓、明朗;语调活泼、轻快、亲切、甜蜜,犹如一对情侣偎依在月光溶溶的郊外某僻静处喃喃私语时,男士夸耀女士的漂亮容貌一般,倾吐出了真挚的依恋、珍爱之情。
谈《绿》的景物描写
作者: 张永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不同角度   散文   环境   正对   谋篇布局   观察点   景物描写   梅雨   瀑布  
描述: 散文紧紧围绕“绿”这条线索,谋篇布局严谨得体,婉如玲珑透剔的建筑。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从容自如,浓淡相宜。作家从旅游和实际环境出发,为赏绿选了三个观察点:①山边;②梅雨亭;③潭边。从不同角度细致地描写了绿的形成,绿的环境,绿的美感和作家对绿的感情。虽然篇幅短小,由于布局合理,具体描写仍从容不迫,譬如对梅雨亭的刻划,它正对着瀑布,“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
大羹无味
作者: 千江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仙”   五音令人耳聋   上古时期   摧眉折腰   面具   人民公仆   本来面目   牡丹花   好孩子   八面玲珑  
描述: 一个年轻人,走出社会才发觉处处是阻力,万事不顺心,于是他自制了许多张面具,在家里戴上“好孩子”面具,在领导面前就戴“好下属”面具,外出办事则戴“人民公仆”面具,参加同学聚会又换成“淳朴同学”面具。很快地,他无往不利,八面玲珑,凡事都顺了心意。有一天,他突然觉得很累了,想要取下所有的面具,还原成本真的一个我,却发现每一张面具下面都依然是面具!他失去了本色,找不回真我了!牡丹花美,因为她不遵人间帝王“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的命令,适节令而开放,保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李白被誉为
说明文开篇方法举隅
作者: 杜喜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启   具体方法   引人入胜   人民大会堂   事物   说明文   因文而异   文字   激光枪   开篇  
描述: 大凡好的开篇,都具有入题简捷明快、新颖别致,既小巧玲珑、引人入胜,又开启文思的特点。至于开篇的具体方法,却因文而异,因人有别,各具千秋。下面就略述一下说明文开篇的几种方法,以资借鉴。
< 1 2 3 ... 26 27 28 ... 92 93 9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