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基于CFD研究电场力对陶瓷静电施釉的影响
作者: 韩文   吴琦   徐晗   王伟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釉   CFD   运动速度   静电场   釉滴   粒径  
描述: 针对陶瓷在施釉过程中,制品表面釉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构建了在静电场力作用下的DPM模型,并基于CFD软件分析了未加入电压、加入-15 k V,-30 k V电压和-50 k V电压四种情况下陶瓷静电施釉中釉滴的粒径和运动速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静电场作用下,可使得喷枪的喷幅变宽、能产生较小、均匀的釉滴粒径,并能提高釉滴的运动速度且分布均匀。其中在施加-30 k V电压条件下釉滴粒径均匀,施釉的效果最好。
基于CFD的轴流泵内部流场模拟
作者: 戴哲敏   李玉仁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轴流泵   CFD   全流道   混合面  
描述: 利用数值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软件对轴流泵内部的非稳态三维湍流流动进行了模拟,以研究其内部流动规律.计算域由转动的叶轮、固定的导叶体、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遭组成,使用了多重参考坐标系(MRF)和混合面(mixingplane)把旋转区域和静止区域分开.计算得到了轴流泵转子叶片速度等值线,轴流泵转子叶片和轮毂的全压等高线.根据数值计算数据对轴流泵的外特性进行定量的预估.计算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轴流泵的内部流动机理,指导轴流泵的水力设计.
基于CFD研究釉浆压力对陶瓷静电施釉的影响
作者: 徐晗   吴琦   韩文   徐磊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釉   CFD   静电场   釉滴   压力  
描述: 针对陶瓷在施釉过程中,制品表面釉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构建了在静电场力作用下的DPM模型,并基于CFD软件分析了1.5 bar、2.5 bar和5 bar三种压力情况下静电施釉过程中釉滴的粒径和运动速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静电场作用和不同的压力作用下,可使得喷枪的雾化效果发生改变,能得到不同大小、不同均匀程度的釉滴粒径,并能获得不同釉滴的运动速度和分布。其中在施加2.5 bar压力条件下釉滴粒径均匀,釉浆雾化的效果最好。
设有喷风装置的辊道窑预热带内气流速度分布特征
作者: 童剑辉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FD   喷风装置   速度场   辊道窑预热带   数值模拟  
描述: 根据实际尺寸构建了设有喷风装置的辊道窑预热带窑体模型,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利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的Fluent软件,选用标准K-两方程湍流模型,对预热带内气流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能较好的体现窑内气体流动特征,可为辊道窑热工操作提供理论指导。
建筑陶瓷干法造粒过程坯料颗粒含水率的研究
作者: 吴南星   赵增怡   花拥斌   余冬玲   方长福   廖达海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FD模型   含水率   均匀性   干法造粒  
描述: 为改善建筑陶瓷干法造粒过程坯料颗粒含水率不均匀性问题,采用CFD方法分析建筑陶瓷干法造粒过程坯料颗粒的含水率分布情况,建立干法造粒过程坯料颗粒含水率的CFD模型,改善坯料颗粒的含水率均匀性,同时实验测量坯料颗粒的含水率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干法造粒时间分别为5.5 min、6 min、6.5 min时,造粒室内雾化水的质量百分比最大值分别约为9%、11%、12%,平均值分别约为6%、8%、9%,且雾化水的质量百分比云图均含三区间分布,坯料颗粒含水率分布均匀性较差。同时实验测试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基本相吻合,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正确性,为干法造粒过程坯料颗粒的含水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FDI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能源强度——基于南昌市、景德镇市和鹰潭市的相关分析
作者: 滕玉华   刘袖   来源: 北方经贸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能源强度   FDI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 本文采用2007~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个设区市(南昌市、景德镇市、鹰潭市)的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FDI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DI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能源强度显著负相关,这表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有助于降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能源强度。
陶瓷干法造粒过程温度场对造粒效果的研究
作者: 吴南星   成飞   余冬玲   廖达海   方长福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FD方法   造粒效果   温度场   实验分析   陶瓷干法造粒机  
描述: 针对陶瓷干法造粒机造粒过程温度场对造粒效果的影响,结合实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造粒过程温度场对造粒效果的影响。基于CFD方法建立模拟造粒过程温度场的数学模型,模拟造粒过程中温度场随时间变化情况,并实验测得造粒室温度值、造粒成品率随时间变化情况。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当造粒时间为7 min时,仿真结果显示造粒室内的温度值都低于80℃,实验测得颗粒成品率占整体颗粒质量的56%;当造粒时间为9 min时,仿真结果显示造粒室内温度值高于80℃的区域占造粒体积3%,实验测得颗粒成品率占整体颗粒质量的72%;当造粒时间为11 min时,仿真结果显示造粒室内温度值高于80℃的区域占造粒体积21%,实验测得颗粒成品率占整体颗粒质量的61%。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说明:当造粒室内温度值高于80℃时,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造粒的成品率。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