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480 条
-
传统雕塑与创新
-
作者:
石祥强
钱步辉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传统和创新
后现代
为艺术而艺术
时代的产物
艺术高峰
佛教艺术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
描述:
当今雕塑界面临外来观念的强烈冲击,名副其实地处于十字路口,这与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同。现代、后现代等新的哲学观点在当前的艺术界是时髦货。结果是有价值的新见识与歪曲的荒谬相混合,各种粗糙和充满模仿痕迹
-
雕塑艺术与人体美
-
作者:
潘绍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人体
人体美
原始宗教观念
自然美
雕塑家
人体艺术
雕塑艺术
裸体艺术
女性
审美经验
-
描述:
在美术史上最早表现人体的不是绘画而是雕塑,代表作品有出土于奥地利的《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属于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一万至三万年期间。它的特点是乳房、腹部、臀部硕大而饱满、夸张地表现了女性的性特征。它是
-
环境雕塑设计整体意识
-
作者:
秦璞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系统工程
整体意识
空间表现
环境雕塑
环境意识
现代观念
整体设计
环境艺术
环境空间
-
描述:
类艺术之间的隔离和狭窄区域,融入了各门类、各学科知识,在很大的范围内调动一切艺术手法进行综合的整体设计艺术。在环境艺术这一系统工程中,雕塑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环境雕塑设计所解决的问题,不只限于雕塑体量的空间表现及艺术处理,更重要的还需考虑雕塑所放置具体环境空间各
-
雕塑·建筑·人——从城市设计谈城市雕塑创作
-
作者:
吴良镛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城市规划与设计
艺术哲学
建筑行业
艺术创作
城市设计
雕塑家
城市雕塑
城市建设
创造活动
-
描述:
人类的建筑创造活动,不仅是建造房子,用建筑行业的话说,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优美的居住与工作环境,它不仅仅是物质的建设,还包括了城镇环境创造,这是精神文明的建设。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品”,这
-
关于北京城市雕塑工作的三点建议
-
作者:
李淮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环境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环境设计
规划设想
设计创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加强管理
资质审查
城市雕塑
管理工作
-
描述:
10多年来,北京城市雕塑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建成了较为优秀的城市雕塑约四百座;对创作和制造的质量,我们一向较为重视,但是仍有少数不尽人意之处。最近几年,北京城市雕塑正在稳步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虽有
-
城市雕塑与建筑要相得益彰
-
作者:
曾竹韶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百”方针
城市规划
双重性
民间雕刻
学术性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城市建设
审美能力
发展特征
-
描述:
《雕塑》杂志自创刊以来,在党的“双百”方针政策指导下,每年所作的大量工作很有成绩。每年有计划、有组织地举行雕塑论坛研讨会,具有很高的学术性,是雕塑艺术发展发达的具体表现。
-
浅探中国雕塑的历史风格
-
作者:
薛中俊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秦汉时期
意识形态
艺术思维
封建社会
雕塑风格
佛教雕塑艺术
阶级意识
统治阶级
时代精神
佛教思想
-
描述: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时代的风格,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决定着不同时代的雕塑风格,从而影响着雕塑家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艺术思维和创作行动,并创作出与时代精神、潮流相一致的作品来。纵观中国雕塑的历史,正是
-
我的雕塑
-
作者:
三上浩
刘莉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播文化
形态表现
“天”
中国大陆
再生的过程
日本
原材料
雕塑
参展作品
石头
-
描述:
在东方,我们相信,从古至今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消亡,又变形而再生的过程。宇宙因创造、保持、破坏三个状态而存在,没有终结地反复变幻。对于存在于空间的时问来说,则是呈无限的螺旋前进的。 我相信,艺术也是呈有二至三种状态的。在创作的同时有破坏,没有破坏就没有创造。保持是小创造和小破坏的反复。艺术是为了创造的破坏,不是为了破坏的破坏。 我的这种认识是通过石头而发现,又通过石头而感受和言传的。我在日本举办第一次个人展览时(1979年在东京),我的老师堀内正
-
体验“过程”的意义:论雕塑的第四维空间
-
作者:
焦兴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活动
维空间
精神内涵
艺术作品
艺术家
现代艺术
创作过程
雕塑家
“过程”
现代雕塑
-
描述:
1 关于雕塑的外在形式如何表达“时间”“过程”的概念,在雕塑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真正的主题,其挑战性在于:如何展示运动,或如何引起关于运动与时间的联想。 古典时期的雕塑在解决“时间”的表现这一问题时
-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
-
作者:
张海澄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生活气息
隋唐时期
佛教雕塑艺术
麦积山石窟
审美情趣
禅宗思想
佛教雕塑
汉画像石
宋代佛教雕塑
-
描述:
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佛教在中国的流行传播、兴衰、衍变有着息息相关的血肉亲缘,深深地打上了“佛”的烙印,这是因为历史所赋予它的宣扬佛学的社会功用性而决定的。众所周知,佛教雕塑在南北朝
<
1
2
3
...
23
24
25
...
46
47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