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宋代雕塑考察心得
作者: 陈原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宝顶山   生活气息   宋代   艺术发展   程式化   摩崖造像   世俗化   雕塑   石窟造像  
描述: 雕塑艺术发展到了宋代,石窟造像的程式化使佛像造型极度衰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宋代山水画的高度发展,对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雕塑与环境更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最典型
散议西南民间雕塑的审美特征
作者: 孙泉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人   艺术活动   中国西南地区   艺术作品   人类社会   青铜艺术   民间雕塑   雕塑艺术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描述: 艺术活动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活动。艺术作品的产生和发展同它所处的文化土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西南地区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西南民间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旧石器时代,尽管石器的制做只是为了
谈雕塑创作中的“新”与“异”
作者: 张玉礼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面部表情   常规思维   构图   悲痛欲绝   辽宁省   作品   求异   道路   雕塑  
描述: 所谓创作思维,就是要突破常规思维的逻辑,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数年来,我在雕塑创作上一直有一种癖好,那就是“求新求异”。尽管这样做要费更多功夫,吃更多的苦头,但我们仍以此为快
向着室外空间——雕塑系城雕创作十年回首
作者: 尔东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十年   三十年   八十年代   中国大陆   农业展览馆   改革开放   创作   作品   城市雕塑   孙中山  
描述: 。但是,真正进入全面繁荣的阶段还是在改革开放的近十年。回首往事是为了在未来年代中的更好开拓。八十年代是中国大陆发生巨变的十年,也是雕塑系的黄金十年。尤其是在一九八二年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城市雕塑问题批示之后,在我国城市雕塑建设逐步开展的形势推动下,作为我国雕塑事业重点专业单位之一的鲁美雕塑系,不仅出了作品,而且
徐州发现东汉元和三年画像石
作者: 燕林   国光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山县   徐州博物馆   徐州地区   雕刻   东汉   浅浮雕   徐州市   画面   画像石墓   汉画像石  
描述: 10块,其中9块完整,1块已断裂,但仍可拼接。画像石位置已被扰乱,我们依次进行了编号。第1、2石为石灰岩质,第3~10石为砂岩质。第1石:长72、宽72厘米。平面剔地阴线浅浮雕。画面分4栏。第1栏高10厘米。从左至右依次为羽人、玉兔捣药、人面兽和羽人。二羽人腾空飞行,右臂长袖飘拂,左臂作翅状,头发随风飘
隋《龙华碑》
作者: 张振国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深浮雕   楷书   山东省   博兴县   题名   碑文   有界格   正文   文物   出土  
描述: ,以深浮雕技法刻四龙盘绕之形,高97、宽115、厚20厘米,上题篆书"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3行12字,字径10厘米,中有界格。碑身残高145、宽106、厚18.5厘米。碑文正文27行,满行存50字;正文之后,有小字题名11行。皆为楷书。正文字迹大多完好,锋毫清晰可见。题名则大部漫漶不清,可识者
介绍瑞昌博物馆藏七星十二宫镜等古代铜镜
作者: 刘礼纯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瑞昌   博物馆   文物调查   铜镜   古代   江西省   纹饰   高浮雕   直径   外区  
描述: 近年来,江西省瑞昌县博物馆在文物调查中,收集到一批古代铜镜,现选择几件介绍如下。花鸟镜 1件。菱花形。直径10.3、缘厚0.6厘米。镜面光洁平整,乌黑发亮。半球形纽,纹饰为高浮雕,由凸弦纹分为内外两
封面设计“减法”初探
作者: 陶秀莲   来源: 编辑之友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众接受   必然趋势   封面设计   郑板桥   中国画   画面表现   减法   雕塑   书籍装帧   设计者  
描述: 美国画家安得鲁·怀斯说过,“画面表现的东西越少,观众接受的东西越多”。他的意思是绘画要做“减法”。罗丹的学生问罗丹是怎样做雕塑的,罗丹回答说:“很简单,就是把不用的泥巴去掉。”他的意思是雕塑要做
商周青铜礼器的造型与纹饰
作者: 张道森   来源: 殷都学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奴隶社会   青铜礼器   饕餮纹   青铜器   半浮雕   造型   装饰结   动物形象   鸟兽   雕塑  
描述: 作为东方工艺美术早期的代表,我国奴隶制时代的青铜器在造型中有不少鸟与兽形象的运用。它们形制各异、造型生动严肃,呈现一派美术格调上的崇高、肃杀气势。动物形象的造形依据直接来源于对现实的观察理解,而表现形体和结构,且又是具象写实与幻想变形的同时运用;处理方法则游艺于线条与章法的节奏和谐之中。可以说是造形与装饰结合,实用为理念服务,在艺术境界中它写照现实动物形象,而又超越其形象之外,对应强烈的感情色
与时代同步——十年来的雕塑系教学
作者: 田金铎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实践   三十年   八十年代   相结合   毕业生   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描述: 件,三等奖1件: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1件。回顾十年可以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学生命力之所在,这也一直是我们鲁艺的优良传统。建国初期,我国的雕塑艺术教学,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前辈雕塑家和学生人数极少,当时社会对
< 1 2 3 4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