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生活周刊】搜索到相关结果 268 条
-
基辅故事
-
作者:
徐菁菁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在回顾过去之前,也许人们需要一些时间” 这是冬日的博亚尔卡小镇。不到17点,天色已经昏暗。83岁的克劳迪娅·库德里亚肖娃要筹备一场下午茶。 她打发孙子安东去镇上买些点心,将橱柜里珍藏的茶具和那些不再闪亮但雕花依旧精美的银勺子取出来。她扶着壁橱,踮起脚尖试图将窗帘拉上。 库德里亚肖娃知道自己是这个下午的主角。她穿上合体的套装,满头白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她几乎不笑,言谈举止都和眼神一样笃定。今年夏天,在基辅的一家画廊,库德里亚肖娃展出了自己从“二战”后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时代所创作的数百幅海报。其中的一些被私人博物馆收藏,另一些曾悬挂在许多乌克兰普通家庭的墙壁上。上世纪80年代,在节日里,她的作品曾被制成4米高的巨型海报,悬挂在“十月革命”广场上。 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她不再从事海报创作,再也没人要求她这样做。夏天里的那次展览是20年来库德里亚肖娃第一次公开展出自己的作品,她说:“在回顾过去之前,也许人们需要一些时间。” 20年间,十月革命广场早已更名为“独立广场”,顶端站立着守护女神像的独立柱取代了挥手致意的列宁雕塑。苏联时代的巨大喷泉被外国零售商修建的弧形玻璃顶棚所取代:年轻人从广场边熙熙攘攘的麦当劳里出来,就可以顺着地下通道走进横贯广场的三层地下商场里去。
-
他的作品就像是巨大的玩具
-
作者:
曾焱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观看许仲敏这些被形容为“魔幻机械”的装置作品,就是在接受他对人类心智和体力的挑战。身处几近黑暗的空间,在光束倏忽闪过的间隙和马达单调的传动声中,观众被10台机器的演出瞬时引进一个仪式般的场域,目眩、屏息、激荡,体验既实且虚的惊奇之感。 西西里弗式的演出 沿7级架梯爬上3米高的不锈钢圆柱体,从顶部往下俯看,赫然发现中间有五六百个小人也正在里面努力向上攀爬。这些雕像,或者说小人模型,从形式上来说并不特别,它们没有面目,被大量复制。在速度、光效作用下,小人经整齐划一的垂直向上运动组成了一个炫目的形式,看上去无休无止,却永不能登顶,一如西西里弗的巨石。 天花板上悬挂了一张直径12米的巨大的网,在红色亮光的照射下,几百个微小的骷髅不断爬向中心。这件作品本应像电扇一样旋转起来,但每个骷髅重约6两,加起来就有200多斤,由于安装前计算出现偏差,电机无法承载这么高的运转负荷。即便被迫静止,这件装置也不断让观众惊叹。 这是今日美术馆正在进行中的“许仲敏个展”。《梯》、《网》、《桥》、《罂粟》系列……展出了这位新媒体艺术家的10件新作。 许仲敏的机械装置汇合了装置、雕塑、影像和机器于一身,以直接的物质材料来传达抽象意义,比如轮回,用转瞬即逝的视觉片段构成一种持久甚至很可能被永恒保存的视觉记忆,这种观看体验的冲突形成了他作品强烈的张力和吸引。
-
秋天里的雕塑展
-
作者:
舒可文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秋天里的雕塑展
-
田承泰和他的柴烧:用生命的热度喝茶
-
作者:
葛维樱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为了研究灰釉,田承泰曾经很多年里时常去海边烧木柴,把一吨木柴烧成六七斤灰,只够抹三个大茶仓田承泰的态度对任何人都一样,热情,没话。我们看到的是他第三个柴窑了。之前的因热胀冷缩已经拆掉重盖。他的作品是迄今柴烧界唯一能上拍卖、平均价格远高于市面上所谓“柴窑”的。田字落款是个拙朴的格子,怎么看都一样。
-
煤炭大亨的崛起
-
作者:
王恺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山西煤炭,是一个财富的故事,更是一个国家变化演进的地方样本。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煤炭行业终于放开。一句今日已经含义不明的口号“油水快流”流行于当时,在当时国民经济有着大发展需求的情况之下,原有设施已经无法支持快速发展,所以当时提出了这个口号。比较偏僻、穷困的地区首先放开煤炭的开采权,一方面解决老百姓的生活用煤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地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安景文解释,这句口号直接导致了全国煤炭小企业蜂拥而起,按照中国当时的经济怪圈,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抓,一抓就死,时隔多年,我们可以断定为这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时候必然发作的病症。90年代,由于整体经济的不景气,小煤窑的生存也很困难,四处都是求人买煤的情况。安景文觉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小煤窑贡献最大的就是这个时期,对经济增长起了支持作用。而小煤窑带来更多的,还是种种乱象:矿难频频,资源严重破坏,山西省的生态环境严重受损。 煤矿开采的彻底开放,导致了中国煤矿形成了三大板块:国有、地方和乡镇所属。国有和地方煤矿形成了产量对半的格局,随着经济的起落,煤炭行业不断经历着从冬到春,又从春到冬的煎熬,尤其是国有和地方的煤矿,船大不宜调头。
-
一种瓷文化空间
-
作者:
艾江涛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
海外
陶瓷器
德国人
制陶工艺
湖南省博物馆
捐赠
中国瓷器
-
描述:
“开门迎客,关门搞研发,抬头见山,低头就是窑口。” 山谷中的村落 从景德镇机场出发,穿过流淌不休的昌江,驱车20公里,便到了一条被称为“三宝国际瓷谷”的山谷。4年前,当肖学锋和他的团队决定在此打造三宝蓬艺术聚落时,深入山谷的一条近10公里的柏油马路尚未修建。土路、溪水、稻田、散落其间的村落民居,这里俨然一派南方山水田园图。
-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系列 食遍中国之港澳
-
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编著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
描述: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系列 食遍中国之港澳
-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系列 食遍中国之京津
-
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编著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
描述: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系列 食遍中国之京津
-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系列 食遍中国之江苏
-
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编著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
描述: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系列 食遍中国之江苏
-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系列 食遍中国之湖北
-
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编著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
描述: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系列 食遍中国之湖北
<
1
2
3
...
22
23
24
...
25
26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