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434 条
-
纪念性雕塑创作的新走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创作座谈
-
作者:
岳洁琼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雕
雕塑语言
集体创作
抗日战争
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中国人民
无中心
新走向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由中央美院雕塑系集体创作的《抗日战争纪念群雕》,在艺术实践,艺术观念上有着新的突破,标志着近年中国纪念性雕塑的新水准,它涉及的诸多问题对时下的艺术状态具有启发意义和建设性;为此,本刊与该雕塑主创人员
-
生存的象征——许正龙雕塑艺术印象
-
作者:
杭间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
雕塑语言
抽象与具象
地铁车站
艺术家
象征手法
文化人格
“弹性”
现代雕塑家
雕塑艺术
-
描述:
在我所认识的雕塑家中,许正龙是一位擅长于象征手法来表达理念的艺术家。他似乎完全不同于过去我曾评论过的雕塑家吴少湘,比较之下,他也有吴少湘所常用的“隐寓”,但其目的却不是用来表现同“弹性”的关系
-
悟释张宝贵造石雕塑艺术
-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东西方文明
生命物质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张宝贵
三个层次
感悟自然
印刷活字
雕塑艺术
-
描述:
1996年5月10日,第一次看到张宝贵先生的造石雕塑艺术作品。从物质角度来说,它们不过是一些有结构的顽石;但从符号角度来看,它们则是心灵写给大自然的情书,同时也是一颗心灵在真诚地呼唤其他心灵,而相互
-
生存的自省与困境的突围——隋建国艺术读解
-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生命状态
空间环境
材料试验
艺术家
艺术思维方式
人文关怀
生命形态
雕塑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他们关心中国书法走向现代世界;一位雕塑家亦在思索。她呼吁艺术家回到自己的工作室、艺术心路是广阔的。 在吴大羽这颗曾光耀也曾被遗忘的现代艺术启明星陨落八年之际,一些“突围的艺术”汇集于本期“品评
-
基思·哈林在德国受到欢迎
-
作者:
大卫·盖勒韦
陈渝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汉斯·迈耶
雕塑作品
抽象绘画
开始就
悲剧作品
民间艺术
德国
人的精神
涂上油漆
-
描述:
三件由基思·哈林创作的纪念碑式的雕塑被安置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这是作者所创作过的最大的最能体现创作者雄心的作品。那只《浪特瓦的红狗》从泥土中探出身来作狂吠状。一对老夫妇从熟稔的小路上散步过来,眼前
-
这样的批评属哪个档次——与钱海源先生商榷
-
作者:
李南友
裘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爱好者
雕塑作品
巨型雕塑
美林
保护措施
美术批评
装饰性
艺术创作
雕塑家
管委会
-
描述:
读了《美术观察》1996年第1期钱海源《韩美林的巨型雕塑属哪个档次》一文,我们作为认识美林多年的艺术爱好者,很想说几句公道活。 钱海源说:“美术界这些年来很难开展严肃的美术批评”,我们认为,钱海源本
-
编与织的魅力——纤维艺术探微
-
作者:
林乐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现代纤维艺术
现代建筑空间
纤维材料
软雕塑
艺术家
装饰性
壁挂艺术
艺术形式
作品
-
描述:
体现出材料的属性,“纤维艺术”其称谓更为明确。 纤维艺术包括传统样式的平面织物(壁挂),现代流行的主体织物(软雕塑),以及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用各种纤维材料表现造型语言的作品。 纤维艺术是集实用功能与审美
-
失而复得的北魏石雕佛头
-
作者:
刘兴珍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中国古代雕塑
陈先生
北魏
宾夕法尼亚大学
龙门石窟
造像记
秀骨清像
昭陵六骏
石雕
-
描述:
近年我有幸结识旅美雕塑家陈哲敬先生、陈明珠女士,他们兄妹二人满怀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珍爱之心,30余年来竭尽精力搜集流失海外的瑰宝——中国古代佛雕。陈先生五十年代定居美国,从事雕塑创作。他在纽约大都会
-
三环区
-
作者:
梁鸿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界
"后现代主义"
当今美术
巨型雕塑
观察家
职业道德
《清明上河图》
学术风气
中国美术
捧场文章
-
描述:
公允、严谨的学术风气值得提倡 《美术观察》创刊乃画坛—件大喜事。当我首次读了《美术观察》(96年第一期)时,颇有兴味,内有钱海源撰的《韩美林的巨型雕塑属哪个档次》和宁恩宝撰的《清明上河图真缺了后半部
-
工业与直觉
-
作者:
肯·约翰逊
童赛玲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金属材料
张伯伦
-
描述:
是诗中的那些被排列在一起的有趣单词。他根据直觉把雕塑的各个部件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并让它们产生一种潜在的张力。他说这些部件不是空洞的抽象物,而是富有一定含意的物体。
<
1
2
3
...
37
38
39
...
42
43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