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思想】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 条
-
漫话蒙古族传统年俗
-
作者:
艾金吉雅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祭火
在城市里
这一天
除夕之夜
腊月二十三
子里
阿木苏
敬拜
火神
蒙古语
-
描述:
春节在蒙古语中叫“查干萨日”(chagaansar),和汉族一样,它是蒙古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说起查干萨日,无论是气氛还是节前准备,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蒙古族传统祭火日开始(也有部落和家族在腊月二十四进行祭火)。祭火仪式,一般在太阳落山的傍晚时分进行。首先在白天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灶子里点燃新火,待火势旺盛由户主或主持祭祀者开始诵读祭火词,同时由家中成员把用五彩布条装饰好的胸骨、阿木苏(专门在祭火日做的一种饭,在肉汤里面煮的干粥,
-
亲切的关怀 美好的祝愿
-
作者:
李萨如拉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祭火
在城市里
这一天
除夕之夜
腊月二十三
子里
阿木苏
敬拜
火神
蒙古语
-
描述:
8月7日上午,内蒙古博物院内外乐曲悠扬,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博物院大厅内,各级领导及各族各界代表们急切而兴奋地等待着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上午10时30分,中央代表团向内蒙古自治区赠送了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题词贺匾及纪念品,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镌书着蒙汉两种文字的题词贺匾,端庄大气。贺匾边框的立体浮雕70朵祥云,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辉煌历程,中央部分以中国红为底色,暗描亚光金色盘长纹,象征着吉祥、幸福和永恒。贺匾及纪念品既有民族特
-
魏利明的“刻骨”人生
-
作者:
田旭东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曲长
二字
浅浮雕
孜孜追求
专心研究
皮雕
明先生
人生理想
骨雕
格日勒图
-
描述:
走进骨雕艺术家魏利明先生的“灵鼎骨雕工作室”,我立刻为这里摆放的骨雕作品所吸引:用牛、羊、骆驼棒骨雕成的镂空花瓶,上面刻着蓝天、白云、草原和蒙古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画面;《白菜蟋蟀》的白菜叶子雕得细致入微,白色的经脉向两侧蔓延,上面有两只蟋蟀相对,曲长的触角、尖锐的尾巴灵动鲜活;还有那浅浮雕的人物脸谱、彩色的笔筒、“鱼”形的摆件、点缀着动物和花草图案的烟嘴、汤勺……看到这些惟妙惟肖的骨雕艺术品,不禁让人发出“人间巧艺夺天工”的感叹!
-
品质康巴什,让生活更美好 —— 康巴什成立16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展示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好
生活
成果展示
康巴
蒙古民族
经济社会发展
成吉思汗
品质
-
描述:
16年的锐志开拓,16年的艰辛跋涉,16年的战歌如雷,康巴什完成了由一张白纸到一幅绝美风景画的跨越,实现了从贫瘠荒原到现代化新城的腾飞。“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白云、蓝天、楼宇、华灯,凝结成一首流动的诗;芳草、绿叶、清流、鲜花,相映成一幅优美的画。成吉思汗广场上的雕塑诉说着英雄的史诗,展现蒙古民族的豪情。每晚8点,康巴什的“光影盛宴”准时
-
“示范村”示范给谁看
-
作者:
孙瑞灼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资金
示范村
-
描述:
在近年的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连村民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还没有解决。却热衷于建广场、立雕塑、修花坛、移大树。花费巨额资金打造新农村示范村:还有的乡村为了应付领导参观。修建遮羞墙、仿古门.甚至毁良田、挖果园另建新村.这种做法让人堪忧。
-
草原上的璀璨明珠——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开发建设纪实
-
作者:
杜正行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草原
康巴
新区开发
鄂尔多斯市
现代化城市
城市建设
城市绿地
-
描述:
什么叫一日千里?什么叫沧桑巨变?什么叫梦想成真?朋友,当你来到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时,你就会有这一切真实的感受。一条条整洁宽阔的街道,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气势恢宏的巨型雕塑广场,郁郁葱葱的城市绿地,现
-
高原新城康巴什
-
作者:
杨慎和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城
新模式
高原
经营城市
康巴
新区开发
鄂尔多斯市
高标准建设
积极探索
企业化开发
-
描述:
什么叫一日千里?什么叫沧桑巨变?什么叫梦想成真?朋友,当你来到鄂尔多斯市的康巴什新区就会有这一切真实的体会。三年前一片黄沙滚滚的大漠,如今出现在你眼前的是宽阔的街道,拔地而起的高楼、巨型广场和雕塑、郁郁
-
岔河口遗址的鱼龙夯土雕塑
-
作者:
王大方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城
新模式
高原
经营城市
康巴
新区开发
鄂尔多斯市
高标准建设
积极探索
企业化开发
-
描述:
岔河口遗址的鱼龙夯土雕塑
-
“红山文化”的新发现:女神陶塑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结合
几何形状
风格迥异
考古发现
红山文化
躯干部
首次发现
生殖
审美情趣
陶塑
-
描述:
今年5月,文博工作者在赤峰市松山区碱场乡板地营村一位农民家里,意外地发现两尊"红山文化"时期的女神陶塑。它们是被当地另一农民翻地时翻出的,是国内首次发现的"红山时期"完整的生殖女神陶塑像。这两尊女神陶塑,头部完好无损,造型风格迥异于以往的考古发现。其中一尊为红褐夹砂陶,头内中空,用附加泥条堆塑出眉毛、鼻子、耳朵的轮廓,眼和嘴则采用镂空透雕的手法,虚实结合,给人以敬畏感。三角形状的头顶部,用线刻法细腻地描绘出几何形状的发型,流畅而自然,在前额上方,巧妙地做出两个相互对称的卷云状花结,显示出当时人们特有的审美情趣。另一尊陶塑,采用实心细泥质雕塑手法,头部与躯干断裂分离,躯干部堆塑出双乳,两
-
同心同德 奋发进取:祝贺乌海市建市二十周年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能力
奋发进取
乌海市
能源基地
周年
工业城市
保有储量
自治区
试验区
加快发展
-
描述:
金秋送爽。在伟大祖国的哺育下,乌海市各族人民迎来了建市20周年的喜庆之日。就在这短短的20年间,勤劳、智慧的乌海人民同心同德,奋力开拓,顽强拼搏,在一片荒漠上建起了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工业城市。而今她已是自治区的一个能源基地。煤炭保有储量44亿吨,焦煤储量占全区的82.6%,乌达、海勃湾两个国家统配煤矿及地方小煤窑形成年产12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包头钢铁公司和西部电网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