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雕塑在哪里?
作者: 徐乔斯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participation   exhibition   策展人   factory   当代艺术中心   artist   installation   艺术博物馆   officials   社会景观  
描述: 中心(OCAT)的深圳馆的A和B展厅、北区的B10馆及周边的公共区域内。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从"社会雕塑"(social sculpture)这一概念出发——"社会雕塑"最初由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提出——"像塑造雕像一样塑造
一个颠覆传统的雕塑展览
作者: 林羽婕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exhibition   日至   话题性   生活与美学   artist   思辨性   appreciation   深度阅读   imagination   return  
描述: "真实的赝品——焦兴涛个展"于2014年5月13日至8月24日在台北华山1914蒸馏室展出,本展无疑是一个最能启动话题性、针对性、思辨性和欣赏互动机制的雕塑艺术展。本展的话题性可以关联到生活与美学、真实与幻觉,可以引发从辨识、发现、到深度阅读等不同的"观看"层次与机制。本次展出作品的符号元素,木梯、垃圾桶、儿童的吹气玩具、
这个世界没有崩塌:小野洋子访谈
作者: 卡林·德·容   莎拉·戈尔德   小野洋子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participation   exhibition   amazing   think   participate   小野   艺术基金会   created   talking   letters  
描述: 在为社会做好事的理想推动下,小野洋子(193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观念,里程碑,行为艺术,雕塑,装置,音乐——这些都表现出了观念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使得观众能在一种新的光芒下看到事实。小野洋子最新的作品《升起》在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位于威尼斯的本柏广场,这件作品作为展览《个人结构》的一部分展出
生活平衡术——卡洛斯·费拉里的摄影作品解析
作者: 萨宾·拉斯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photograph   平衡术   卡洛斯   黑白摄影   雕塑作品   布努埃尔   漫步者   摄影作品   imagery   超现实主义  
描述: 黑暗的房间里,一个男人正准备走下狭窄的楼梯,手中拿着一盏华丽的电动吊灯。这张黑白摄影作品被命名为《漫步者》(The Stroll),正如卡洛斯·费拉里(Carlos Ferraris)所有作品一样(摄影、影像和早期雕塑作品),艺术家对《漫步者》中的场景进行了精心构造。每个细节,每个姿势都构建了充满神秘氛围的整体效果。这位"漫步者"往楼梯望下去,看似犹疑不决却又充满迫切,
作为一种创作和空间叙事的绘画展
作者: 胡斌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exhibition   visitors   媒材   painting   空间叙事   视觉空间   当代艺术界   当代艺术展   架上绘画   Exhibition  
描述: "他是我们的深渊——邓箭今作品展"由樊林策划,扉艺廊主办,是2013年度广州最引人注目的展览之一。之所以备受瞩目,一是缘于展览的画家邓箭今作品本身涉及的话题以及表现语言的特点;二是因为展览形式所构建的视觉空间带来的冲击和思考。在如今的当代艺术界,虽然我们一再地批评媒材优越论——即装置、影像较于架上绘画或雕塑更当代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认,在一些前沿的当代艺术展中,传统媒介的表达形式还是处于劣势。绘画变得越来越难,我们不可回避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关于绘画本身,它在方
关于塞尚的信
作者: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exhibition   Salon   韦德   艺术区   painting   韦斯特   塞尚   艺术理论   沃尔   里尔克  
描述: 里尔克不仅作为诗人被人们熟知,他还为他所处的时代的艺术写过文章。他的《关于塞尚的信》是寄给他的妻子——艺术家卡拉·韦斯特霍夫的。当时韦斯特霍夫正在沃尔普斯韦德工作(参见《艺术理论》1815—1900 VIA7),在里尔克第二次参观该艺术区之后,两人于1901年结婚。在1905至1906年的九个月间,里尔克在穆东为雕塑家罗丹充当秘书,他也曾发表过与罗丹作品相关的短文。《关于塞尚的信》源自1907年巴黎秋季沙龙
跨界的选择:米开朗基罗的新圣器厅与“艺术形式”之争
作者: 黄小茵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米开朗基罗   paragone“对比论”   新圣器厅  
描述: 新圣器厅(New Sacristy,1519-1534)既是米开朗基罗最早的建筑设计之一,也是他唯一集建筑设计与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作品,体现了其对这两种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深刻探讨。新圣器厅向来是米开朗基罗研究的焦点,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米氏整个计划背后的创作理念,学界尚乏深入的剖析。在维尔德、托内和奈高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文艺复兴盛期的“比较论”为大背景,对米氏的新圣器厅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通过对陵墓雕塑与建筑空间之间关系的仔细观察,并结合相关的草图和文献记载,透析米氏对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探索,并试图揭示他跨界的选择背后所蕴含的创作意念。
《儿女情长》创作心得
作者: 陈治   武欣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级美术师   mother   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画展   painting   何家英   工笔人物   同班同学   daughter   生活题材  
描述: 陈治、武欣两位青年画家因画结缘,早年同为天津美术学院的同班同学,且都师从于工笔人物大家何家英先生。毕业后,陈治留母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而武欣则成为了天津画院的专职画家,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他们始终对于家庭生活题材有着浓厚的兴趣及表现欲望,并以此为视角,寻求最符合自我的表达方式来表现真实的生活及自身对生活的感悟。自二人合作以来,不论是获得了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的作品《零点》,还是此次获得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的作品《儿女情长》(该作品在我刊今年第一期,介绍本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的文章中已有先期报道),都以个人的独特视角来表现淳朴的家庭生活,展示了当下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激发观者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当我们面对《儿女情长》这样一幅作品时,有必要进一步了解作品背后的创作缘由、创作过程,并探求由此生发的更为深层的创作意义。
浅析赵昌《写生蛱蝶图》的时空构架特征
作者: 王晓霞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级美术师   mother   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画展   painting   何家英   工笔人物   同班同学   daughter   生活题材  
描述: 《写生蛱蝶图》是北宋画院画家赵昌的一幅写生作品,其用生动传神的笔墨颜色描绘了秋天野外疏野、恬淡的景色。整幅画作呈横幅卷轴,以墨笔勾勒秋花虫草,形象生动自然,设色淡逸雅致,虽为工笔作品,却流露出写意画的韵致,属宋人工笔花鸟画中的精品,其特定的时代文化精神,赋予了此幅绘画独特的形式语言特征。
定格动画
作者: 唐愚程编著   来源: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动画片   高等学校   pian   hua   dong   教材   制作  
描述: 定格动画是一种在材料上不断探索的影像实践。通过动画实验寻找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笔者认为,没有比创作赋予凝固的物件以生命的定格动画更愉悦的事。动画是视听艺术,综合了绘画、文学、舞蹈、雕塑、音乐等艺术形式,要创作好动画需要在其他的艺术门类中广泛吸取营养,甚至还要培养技工的动手能力。只有这样,动画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视听的艺术魅力。21世纪的网络为动画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包括国内新兴的3G手机为动画的发展拓宽了时间、地点和人群,不管是主流动画还是非主流动画,将日益融入我们丰富的日常生活中。
< 1 2 3 ... 15 16 17 ... 40 41 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