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2258 条
-
粤港西洋油画今在何方?
-
作者:
杨崇远
来源:
文史纵横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斋
布洛
周围事物
发现美
著名雕塑家
庄子思想
心理距离
人的眼睛
无己
虚静
-
描述:
粤港西洋油画今在何方?
-
中美专家联合修复保护昭陵六骏之“飒露紫”、“拳毛騧”
-
作者:
杨文宗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修补材料
唐太宗
玻璃微珠
石刻本
联合修复
浮雕
昭陵六骏
美学修复
改性环氧树脂
-
描述:
昭陵六骏是陕西省礼泉县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块浮雕石刻,其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最喜爱的六匹战马,分别名为"飒露紫"、"什伐赤"、"白蹄乌"、"青骓"、"特勒骠"、"拳毛騧"。六骏雕刻均采用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气度非凡。
-
两汉时期的画像石棺石椁艺术
-
作者:
张孜江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石棺
两汉时期
学术界
绘画艺术
雕刻技法
中国早期
装饰艺术
考古学
-
描述:
画像石棺是一种采用线刻、浮雕或镂雕等雕刻技法,将图像或文字雕刻在石棺上的一种装饰艺术。在文物考古学的分类中一般把它归于画像石类,学术界称其为画像石棺。由于不属于平面绘画艺术范围,因此,美术史学家称其为“中国早期的雕刻”。
-
良渚玉器的工艺特征(下)
-
作者:
陈莺
陈逸民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工艺水平
神人
雕刻
加工痕迹
玉琮
工艺特征
良渚玉器
线切割
现代工艺美术
-
描述:
4.良渚玉器兽面纹的刻制工艺从现代工艺美术的视角来观察良渚玉器的雕刻工艺,就会发现,良渚先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雕刻技法,比如线刻、浅浮雕、凸雕和透雕等工艺来表达器物和纹饰,以突出玉器的审美效能
-
淮南市博物馆收藏的汉镜
-
作者:
沈汗青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西汉早期
铭文
主题纹饰
高浮雕
西汉中期
淮南市
汉代铜镜
出土
淮南地区
-
描述:
的铜镜涌现;到东汉晚期,随着高浮雕画像镜的流行,汉代铜镜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同时,铜镜作为一种生活日用器,到汉代时才真正为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
-
良渚玉器的工艺特征
-
作者:
陈莺
陈逸民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纹饰
雕刻工艺
雕刻技法
器物
工艺特征
良渚玉器
工艺美术
-
描述:
4.良渚玉器兽面纹的刻制工艺 从现代工艺美术的视角来观察良渚玉器的雕刻工艺,就会发现,良渚先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雕刻技法,比如线刻、浅浮雕、凸雕和透雕等工艺来表达器物和纹饰,以突出玉器的审美效能。其中最为精彩的就是神人兽面纹的雕刻。
-
安徽省博牛勿院藏雕刻精品笔筒赏析
-
作者:
何立芳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纹饰
雕刻工艺
雕刻技法
器物
工艺特征
良渚玉器
工艺美术
-
描述:
精品以飨读者。 一、朱三松刻松鹤人物图竹笔筒 明代文房用具。竹质,圆筒状,底有矮三足。高10厘米,直径11.9厘米。(图一) 笔筒采用深、浅浮雕和圆雕技法刻图:苍松虬干,一仆登高 翘首,左手扶松枝,右手
-
巧夺天工的绩溪明《胡氏族训》雕塑
-
作者:
方瑞祥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倭寇
寿山石
嘉靖
龙川
蒙古族
成化
氏族
绩溪
雕塑
吏治腐败
-
描述:
明·龙川<胡氏族训>月尾石雕塑摆件,破译是胡宗宪(?-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生前的藏品.为大明成化年前(1412-1487年)政绩被废,而世宗专心信道,朝政不修,吏治腐败,沿海倭寇骚扰,北方蒙古族
-
中西雕塑文化内涵之对比与鉴赏:以希腊和秦汉的塑像为例
-
作者:
王沛
朱朝阳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希腊
塑像
文化内涵
中西
鉴赏
秦汉
雕塑
-
描述:
一、中西雕塑文化内涵之区别 中国文化自成一体,源远流长。自周始,宗法已备,其后商君,始皇封疆设陌,使中华文化世代相承,虽多次历经文化的整合和外来文化的入侵,但均以融会贯通和发展为最终结果。
-
朱金明陶瓷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
景德镇
陶瓷雕塑
江西省
陶瓷绘画
陶瓷艺术
陶瓷美术
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朱金明原籍江西鄱阳,1974年生。系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景德镑陶瓷协会会员,景德镇雕塑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馆高级画师。1998年出于剥陶瓷艺术的热爱,只身来到瓷都景德镇,专攻陶瓷雕塑与陶瓷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