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室内】搜索到相关结果 389 条
-
文明的痕迹
-
作者:
张智忠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风景
文化名城
痕迹
镇江
文明
城市山林
风貌
自然风光
-
描述:
会晤的重要场所,坐落在著名的一泉宾馆内,四面环湖,风光旖旎。体现镇江当地传统文化,乃是本案最基本的立意及出发点。将室内设计定位于表现深
-
红色声波——邱隘剧场的空间艺术
-
作者:
洪忠轩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剧院
浙江省
宁波市
设计师
剧场
声波
建筑构成
文化建筑
红色
-
描述:
邱隘剧院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邱隘文化城中,于2004年初建成,是社区重要的文化建筑,建筑构成的缺点是体块零碎,色彩平淡,文化气氛未被突出,基于以上因素,设计师做出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使其整体而具有文化气息。踏阶进行了优化处理,用花岗石作饰面,侧面用喷砂钢化玻璃,内饰节能灯带,将踏阶级级照亮。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同时体现出了通往艺术殿堂的神秘感和韵律感。对踏阶两侧的花台进行大胆舍弃,替之以四片黑色花岗石。“文化墙”墙体用于踏阶的收口处理,同时在石墙的上角嵌以具有邱隘地区文化特点的雕塑和艺术图案,并装以辅助照明,明与暗形成了对比,文化感和个性特征含蓄而又突出。原建筑绿色玻璃幕墙没有起到明显的功能作用,而且成为现代城市的光污染源。所以这里进行大胆改造,用具有艺术构成特征的窗式代替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由于建筑较零碎,建筑正面没能挡住后面不规则的建筑体和突出主入口的位置,所以在建筑正面及两侧用几个白色体块(可用石材或砖或铝板),结合建筑形体,组织成一个时代感强烈、具国际设计手法的文化建筑。正面被设计成一面迎宾墙,有一种张开双臂欢迎来宾的感觉,墙中间开方形孔洞,用于减轻荷载,洞里面用光构成的手法,在金色铝板侧面装上灯带,夜...
-
1# 问讯处
-
作者:
帝尔·斯韦泽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急转弯
出入口
多功能性
公园
建筑
随机性
地理环境
-
描述:
1#号小建筑是公园地形的转折点和出入口的地标,具有俯瞰江水急转弯景观的优越地理环境。地理上的优势给予了这座小建筑多功能性和随机性的特征。1#小建筑的生成由其公园迎客的功能而来。设计的原则基于
-
从罗马万神庙到赫尔辛基岩石教堂
-
作者:
周浩明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岩石
神庙
罗马
教堂
赫尔辛基
-
描述:
在赫尔辛基市中心Etu-Tl:区一处由周围建筑围合而成的近乎圆形的空地上,有一块自古以来就悄无声息地生长在那里的天然岩石,但是就在上世纪60年代,这块岩石的内部却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它的内部被掏空,继而一个新颖的现代教堂在里面孕育生长,这个教堂就是赫尔辛基著名的岩石教堂(StoneChurch)。在赫尔辛基,岩石教堂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在赫尔辛基的几十种导游图中,只要随手拿来一份,你都可以在该位置找到其醒目的标识。当你从赫尔辛基市中心Arkadiankatu大街向北转向Fredrikinkatu大街并沿着缓缓上升的街道前行,你很容易就能看到那块巨大的岩石。再走近一些,你会发现岩石的前部有一个由钢筋混凝土架出的黑洞洞的开口,而岩石的顶部,还有一个巨大的穹窿顶半露在岩石的上面,这就是岩石教堂,从洞口右上方那铁锈红色的雕塑般的十字架标记,你可以判断出它的教堂身份。教堂以及教区用房供Taivallahti教区(芬兰语区)和NorraSvenskaFrsamlingen教区(瑞典语区)共同使用,每个教区有教民约10000人,其中NorraSvenskaFrsamlingen中有约3000人就居住在教堂的四周。两个...
-
香港设计往何处去 访香港设计中心董事局主席刘小康
-
作者:
唐婉玲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教育
董事局
设计中心
小康
设计行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香港
平面设计
设计业
室内设计
-
描述:
刘小康先生1958年生于香港,肄业于香港理工学院。1988年,应靳埭强先生之邀请,与其合力成立“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于1996年易名为“靳与刘设计顾问”。从1984年起,其作品获得香港及海外各种奖项超过200项,其中包括1989年德国莱比锡最佳书籍设计银奖、1992年夏利豪现代艺术比赛雕塑组冠军、1994年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奖、1993年东京字体协会铜奖和纽约水银奖金奖、1997年韩国第三届国际海报三年展全场大奖、1995年路易·卡地亚卓越成就奖、1998年PorscheDesign创意动力大奖、2000年莫斯科GoldenBee奖,并于1997年以设计师身份获颁全港十大杰出青年,2001年受邀参与北京申奥海报设计比赛,以首名获选并印制成官方宣传品,这幅海报更于同年荣获芬兰拉赫蒂第13届国际海报双年展之最佳体育海报奖。
-
艾未未访谈录
-
作者:
常常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访谈录
豹子
录音笔
电话线
-
描述:
在艺术作品方面,一个是在建筑作品方面。id+c:从媒体上了解到,你的角色一直在不断变换,是艺术家、建筑师,做规划也做室内设计。您是如何看待建筑与室内空间的?艾未未:我觉得这一切来自于一种判断。这种判断是一个人对于两个人或者自然的一种...
-
设计的视知觉基础
-
作者:
顾大庆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建筑设计
视觉思维
设计教学
-
描述:
按:传统课程素描、画法几何、形式构成用于视觉训练,其各自独立而单一的模式已成局限。《设计的视知觉基础》一文基于世界范围内设计教学的历史演变,基于对视觉思维的整体观照和科学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的视觉训练模式,通过一系列专题及相关练习整合视觉训练课程,为设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文中就素描、画法系统、形式与视知觉研究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如传统素描与新素描的比较,传统素描侧重于绘画技法,新素描则侧重于各种观察方法,有结构素描、负形素描、轮廓素描、雕塑素描、光影素描、质感素描等;如画法系统对于视觉思维的重要性;又如形式研究与视知觉研究的区别等等。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由十二个专题组成的视觉设计教程让我们看到了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包豪斯校长格鲁皮乌斯曾指出,艺术是教不会的。但设计不是纯艺术。可以说,设计能力是必须经过特别的训练方能获得的。文中提出的视觉设计教程,对于提高视觉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设计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尤东晶 苏州环保学院)
-
蓝宝茶楼
-
作者:
王令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砖
茶楼
休闲空间
设计师
-
描述:
,还有玻璃,以及砖。砖是他自己创出来的,陶土烧成,表面不平整,但质感很好,并且因为烧制时的温差问题,色彩也有变化。砖除了是外立面的主角,在室内也大量应用,俨然是这里的主人翁。所有的隔墙,只要是实墙,就用砖
-
中国庭园的现代诠释
-
作者:
黄玉枝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池
斜坡式草坪
建筑设计
中国
庭园
雕塑
-
描述:
庭园O 大厅两侧的长条窗犹如相机的观景窗,人置身于室内外时皆同时扮演摄影者与被摄者的角色,户外户内的定义在穿越一层玻璃后失去了意义。大厅内的木方盒量体是公共空间过渡到阶梯间的转折处。延续庭园高低错落的方块石砌坐柜,大厅内亦有抬高...
-
光构筑的空间
-
作者:
陈庶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
西方建筑
建筑空间
建筑文化
-
描述:
光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之一。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光的理解和探究,东西方各有不同的理解和历程。传统西方建筑注重独立的“形”的塑造,认为形是形本身的实体,建筑就犹如一座座实体雕塑一般。因而光影效果浓烈、夸张、简洁和单纯。被世人称为杰作的的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光与影在浑圆的柱体和地面之间轻盈地穿梭移动。当一束光柱从罗马万神庙弯顶的圆洞中直射入那寂静而幽暗的空间时,人们犹如置身于旋转的宇宙中,真正领悟了永恒的含义。伊斯兰建筑和落日夕阳永远是一对绝妙组合,在夕阳浓重的阴影下,圆屋顶显示出了一种宁静和完美。而哥特式教堂逆光下的剪影直冲苍穹,彩色玻璃的滤光一年四季以自己的轨迹在黑暗的大厅里不断环顾,那里有美妙的管风琴和摇曳的烛光,是光与声的梦幻剧场。从文艺复兴到现代建筑,西方人更注意到光影的无穷变幻和夸张的效果带来的精神力量,从而采取更多样的手法使无形的光成为构筑空间和实体的特殊“材料”。路易斯卡恩设计的理查德学院研究生楼因体块凹凸富有雕塑感.光影效果富有情趣而成为人们常常选用的范例O 路易·康就更是把光作为一砖一瓦来使用,他说“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而当弗兰克·盖舅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的金属表面,在夕阴下跳跃着耀眼的光辉...
<
1
2
3
...
22
23
24
...
37
38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