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约翰·契弗:人生充满“无处不在的被囚禁感”
作者: 海绵   来源: 情感读本·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饭店   乞丐   英国   富翁  
描述: 那些生活在郊区的中产阶级在这种自我设置的囹圄中,由于缺乏历史的使命感,缺乏真正生气勃勃的生活,陷于苦闷和心灵孤独的境地。 美国亚马逊网站2009年上半年的十佳图书中,《约翰·契弗的一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约翰·契弗(John Cheever)被称为“美国郊外的契诃夫”,在1930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开除》,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195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华普肖一家》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小说奖。1977年,长篇小说《猎鹰者监狱》问世。约翰·契弗从事文学事业50周年时,《纽约人》和《纽约时报》分别出版特辑,这在美国文坛上也是不多见的事情。美国文坛上有三个约翰齐名,其中之一即约翰·契弗,其他二人是约翰·奥哈拉和约翰·厄普代克。约翰·契弗的短篇小说译成中文的不在少数,但是布莱克·柏利( Blake Bailey)写的这本《约翰·契弗的一生》,终于让我们对作家的生平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家之路 约翰·契弗1912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昆西小镇。他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南布伦特里的塔耶学院,这是新英格兰一所古老、刻板的学校。契弗入学时,拉丁语和希腊语仍然是学生的必修课。在回忆这段学校生活时,契弗写道:“回忆起来,这学校似乎是相当令人歆羡的。校舍是世纪初的建筑物,偌大的窗扉,显得异常的沉郁。因为教室格外宽敞,冬季无法保暖,所以学校允许我们在拼写、变换拉丁语动词时,穿大衣外套,戴帽子、围脖和连指手套。我父亲的一位堂哥曾经留学希腊,他给学校遗赠了自己几乎所有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艺术雕塑。就这样,我们戴着耳套,嘴里呵着顷刻变白的气,置身于一大群裸体的男女雕塑之间。当我后来渐渐长大,才真正意识到这种情景令人默默莞尔的讽喻。我当时关心的是,学校并不致力于给我们以教育,而追求让我们全都考上哈佛大学,并能在那儿循规蹈矩,至少呆上一年。”可是,这种教育并不是契弗所喜欢和追求的。16岁那年,他开始拒绝背诵希腊剧作家的名字,以及阅读这些剧作家的作品。少年被揪往校长办公室,校方很快开除了他。根据这次被开除的经验,约翰·契弗写了第一篇小说《开除》,描述了自己对现存的机械式教育制度的失望情绪,他把小说寄给了《新共和杂志》。当时,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诗人和翻译家马尔科姆·考利正在《新共和杂志》当编辑。考利给契弗写了一封回信,告知他杂志准备刊登这篇小说。约翰·契弗当时正在缅因州,收到信后欣喜若狂,为了庆祝小说发表,约翰·契弗在初夏的一天独自登了一座山。那年秋天,约翰·契弗来到纽约,马尔科姆·考利在自己的寓所热情地接待了他。从此,开始了两人持续一生的友谊。契弗后来回忆道:“考利无异于我的父亲,而我是他的学生——也许是个半路出家的学生。”考利后来又把契弗介绍与《纽约客》编辑凯瑟琳·安吉尔·怀特(散文大师E.B.怀特的夫人)相识。之后契弗成了《纽约客》的主要投稿人,经过怀特之手,发表了120多篇短篇小说。 “没有文学, 我们就不可能了解爱的意义” 契弗在1979年10月9日在芝加哥为考利举行的一次宴会上说,矫正他所描写的弊端的办法是“热爱生活,热爱人与人的交往”。他说:“文学是一种大众的幸福事业,大众的幸福事业应该时时存在于我们的良知之中。在我们的文明社会中,我认为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他把这作为一生创作与生活的准则。他说:“没有文学,我们就不可能了解爱的意义。” 在约翰·契弗的所有小说中,《猎鹰者监狱》是最具有批评性的。契弗表面上描写的是一座美国监狱,描述监狱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和种种污秽的、怪诞的、几乎荒唐的事件,实质上他是在描写“一切都乱了套”的人生和美国社会。在约翰·契弗的小说中,我们读到了典型的新英格兰郊区。正是对郊区中上层住宅区的关注,对郊区社会与文化含意的关注,使他成为美国文学中独树一帜的“郊区作家”。他的小说很多是描写夫妻关系的,在很多的场合不是描写夫妻相爱,而是描写彼此的厌恶与不忠。然而他们都是有教养、有脸面、按时上教堂的人,他们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他们的公共面孔。契弗对生活在郊区的美国人的心理了解十分透彻,总是用十分幽默的笔触描写他们内心的矛盾、虚荣和痛苦。据约翰·契弗的女儿叙述,契弗和妻子的感情长期不和,因此,他对这种特殊的貌合神离的关系深有所感,笔法犀利。 约翰·契弗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曾经在辛辛监狱教授过两年英语写作,在监狱耳闻目睹的情景使他十分抑郁苦闷。1974年到1975年,契弗作为英语创作课的访问教授任教于波士顿大学。彼时他患上了抑郁症,加上酗酒,不得不被送往纽约州一家酗酒康复中心诊治疗养。辛辛监狱的教书生涯和一个月在康复中心的体验,为约翰·契弗提供了创作《猎鹰者监狱》的素材,正如他自己说的,小说并不是“基于一次非凡的经历”,而是“我人生的一个总结”。 《猎鹰者监狱》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小说中,作家想表述他的人生哲学:“在所有表面自由的行为中总是有一种无处不在的被囚禁感。”他赋予圣博托尔夫斯镇(《华普肖一家》)或弹丸庄园(《弹丸庄园》)这种实际上的囚禁的含义。那些生活在郊区的中产阶级在这种自我设置的囹圄中,由于缺乏历史的使命感,缺乏真正生气勃勃的生活,陷于苦闷和心灵孤独的境地。 约翰·契弗正是从自身对于囚禁的这种哲学理解出发,在一个社会的大背景下用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梦、幻觉、回忆来展示小说《猎鹰者监狱》的主题。他描绘了一幅当代美国社会的讽刺画面。作家所描述的监狱实质上是人生和美国社会的反映,他试图通过人物变态的性苦闷来鞭挞这个社会的不合理性。他在《老爷》杂志第三届年会上说,因为“在美国的生活就像是在地狱”。所以,“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唯一的立场只能是否定”。索尔·贝娄评论说:“这是一部非凡的小说。它非常粗放而又优雅、纯洁。如果你真诚地想了解美国人的灵魂在体验什么,它则是不可或缺的。”文艺批评家弗莱特里克·勃莱契尔指出:“契弗的重要性在于他的道德的洞察力。”《猎鹰者监狱》显示了作家娴熟的写作技巧、训练有素的智慧和艺术上的认真精神。他无视传统的美学模式,进行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欧茨指出,契弗并不是想通过小说给人们讲述一个几乎是荒诞不经的故事。他在着意渲染弥漫于美国社会的一种空虚感。小说淡化情节就是为了这一目的。 饱受折磨的人生 《约翰·契弗的一生》是本将近800页的大部头,资料翔实,笔法专业。作者为了更加真实地呈现作者的真实生活,从契弗的遗孀玛丽和三个孩子那里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在布莱克·柏利笔下,约翰·契弗的一生堪称饱受折磨。他这一生和他笔下的人生大相径庭——除了长达41年的婚姻生活,契弗还为自己的双性取向深深厌恶自己。布莱克·柏利笔下涵盖了作者的童年,他成年后的兵役生活,之后的写作生涯,以及他文学上的竞争对手(塞林格似乎特别能激怒他),还有约翰·契弗的酒瘾,他每天早上的写作都从杜松子酒开始,除此之外,还包括作家本人对家庭妇男角色的终生斗争。这本书中有大量文豪前来“客串”现身,其中包括约翰·厄普代克,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还有约翰-契弗爱荷华作家工作室的T.C.博伊德,Ron Hansen和Allan Gurganus。布莱克·柏利甚至还编辑出版了两个版本的约翰·契弗小说集配合这本传记出版。这系列作品无疑将引发一场当之无愧的约翰·契弗复兴纪念热潮。 布莱克·柏利( Blske Bailey)之前曾经写过理查德·叶慈的传记《ATRAGIC HONESTY:THE UFE AND WORK OF RICHARD YATES》(编者注:《悲哀的诚实:理查德·叶慈的工作和生活》),并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奖最终名单;他还曾获得2005年的古根海姆研究基金奖lCuggenheimFellow8hil0《纽约时报》评论道:“这个终于被呈现的完整而复杂的生命,读起来让人上瘾,并且沉浸在长时间的折磨中。作者布莱克·柏利不同寻常的风度和公正立场,追踪了约翰·契弗充满艺术色彩的辉煌而充满自我错觉的一生。”《时代周刊》评论道:“人物刻画明智而审慎,但是细节过于悲惨,总的说来算是一本优秀的传记。”《经济学人》杂志认为这本传记“充满见地、句法优雅”。《名利场》杂志评论说:“堪称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传记……对约翰·契弗的评判中肯。” 摘自《出版人》
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港大院士
作者: 赵涵漠   来源: 情感读本·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饭店   乞丐   英国   富翁  
描述: 她最拿手的菜——牛河或马豆糕。 那些大学时独特的味道,成为旧生每年聚会时永恒的话题。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像个孩子一样夸耀三嫂的手艺:“你知道吗,大西米红豆沙里面的西米直径足有1厘米,好大
一生只画圆点
作者: 龙福   来源: 情感读本·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饭店   乞丐   英国   富翁  
描述: 龙福 1929年,她出生于日本长野一个富裕的家庭。不幸的是,她患有先天性遗传神经性视觉障碍,只能隔着一层圆点状的网,模模糊糊地看世界。 母亲对她说:“要是你能把你看到的圆点都画出来,那么,你的眼睛就会好了。”于是,她拼命地画她看到的圆点状的网,希望能治好自己的眼病。 画了很长时间,她看到的依然是圆点状的网,但是,她却渐渐迷上了绘画,特别是画圆点。每天,她都废寝忘食地画着。 母亲不希望女儿成为艺术家,因此毁掉了她的画布,还经常把她关起来。但恰恰是母亲的为难激发了她的创作潜能,她咬紧牙关,决心一定要坚持画画。 正当她举步维艰之时,她的才能得到了精神病医生西丸四方的欣赏。她的画被西丸购买,并被西丸介绍给一位研究梵高的画家。她得知梵高虽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是一代绘画宗师。 26岁那年,她在旧书店里看到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那些作品深深地震撼了她的灵魂,她决定前往美国。 两年之后,历经千辛万苦,她终于得以成行。临行前,她与家庭彻底决裂,母亲给了她100万日元,却告诉她永远不要再踏人家门。失去了亲情,她的内心无比凄怆,但也促使她无比坚定地走上了艺术之路。 初到美国时,她的画几乎无人问津。她贫困潦倒.常用在街边的垃圾箱中捡到的鱼头和烂菜叶熬一碗热汤喝,然后再继续画画。 慢慢地,她画的网状图案和圆点受到纽约知名评论家的关注。 经过多年积累,她的成名作《无极的爱》诞生了。她用小圆灯泡和大面镜当反射,视觉幻象变化万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个画坛无名小卒开始受到评论家的追捧。她的雕塑作品《南瓜》在中国香港拍卖到272万港元,刷新了雕塑作品的拍卖纪录。她还引领着时代潮流,她为兰蔻设计的化妆包、为AU设计的手机都很热销,她所主张的圆点图案服装也风靡日本。 她,就是日本当代伟大的女艺术家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曾说过,地球也只是无数圆点中的一个,画好了圆点,就画好了宇宙,画好了世态人生。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草间弥生的作品几乎都是以圆点作为载体。她的作品充满了张力,将观众带进一个奇幻的空间,让人难以确定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边界,并在其中融人了生命的酸甜苦辣。她钟爱圆点,不厌其烦地反复画圆点,影响了当代的波普艺术,确立了她在当代艺术界的地位。 当记者问她为何能在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时,她说:“我坚持了一生的圆点艺术,也算圆满了人生。其实,任何一棵树,如果能够花数十年去浇灌,注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摘自《芝麻开门·益智阅读》
玩物立志
作者: 李愚   来源: 情感读本·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饭店   乞丐   英国   富翁  
描述: 他生前有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让人感叹的是,他玩的很多都属于旁门偏道,却又把这些属于民俗范围的“玩意”玩出了大名堂,也许这能解释为什么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5。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裹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的文化巨星陨落。 王世寰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高祖官至工部尚书;伯祖为清光绪年间状元,曾以直言敢谏,反对慈禧太后修颐和园而闻名朝野;父亲早年留学法国,曾出使墨西哥,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母亲金章出身名门,能诗善画,系著名画家金北楼之妹。 然而,生在书香门第之家的王世襄就是喜欢玩,他从小行无正步,坐无正姿,顽皮透顶。对于玩,他可谓天赋异禀,8岁就能“飞檐走壁”,爬墙放鸽子。一根挂着红布条的轰鸽子的竹竿上下翻飞,打得房檐无一全瓦。当然,进步也奇快,不久便成为行家。 10岁时,母亲把他送进东城区一所美国学校。因为父亲曾留洋,他一口流利的英语深得老师喜爱。但一连数周,他的英语作文篇篇言鸽,老师怒而掷还,斥道:“汝今后如再不改换题目,无论写得好坏,一律给P(poor,即不及格)!” 少年时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呜虫,在京城可以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那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破天荒头一次托人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虽然家里有私塾老师教经、史和诗词等,但王世襄从小的心思都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判断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但他的好友、已故著名国学和书画大师启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启功先生生前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我的挚友王世襄先生,是一位最不丧志的玩物大家。先说广度:他深通中国古典文学,能古文,能骈文;能作诗,能填词。但见他不待思索地率意聊天,说的是英语。他写一手欧体字,还深藏若虚地画一笔山水花卉。喜养鸟、养鹰、养猎犬,能打猎;喜养鸽,收集鸽哨;养蟋蟀等虫,收集养虫的葫芦。玩葫芦器,就自己种葫芦,雕模具。制成的葫芦器上有自己的别号,曾流传出去,被人误认为古代制品,印入图录,定为乾隆时物。再说深度:他把中国古代绘画理论条分缕析,使得一向说得似乎玄妙莫测而且又千头万绪的古代论画著作,经他搜集爬梳,既使纷繁纳入条理,又使深奥变为显豁。” 王世襄玩的东西五花八门,并由玩成家,除对书画、雕塑、金石、建筑诸多方面有精深研究著述外,还花费毕生精力投入那些当时尚较少有人注意的领域,包括家具、乐器、漆器、匏器、刻竹、金石牙角雕刻、匠作则例等,如豢养鸽、鹰、犬、蟋蟀等的专用工具等,都有丰富的收藏和深入的研究,在文物学家中独树一帜。 即使再“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来,他曾出版过《中国快乐的秘方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蟋蟀谱集成》《说葫芦》《明代鸽经清官鸽谱》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儿,同样都非常精深而成一领域之专家。 王世襄生前曾说:“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他把架鹰走狗斗蛐蛐这些“游手好闲”的东西加以描述和总结,使之升格,一变而成为了文化。他生前有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让人感叹的是,他玩的很多都属于旁门偏道,却又把这些属于民俗范围的“玩意”玩出了大名堂,也许这能解释为什么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 黄苗子先生说他“玩物成家”,启功先生说他“研物立志”。92岁高龄的王世襄接受《可凡倾听》专访时说:“从小学到大学,我全玩了,但玩肯定是要丧志的,后来我分析,丧志和立志之间有一点点区别,那就是,把玩的体会或者牵涉到的风俗习惯写下来,可以供人参考。” 中国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专家罗哲文说:“在文博界,王世裹可以说是第一流的专家,年高、资深,当然术业有专攻,很多专家某一方面的研究可能很深,但是能够像王世襄那样既深又博的,却很难找到一个。他的生活环境、经历、个人关系很多方面造就了他‘京城第一玩家’的地位,现在很难再能够出像他这样的人。”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一两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摘自《砥柱》
井下求生记
作者: 夏爱华   来源: 情感读本·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饭店   乞丐   英国   富翁  
描述: 两年前的初夏时分,我去一家私营煤矿采访矿工的生活现状。为了亲身感受矿工生活,我要求下井。矿主劝阻不成,就说,签个生死状吧;如果你万一出不来,出了事,别怪我们。当我在那张巴掌大的纸片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时,心里有了一种悲壮的味道。我问自己,你一定得下去吗?我的心回答我,是的,为了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作为记者,你应该下去。 那天晚上,我跟着老刘下井了。老刘是个老矿工,挖了十多年的煤,很有经验。第一次下井,觉得新鲜。老刘提醒东张西望的我注意脚下,不要绊倒。穿着宽大的矿工服,我想走也走不快。 到了工作面,老刘挥镐挖煤,煤灰呛得我直咳嗽。干了才一会儿,就听见有人大喊“冒顶了”,巷道内仿佛成了战火纷飞的战场,硝烟弥漫,井一直往里塌,速度那个快。老刘见状拉着我就往后跑,边跑边说:“把相机扔了吧,逃命要紧!” 黑暗中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只矿工靴也跑丢了。等跑到安全地点,我把另一只鞋也脱下来扔了。老刘并不反对,他说,身上轻一点,逃命的希望就大一点。我问他为什么会冒顶,他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脚下的一条道都被采空了,所以……”我明白了,矿井深处巷道纵横,因为没有什么规划,只要有煤就可以采,所以矿工们很随意地开一条巷道就挖煤,直到挖不到煤,就再换一个地方接着挖。所以,矿工们都不知道自己的脚下是实的还是虚的,是不是有人正在自己脚下挖煤。 我问老刘,我们能出去吗?老刘说,你听。 我听到了外面有打洞的声音,这让我们心里踏实不少。我们顺着那声音用铁镐挖。镐头只有一把,开始我们换着挖,后来我急了,干脆用手挖。为了驱散令人绝望的黑暗,我打开手机照明。 两天后,手机没电池了。三天后,外面打洞的声音停止了。老刘说,我们完了,他们可能认为我们都死了,已停止救援。我仰面望着黑洞洞的煤井,问自己,第一次下井,你就永远留在这里了吗? 我问老刘,私人小煤窑的危险你难道不知道吗?老刘说,知道。那你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干?为了钱。给私人老板打工,结钱快,半个月一结。给国有企业打工,两个月一结,太慢了。我问他,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没了命你还怎么挣钱?老刘苦笑道,没钱用,要命干啥?有了钱,我一定买保险。 四天过去了,饥饿和干渴把我们彻底打倒了。老刘捡一块指头大的煤塞进我的嘴里说,慢慢嚼,饿的时候吃什么都香。 其实煤块又苦又涩,虽然能嚼碎,但到了嗓子眼,却怎么也咽不下去。为了活命,我们流着眼泪往下咽。实在太渴了,老刘伸手掬一捧水就喝,那是浸透了煤块的水,难喝得不得了。老刘边喝边感叹,如果我命大能出去,能喝上一杯清凉干净的水,我死了也值得。 求生的希望支撑着我们,我们不停地往外挖。但迎接我们的是寂静。最后我们终于绝望了,我们打算等死。老刘说,左挖右挖都不行,干脆咱们往上挖挖试试。我笑他发疯了,他说,阳光在上头。是啊,此时此刻,我才回想起以往的生活。每天吃完早餐去上班,清晨的城市空气清新,鲜花美丽地绽放。办公室里,一窗阳光让人心情愉快。但现在,在深深的地下,除了怀念,我还能做什么呢?原来,我曾经是那么幸福啊!原来,平凡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 不知道挖了多久,上面有个洞透出一丝亮光。我凝视着它,但刺眼的光线立刻让我不得不闭上眼睛。一瞬间,我泪流满面,那是激动的泪,惊喜的泪。那线久违的阳光,在我眼里,就是生命的阳光,它在无言地告诉我,我还能够继续活下去。此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亲人身边,握着他们的手,再也不放开。我想吃顿好吃的饭,想躺在柔软的床上好好睡一觉,想一睁眼,就能看到阳光满屋。 我伸出手去,想握住那一线阳光。可是身上没力气,一步也挪不动。老刘在下面鼓励我,说,不着急,咱俩命大,都能活到2008年,能看到奥运会在北京召开的现场直播。 我想笑,可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就这样一点一点往上挪。老刘在下面把我往上顶,不停地顶。终于,我重新回到了地面上。老刘随后也上来了。 天气晴朗,空气清新,这是一个宁静美好的迷人的黄昏时分。一时间,我们都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老刘说了两个字,没死。我点点头,泪又下来了。当我离开这家私营煤矿的时候,我问老刘,以后你还在这里干吗?老刘说,还是命要紧,没命就没钱,以后我一定在国企煤矿干,哪怕钱结得慢一点也行。 我向矿主把那张生死状要了回来,作为纪念。这张纸条,时时让我想起那五天命悬一线的经历。在那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黑暗世界里,没有人能听到你绝望的哭泣。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绝地反击,为求生尽了最大的力,哪怕最后也没能逃脱死神的魔爪,他也依然是一个英雄,生活中的英雄。 朋友曾经这样问我,在井下,身陷绝境,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我想了想,认真地回答,是吃煤。那干涩的煤块的味道,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一直很想念老刘,不知他过得好不好?我想,此时的他,应该依然在地下挖煤,用以养活家人。我也更坚信一点,在我们共同经历过艰难求生的历程后,他也会懂得珍惜自己,热爱生命,会活得更好。 摘自《金陵晚报》
苦涩的隔壁住着幸福
作者: 寥争   来源: 情感读本·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饭店   乞丐   英国   富翁  
描述: 寥争 “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已不记得这到底是谁说的,但它却被张玉贵奉为至理名言。 当年一脚跨出太行山闯世界的张玉贵,靠着不懈打拼的精神,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河南卫辉颇有影响力的企业家。 苦难的幸与不幸 梳理一下张玉贵的过往,对于当年所遭遇的苦厄,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如果说是幸运,这种滋味太过苦涩;如果说是不幸,正是这种磨砺,炼就了他倔强的性格。 1964年,张玉贵出生于河南卫辉一个极其普通的小山村。10年的动荡,加上从小就不安分的性格,让他没读完初中就早早归入土里刨食一族。而这也成为张玉贵至今无法忘却的痛楚。 15岁那年,父亲的去世,使张玉贵近乎绝望。原本就困难的家境从此更显窘迫。兄弟5个,未来的日子该怎样过,如同千斤重担压在张玉贵的心头。 为了生计,张玉贵下过煤窑,在县城的化工厂里拉过煤、烧过锅炉,在乡兽医站做过几个月的二把刀兽医。20岁时,他到省城学习修表。一个同学顺手“牵”走他一整套修表工具的事情,在那个时候也能让他刻骨铭心,因为对一个学徒工来说,买这套工具真是不容易。 新乡一家建筑公司招工。肚里没多少墨水的张玉贵,虽然心里没底,但为了改变命运,还是出钱请客,靠一顿饭打动招工人员后,他顺利成为一名建筑工人。在那里,木工、油漆工、钢筋工、泥工……所有的工种他几乎干了个遍。 两年后,折腾上瘾的张玉贵跳槽到新乡一家装饰公司做工程。 有一次,张玉贵受公司指派负责一项任务,他准备大展拳脚。就在此时,他却发现公司所进的壁纸属于劣质产品。“要让我负责,就重进壁纸;要用老壁纸,我就走人。”生性倔强的他犯起了轴劲。 而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张玉贵哭笑不得。公司决定,让他放下手头活计,牵头销售这批壁纸。“结果可想而知。”张玉贵说。 挡不住的商机 后来,公司在邢台成立分公司,销售劣质壁纸无果的张玉贵,被公司派到那里“戍边”,条件则是每年上交10万元。 10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邢台的打拼,让张玉贵吃尽苦头,也吃透了装饰行业,看到了无限商机。于是,他决定自立山头:“挣的钱全给了他们,我就拿那么点工资,不值!不如自己干!” 1980年,回到卫辉的张玉贵成立了自己的装饰公司。囿于体制所限,当时他挂靠在邮政系统。其实,在当时,对于贴一张画就能过年的普通民众而言,装潢装饰绝对属于极其前卫的词汇。所以,起初的生意也就是干些零敲碎打的活儿,但独门生意也让张玉贵积累了相当丰厚的人脉资源,为日后的井喷式发展蓄积了能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劲吹神州,全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这极大地刺激了装饰行业的社会需求,张玉贵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1988年,卫辉由县升格为县级市。这就意味着,将有一大批破旧立新的工程项目上马。原本生意就相当红火的张玉贵,一时间更显得炙手可热——他的手头永远有做不完的工程,他甚至发愁到底先做哪一家。那些急着装修的客户,常常提前预约,隔三差五地宴请张玉贵。不经意间,张玉贵成了众多工矿企业的座上宾。用张玉贵的话说,那时的生意就如同秋风扫落叶。 张玉贵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就是那个时期积累下的。 成功没有法宝 “其实,搞装饰公司我也没什么成功的经验,就是敢干。别人不敢接的工程,我敢接,我边学边干。以前积累的经验可真帮了我大忙,结果一个个工程都干下来了。更主要的是我能吃苦。”盘点过往,张玉贵说。 一次,为揽下某邮局大楼的工程,张玉贵需新添一台设备,而这种设备只有天津一家企业生产。为此,张玉贵只身跑到天津,结果按照地址在天津足足跑了一个星期,也没找到那家企业。难道是信息有误?就在张玉贵进退两难之际,他惊奇地发现,所要找的企业就在自己住的旅社后面。这让张玉贵领悟到人生至理:很多事情,有了积累,成功就在蓦然回首间。 为了省钱,当然更为赶工期,张玉贵决定将这台重达一百多斤的设备扛回家。怕被铁路上的人罚款,他先是把这台设备精心打扮了一番,接着装作一脸轻松地抱着它上了火车,然后搂着那块铁疙瘩坐了一路。这让邮政局的领导相当感动,工程顺利拿下。“喏,那东西就在那儿。别看你年轻,你试试能扛起来不能?”张玉贵向窗外的院子指了指,对记者说。自豪写在他的脸上。 1998年,装潢行业有了迅猛发展,大大小小的装饰公司相继成立,竞争无序,市场混乱。在当地业界早已是“泰山北斗”的张玉贵,在政府授权下负责起当地装饰行业的管理工作。因为出色的组织能力,他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嘉奖。张玉贵的事业迎来一个高峰期。 2005年,张玉贵开始操盘“卫辉市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涉足地产业。2005年,他引资2600多万元的旧城拆迁改造项目——“健康花园”房地产项目顺利竣工。2006年,张玉贵又自筹资金建设“和谐花园”房地产开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840万元。2010年位于卫州路与翟阳线的“祥和园”投资3000多万元,即将开盘。 2006年年初,张玉贵成立了“玉贵广告装饰有限公司”,经营该市主要街道的灯饰广告业务。 自此,张玉贵完成了一个山里娃到成功商人的华丽转身。 “老早的时候,我家那个地方产的苹果,被当成贡品进京。解放后,周总理还专门给我们那里的老书记发过奖状。这也算是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采访结束时张玉贵说,他要为家乡做点事,首先是把那里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整好,然后漫山遍野栽上果树,建成优质水果基地,同时建立果品加工厂,做成品牌,最后把家乡建设成生态观光旅游基地。 摘自《名人传记》
让我用一世的眼光凝望你
作者: 水唇   来源: 情感读本·意志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饭店   乞丐   英国   富翁  
描述: 1 教堂,欧式别墅,有轨电车,喊叫的报童,妖冶的海报,爬满紫藤的铁栅栏——旧中国的上海。 他只是上海艾多亚路上一个影楼的小生,每日固定在繁华广场的拐角处,用固定的三脚架,支起那种仿佛魔术师般蒙着黑布
< 1 2 3 ... 11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