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胡振德教授美术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院长   福建   艺术   美术学院   国家教育部   教学指导委员会   交流活动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师范大学  
描述: 胡振德,福建仙游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教育部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福建团体学会副会长。1991-1995年旅居欧洲中东多国进行艺术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并在阿联酋
审视与叙述——漫说女性题材之油画
作者: 李豫闽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题材   语话言说   油画  
描述: 以描绘女性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历来受到关注 ,画中那些生动、鲜活的形象 ,既可视、又可读 ;画家愿意画她 (们 ) ,是借题发挥 ,可画、可言。本文以三位活跃于画坛的油画家的创作为例 ,来看待艺术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试图说明艺术创作不是对事实的简单重述和复制 ,而是作者心理、感情与思想的记录 ,作品是画家的思想与语言的承载体
旗山艺苑·杨思陶教授美术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98年   天津美术学院   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   美术作品选   中央美术学院   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学院  
描述: 杨思陶,男,1953年11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2年1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1984年至1985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1998年结业于巴黎美术学院宾卡斯教授在天津美术学院举办的油画材料技法研究班。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油画写意性探讨
作者: 薛行彪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理论   绘画艺术   美术发展   文化价值   艺术语言   外在形式   自身规律   油画   文艺方针   写意性  
描述: 以往国内所见的油画,多以写实为主。近十年来,随着党的文艺方针的贯彻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强,艺术拓宽了表现的道路。在绘画领域,画家们冲破了“政治工具论”的长期禁锢,开始反思美术发展的自身规律,逐步认识到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应该具备全部的文化价值,并要求从对“机械反映论”的彻底否定中,释放画家主体的能动作用。通过对绘画艺术语言和外在形式的充分研究,突破保守僵化的艺术模式巳成为必然。在这多姿、多彩、
耕心一贯化出神——工笔人物画线描谈
作者: 章雨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耕心   审美理想   线  
描述: 一幅出色的工笔人物画作品,线不仅仅只是画中的骨架和灵魂,线的独立审美价值及由此产生的纯粹以线完成的白描作品,呈现了中华文明史文化脉络的精神特性。在品味“线功”的审美中,线所表现出的形态气韵,体现了耕心一贯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追求,传达了中华文化血脉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本质。
论传统工笔画的“写意性”
作者: 卢志强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意境营造   以书入画   写意画   以诗入画   写意性  
描述: 在宋元文人写意画勃兴前,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形态。受传统美学、绘画理论的影响,传统工笔画也具有写意性的特征。本文试图从画论的先导、书法诗意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的追求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入手,分析和探讨传统工笔绘画“写意性”的特征,从而对中国绘画传统作重新的认识。
银钩铁画注深情:浅谈陈子奋先生的白描艺术
作者: 檀东铿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任伯年   金石书法   白描艺术   铁画   白描花卉   基本功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以形写神   艺术修养  
描述: 中国画历来讲究笔墨,讲究用线。早在唐代,理论家张彦远就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也指出:“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现代国画大师潘天寿则更明确提到:“盖吾国绘画,以线为基础,故画法以一画为始。”作为中国画表现形式之一的工笔花鸟画自然也不例外。一幅诗意盎然,造型准确生动,色彩谐调优美的工笔花鸟画,如果用线也很有功力,必然更具艺术魅力,更耐人寻味。可见工笔花鸟画中,线描的作用不可忽视。而陈子奋先生正是一位毕生致力于花鸟画线描研究和探索的画家。著名美术史论家俞剑华先生曾在《陈子奋白描花卉册》序言中,高度评价了陈子奋先生的白描艺术。他指出:“他的线条既不是顾恺之,也不是李龙眠式的,而是含有顾恺之、李龙眠的精华而独树一格,成其所谓陈子奋的白描。流利的地方如行云流水,顿挫的地方如屋漏痕。平正温和,绝没有霸悍的习气,宛转自如,也没有生硬的缺点。描写形象,恰如其分;‘以形写神’独具心得。尤其在章法的剪裁,位置的经营,既无一般俗套,又无标本缺陷,迎风含露,妩媚多姿,予人以清新愉快之感。”俞先生这一评价是中肯的。
试论绝对和相对--兼批林彪、“四人帮”的所谓“绝对权威”
作者: 林仑山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层建筑   统一性   公孙龙   相对真理   恩格斯   普遍性   关系问题   毛泽东思想   我国古代   基本问题  
描述: 一、绝对和相对是一对基本的哲学范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景象,事物之间既是千差万别的,有形色方面的大小、高低、青黄皂白,有性质方面的人妖、生死,有时空方面的今昔、方园、曲直等等,但它们又是统一的物质世界。要认识这个世界的各种事物很不容易,需要我们整个人类世世代代的努力。可是,无论认识什么事物,都存在着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问题。绝对和相对作为一对基本的哲学范畴,不仅在于它的普遍性,广泛地起作用,还在于它对我们正确解决一系列哲学理论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来说,如看不到物质和意识对立的绝对性,就不能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是,如
论线描人物画的形式美及其追求
作者: 朱宇南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与教学   表现手法   形式美   不断探索   五彩缤纷   中国人物画   绘画艺术   审美价值   精华   线描  
描述: 线描人物画,亦称白描人物。画面是由墨线与白纸构成,既单纯又丰富。其表现手法,是用线从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中,提炼出形象的真魂,显示出朴素而高尚的神韵。它深得传统哲学中“返朴归真”之精髓,故为历代画家所重视,在当今的中国人物画创作与教学实践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线,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不仅有“应物象形”及抒情达意之功能,更可贵的是,线条的本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探索和创造,线从人物画的描法,发展到山水画的皱法,以及花鸟画中的点虱诸法,形成独特完整的传统表现技法体系,尽管千百
麒麟皮遮不住马脚--剖析张春桥在三十年代炮制的三株毒草
作者: 羽言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春桥   “四人帮”   三十年   军师   皇帝   麒麟  
描述: “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早在四十年前,就是被鲁迅斥为“以文坛皇帝自居”的“一批徐派”中的一个走卒。他和他的行帮主子——周扬、徐懋庸之流一样,擅长一套拉大旗做虎皮、倚势吓人的木领。但是,披着五彩斑烂外衣的“人面东西”,总有露出狰狞本相的时候。
< 1 2 3 ... 10 11 12 ... 321 322 3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