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颜色釉瓷器雕刻花装饰
作者: 曾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雕刻   刻划花   烧成温度   日用瓷   刻花   装饰手法   颜色釉   新石器时代   装饰形式  
描述: 刻划花是我国陶瓷统传装饰技法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装饰,有丰富多彩的彩陶、红陶、灰陶、黑陶、白陶等.陶器的装饰有刻划纹、印纹、压印纹、拍印纹,附加堆塑、镂空等.商代中期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中,改进原材料选择与处理方法,提高烧成温度,在器皿表面施釉基础上,创造了原始瓷.原始瓷器主要装饰以印纹为主.南北朝,白瓷有刻印堆贴和刻莲瓣纹.到唐代,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的越窑系青瓷,以刻划花为风尚.宋代的刻划花装饰更独步一时,宋北方窑的刻印划花多以简练概括的形象,生动而又流畅的线条,创造了具有民间自然朴质的艺术风格.其装饰
雕塑家刘开渠
作者: 崔开宏 刘米娜编著   来源: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理论)   雕塑(学科:   刘开渠(学科:   生平事迹)  
描述: 雕塑家刘开渠
在聂耳精神鼓舞下勇攀高峰--在聂耳塑像揭彩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 许川   来源: 音乐探索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聂耳   精神鼓舞   演奏厅   攀高峰   义勇军进行曲   人民音乐家   四川音乐学院   著名雕塑家   纪念意义   李元庆  
描述: 在隆重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逝世五十周年的日子里,由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同志精心创作的聂耳塑像在四川音乐学院演奏厅前落成,这是我省音乐生活中一件具有纪念意义的大事。
音乐形式美散论
作者: 家浚   来源: 音乐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   建筑艺术   浪漫主义   民族性   表现主义   音乐形式美   作品   节奏   雕塑   表现方式  
描述: 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是历来受人重视的,语言建筑的诗、线条建筑的雕塑、书法、雕刻等艺术的形式美也一直是人们热衷讨论的课题,声音建筑的音乐形式美理应加以认真研究.音乐形式的概念关于音乐的形式,历来有两种认识.一种认识是将形式和内容作为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来对待,形式指音乐的表现方式...
浮雕片的反差控制
作者: 徐安彬   来源: 影像材料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胶片   颗粒分布   反差控制   高反差   电影拷贝   色转移   反差值   浮雕片   大密度   高清晰度  
描述: 浮雕片是制作染印法彩色电影拷贝的中间模片。就其本身而言,属于一种特殊的黑白正片,要求具有高反差、高清晰度和颗粒细的特点。然而最终评定浮雕片的性能是以染色转移到空白片后的染印性能为准,这是与其他胶片不同的。
走出教室完成毕业创作
作者: 张万新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结合实际   毕业创作   民族文化发展   创作过程   雕塑公园   时代精神   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雕塑   雕刻艺术  
描述:城市雕塑为课题,在现场完成毕业创作,对我来说,是一次最全面的考核。在美术学院的雕塑专业,这也是教学、考试的一大改革。这里,我结合实际创作,谈几点对城市雕塑的认识。一、整体构思古今中外,雕刻艺术
郑惠南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大学学习   民主德国   教授   优异成绩   日本大学   美术科   黑龙江省   雕塑   留学日本  
描述: 郑惠南教授1918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1936年前在家乡读小学、中学。1936年留学日本,同年入日本大学美术科雕塑专业。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他勤奋好学,颇受当时日本著名的雕刻家清水教授的赞扬,1940年他的雕塑作品就曾参加日本的文展,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任北京师
黄心维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代表大会   纪念碑   解放战争   辽宁省   美术教师   展览会   沈阳市   雕塑   中国美术   中国农工民主党  
描述: 黄心维先生,一九○七年生于广东梅县,我院雕塑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及辽宁分会会员,辽宁省雕塑学会顾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沈阳市委员会常委,一九八三年农工中央特邀为该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先生家世务农,衣食不足,自学画像,弱冠始进初中学习,受美术教师嘉勉。一九二九年春借资负笈上海,插班考入上海中
《入城之夜》及其它
作者: 张玉礼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解放军   表现方法   材质   构图   创作主题   青铜   内容服务   主观感情   伟大精神   雕塑  
描述: 雕塑创作无论从构图的形式上和表现方法上,甚至在采用什么材质上都应为创作主题内容服务。《入城之夜》在材质的选择上,我是经过一番思索的。开始我想采用煤精雕刻,有燃烧自己、把温暖给予别人的含意,以此来借喻
美在自然与含蓄--谈谈《白山魂》与《望北京》
作者: 庆余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与具象   六十年代   艺术家   风格   艺术语言   无限   自然   长白山   世界挑战   雕塑  
描述: 一自然,一是指做为美学对象的大自然,一是指一种风格:它有如大自然的美,自由、无限、朴实、和谐,决不强加于人。它的美是内在的,启示人们想象的。青年时的恩格斯以山泉的风格自喻:一股汹涌的泉流,呼啸着独自奔出山谷……。向往着敢于向旧世界挑战的无畏精神。他还在一篇散文里,激情地赞颂海水、浪花、阳光的美。这种大自然的美,寄托着他追求自由的理想。他写出这种美的感受是:(身心)溶化在自由与无限的精神的骄傲
< 1 2 3 4 5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