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16】搜索到相关结果 77 条
-
澳门的木棉
-
作者:
沈胜衣
来源:
社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春节期间
16世纪
中西文化
澳门
木棉
欧洲各国
葡萄牙人
-
描述:
原来还有那么丰富的内涵。论历史,澳门是中西文化在海道上的最早交汇地,明代就开放为对外商埠,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进占后,即成为天主教在远东的统领基地,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欧洲各国传教士,在此学习中国文化后北上,传教的同时也传播了天文等科技和油画等艺术。所谓“文物达上国,此邦为萌芽”。
-
佛罗伦萨:古韵悠悠的意大利艺术名城
-
作者:
王高岩
来源:
社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米开朗基罗
佛罗伦萨
意大利
艺术中心
16世纪
文化名城
古韵
-
描述: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位于亚平宁半岛北部三面环山的一个盆地中,作为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及艺术中心,这里曾云集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但丁、拉菲尔等著名画家、雕塑家
-
瓦萨里与切利尼disegno概念比较
-
作者:
李研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大利
16世纪
艺术理论
概念比较
《名人传》
绘画
建筑
瓦萨里
-
描述:
Disegno是16世纪意大利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最著名的阐发者是瓦萨里,他在《名人传》技法导言的论绘画部分对这一概念做了详细论述:因为我们三种艺术(建筑、雕塑、绘画)之父disegno
-
伏尔泰
-
作者:
法 波莫著
孙桂荣 逸风译
来源: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F
M.A(1694
评传
伏尔泰
1778)
-
描述:
伏尔泰,法国18世纪启蒙时代的领袖与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伏尔泰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也因此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多次被逐出国门。他那非凡的智慧的和犀利的思想,向旧制度中一切落后丑恶的现象投出一颗颗炸弹,为新时代的到来播下一粒粒种子。他的笑声中有一种革命性,这笑声“远比卢梭的哭声破坏性更大”。法国人把18世纪视为伏尔泰的世纪。本书以玲珑篇幅,道出伏尔泰其人其作的鲜活生动之处。随伏尔泰的人生和作品铺展开的,正是那个造就思想者的风云时代。
-
莎士比亚的鸟
-
作者:
英 阿奇博尔德·盖基著
来源:
北京:商务印书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戏剧文学
1616)
1564
莎士比亚(Shakespeare
William
文学研究
-
描述:
本书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以乔叟为例,简要追溯了“对鸟的钟爱”这一主题在英诗中的最早体现;描述了莎士比亚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莎士比亚作品中出现的鸟类进行了考据和讨论;选取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济慈和雪莱的诗作,对莎士比亚之后两个世纪中“鸟”的主题在英诗中的发展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通过大量的例证,盖基展示了莎士比亚作品中五彩斑斓的羽族生命的独特魅力,并为研究莎士比亚及其时代开启了新的视角。
-
贝尼尼传 他的人生 他的罗马 his life and his rome
-
作者:
美 弗兰科·莫尔曼多 Franco Mormando 著
来源: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1680)
贝尼尼
传记
G.I.1596
-
描述:
贝尼尼的雕塑强调情绪表现,喜好强烈的姿势,和文艺复兴的雕塑相比,有一种外向的动势,使雕塑发展出一种新的空间关系。他的雕塑技巧娴熟流畅,造型光洁精致,具有贵族气韵。大理石在他手下具有蜡一般的可塑性。他可以用石头表现出温热的肉体、柔滑的绸缎、轻盈的薄纱,逼真传神,巧夺天工。他还长于把雕塑和装饰性的背景相结合,配以特定的光线,和建筑融为一个整体。这……
-
16-18世纪的欧洲艺术大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洛克时期
16
天津
油画作品
18世纪
风格主义
绘画流派
美术馆
欧洲艺术
-
描述:
由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天津美术馆、贵州省博物馆主办的“璀璨的欧洲绘画:16—18世纪的欧洲艺术”大展于9月30日在天津美术馆开幕。此次展出的作品,展示了将近3个世纪意大利和欧洲艺术家的绘画流派,共
-
中国钦天监第一个洋监正汤若望和《在上苍的阴影下》
-
作者:
袁志英
来源:
德国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6~17世纪的耶稣会
中德文化交流
天主教传教士
汤若望
-
描述: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从晚明到清康熙之间在华生活四十多年,曾被任命钦天监的监正,后又险遭凌迟处死。康熙独掌朝纲后亲自为其平反昭雪。汤若望是中德之间、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从他身上折射出一幅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五彩画卷,《在上苍的阴影下》则是一部以汤若望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在德国出版后一时好评如潮,掀起汤若望热。
-
圣祖成吉思汗
-
作者:
斯琴图 包金山著
来源:
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蒙古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生平事迹
成吉思汗(1162~1227)
-
描述:
本书主要阐述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丰功伟业,其中包括世界名人对成吉思汗的评价、言论,成吉思汗的祭祀文化,成吉思汗的名言宝典。为了让读者直观、易懂的了解成吉思汗的一生,作者收集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和雕塑图像,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简明扼要的介绍了这位伟人的一生。
-
世界各地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16世纪后期
世界各地
法国
警察
印象派画家
保险金
作品
盗窃犯
油画
-
描述:
包括法国的印象派画家勒努瓦(旧译雷诺阿)的一幅风景画在内的9件作品于上月在荷兰南部城市马斯垂克特的一个画廊被盗。作品中还包括16世纪后期佛兰德斯画家布吕格尔精心描绘的油画《猴子与铜盘上的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