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创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392 条
-
思与境谐 笔底生花——观陈白一绘画的断想
-
作者:
彦涵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工笔画
画家
写意人物画
西洋绘画
笔底生花
异心
写意画
意象
人生美
-
描述:
到那里去,长时间住下来深入体验,细心观察,从中探求那不易为一般人所注意的,或者是不易发现的那些人生美好价值的底蕴,以此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如:《夏夜》、《晨风》、《听壁脚》、《小伙伴》等,就是在这样情况下,日以继夜,苦思冥想,默默耕耘而成的。他这些思与境谐,诗情画意杰出的作品,洋溢着袭人的清馨。
-
当代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创作意识的培养
-
作者:
张淑元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创作意识
艺术趣味
艺术特性
情思
当代
艺术形式
画种
承传
画作
-
描述:
当代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创作意识的培养
-
坚实的路标——评陈白一工笔人物画艺术成就
-
作者:
黄珂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楚文化
特定阶段
彩斑
知天命
画家
艺术创造
剧烈变化
艺术成就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处在本世纪历史和时代剧烈变化的特定阶段中,一个画家能够十分清醒地把握住艺术创造的规律,认定生活为艺术创造之源的宗旨为真理,从不脱离民众,从不随波逐流,庄重严肃地将走过的路走到底,这样的画家可谓知天命——即知规律而不惑了,这便是我所认识的陈白一,一位中国杰出的画家,一个朴实的人。湖南这块色彩斑烂,楚文化传统悠久,民风淳朴的生活土壤,四十
-
刑罚的意味——《檀香刑》《红拂夜奔》《一九八六年》及其他
-
作者:
蒋丽娟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九八六年》
文学作品
刑罚
极端
王小波
暴力描写
莫言
意味
创作
作家
《檀香刑》
中国文坛
余华
成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
-
描述:
文学作品中的暴力描写开始趋向于工笔,作家在描写过程中甚至表现出某种迷醉状态。在诸多的暴力描写中,刑罚又是一大热点。刑罚带给人的是一种极端体验,在这种极端状况下,创作主体能够摆脱日常经验和日常
-
纸文化的灵魂和生命——试论黄泽煊先生《中国吉祥图案剪纸》艺术
-
作者:
周实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剪纸艺术
中国吉祥图案
剪纸
窗花
传统吉祥图案
吉祥物
鉴赏性
剪刀
作品
刻刀
-
描述: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我国,与民俗风情联系最为紧密的恐怕是吉祥图案了。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活礼仪、岁时节令、宗教祭祀等等等等,无不与吉祥图案相关:鞋花、帽花、枕套花,窗花、贴花、糍粑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真可谓斑斓璀璨,难舍难离。新娘虽可以不坐花轿而坐漂亮的小汽车,但汽车上也还要贴一幅鲜亮夺目的大红双喜…… 黄泽煊先生的《中国吉祥图案剪纸》以上篇下篇的结构,采用剪制剪纸的形式,汇集了230余种精美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和剪纸图例,将鉴赏性、资料性、实用性三个部分融为一体。 本书的上篇用每面一幅的篇幅展示了吉祥图案剪纸作品851幅,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九类:一、
-
感受秋草
-
作者:
滕利玲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染透
草籽
国画
灵台
小家碧玉
瓷坛
领会到
姿势
青花
倏尔
-
描述:
感受秋草滕利玲这样的日子,阳光有些淡,风儿有些冷。我踽踽地行在路上,路边那一篷篷秋草已褪尽了夏天的颜色,丰丰盛盛地有些黄白的意思了。我忽然记起我是曾经有个酷爱秋草的朋友的,秋草成熟的时候,她总要去乡间择回几篷似黄似白的秋草,拿一个样子极古拙的淡色瓷瓮...
-
《十二地支》小说作者石万能给本刊执行主编舟挥帆的信
-
作者:
石万能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山装
十二地支
执行主编
理论刊物
职业关系
严肃文学
选评
杏花村
小说作者
万能
-
描述:
舟挥帆先生: 对改革后的第一期(即93年第2期)贵刊作了浏览;确感新气扑面。因职业关系,过去我也偶尔翻翻贵刊的,但兴味总不浓,觉得庄重有余,活泼不够;谨慎有余,大胆不够;只有“主旋律”,缺少多层次声音。虽然贵刊编得认真扎实,不乏份量,但在这个变革中的时代怕难有读者。打开这一期的刊物,大不同了,既有严肃文学理论刊物特点的文章,又有“新作选评”、“作品与争鸣”、“热门议题”、“港澳文学揽胜”、“影视新视野”和“社会大文化圈”等众多的新栏目。宛似杏花村上的五彩酒幡,具有招人一饮的诱惑力了。从观点、风格体式看,其中文章既有“穿中山装”的,也有“穿西装”的,
-
正月还乡
-
作者:
万欢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勤劳勇敢
五口之家
杉树皮
新时代
悦耳的声音
穿红着绿
改革开
好不容易才
砖瓦房
领路人
-
描述:
春阳吻着高高的山峦,将柔和的光波倾泻在无边的水田。五彩云霞追着我的足音,轻盈地飘飞。家家户户敞开了门窗,街头巷尾,鞭炮声声,笑语喧哗,交织成动人的乐章,是为迎接我这个行走匆匆的回乡人么?!我放眼四望,原来低矮的杉树皮小屋换成了高高的砖瓦房,一座挨着一...
-
别样的风景
-
作者:
吴泽顺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歪诗
人生价值
形象生动
美学价值
终极关怀
诗歌创作
兴观群怨
精英文化
电视剧
打油诗
-
描述: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就像五彩斑斓的贝壳,一粒粒绚丽多姿,又像午夜的群星,一颗颗灿烂夺目。说到诗,人们自然想到屈原,想到李白、杜甫。的确,他们的诗,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然而,在这类纯文学的...
-
古今罗掌上 春秋寄笔端——八十年代通俗小说漫评
-
作者:
陈钧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汤子
八十年代
艺术片
漫评
演义
影片
通俗小说
电影制片厂
集电
电视剧
-
描述:
随着开放、改革而兴起的通俗小说?在短短几年之内,就以它五彩缤纷之姿、铺天盖地之势,占据丁街头、公园、车站、码头、机场、书店、邮局,进入了刚间、工厂、宾馆、商店、书斋,甚至登上了庄严神圣的人民大会堂。这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之壮举,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奇观!
<
1
2
3
...
12
13
14
...
38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