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青年专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在自我否定中前行一从艺术观念中解读20世纪油画的发展
-
作者:
刘宏晖
来源:
山花(智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省人民政府
绘画作品
陶瓷
中国工艺美术
高技能人才
中青年专家
副会长
文化研究
-
描述:
在自我否定中前行一从艺术观念中解读20世纪油画的发展
-
非常态,非常美
-
作者:
汲安庆
来源:
师道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津美术学院
硕士生导师
工笔人物
中青年专家
中国画
中国艺术研究院
副主席
作品欣赏
-
描述:
一、延宕与放大 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写父亲穿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的过程时,突然放缓了叙述节奏,写了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写了父亲的系列动作: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写了“我”的反应:“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这和形式主义理论强调的“延宕程序”不谋而合!在他们看来:哈姆雷特迟迟没有动手,不是因为性格的优柔寡断,而是延宕程序的需要,是为了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延的复杂性。朱自清将自己的感动拖延、伸长、放大,一如大悲大喜者必须痛饮烈酒一样,不如此,便不足以宣泄内心奔放、炽烈的情感。 作为教者,当然要抓住这个契机,努力还原这一延长了的审美感知过程,深入父亲和“我”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学生目光引到了“我”的“紫毛大衣”和父亲的布衣、布袍这一组对比上。谁的衣服贵?紫毛大衣是朱自清结婚时所置办,在《买书》一文中,他特地提及了“父亲给做这件衣服,可是费了点张罗。”为什么经济那样困窘,父亲还要如此张罗?通过品读,思考,学生终于明白:原来对父亲朴素衣着的工笔细绘中,实际上潜伏了“我”深深的感激。
-
人物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专业
美术家协会
人物
中央美术学院
协会会员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青年专家
黑龙江省
-
描述:
1959年生于哈尔滨市,1983年毕业于哈师大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研究》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重彩画协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高级访问学者、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黑龙江省第五届“十佳文艺工作者”、全国第六、七届美术家代表大会代表、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六个一批”有贡献的专家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