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830 条
-
“珠山八友”的身份研究
-
作者:
丁传国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材质
审美
陶瓷雕刻
装饰
发展
-
描述:
“珠山八友”是景德镇民国期间的一个重要的陶瓷绘画艺术团体,1928年成立,始称“月圆会”,后来形成”珠山八友”这个名称。“珠山八友”目前公认有十人组成,他们分别是:徐仲南、邓碧珊、何许人、王琦、汪野亭、毕伯涛、王大凡、田鹤仙、程意亭、刘雨岑。十人之中以王琦为首。“珠山八友”的成员都是出生在清末,艺术经济活动活跃于民国时期,尽管“珠山八友”十人中,年龄相距比较大,最长者徐仲南,生于1872年,而最年轻的刘雨岑生于1904年,相差了
-
回返与再造——吕品昌的雕塑
-
作者:
黄积鑫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文化
21世纪
20世纪
全球化
艺术家
知识分子
雕塑
-
描述:
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特聘雕塑家,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特聘雕塑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
-
陶瓷艺术品在环境中的运用
-
作者:
向二萍
来源:
西部皮革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陶艺
环境艺术
雕塑
-
描述:
环境陶瓷艺术(Environmental ceramic art)早在八九十年代日本跟韩国就开始兴起环境陶瓷,这些都是人们对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因此相应的人们加强对精神文化上的追求,而现代陶瓷文化艺术正能适合人们的追求,这样陶瓷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将这些陶瓷艺术品在保持原有实用性的同时,通过对造型的创意、色彩的搭配、装饰的演练等方面创作,提高产品的艺术性,本文将对环境艺术陶瓷的特征及意义做深入研究。
-
杨冰青花艺术三人谈
-
作者:
钟莲生
吕品田
黄明新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论文
杨冰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艺家
雕塑专业
陶瓷绘画
硕士研究生
学士学位
中国文化部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杨冰简介安徽长丰人。1957年2月生于江西赣州市,1982年1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该校雕塑硕士结业。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
景德镇市国家税务局高新分局局情
-
作者:
暂无
来源:
求实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论文
杨冰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艺家
雕塑专业
陶瓷绘画
硕士研究生
学士学位
中国文化部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景德镇市国家税务局高新分局局情
-
志平·浮雕釉下彩陶瓷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址
电话
釉下彩
浮雕
陶瓷艺术
-
描述:
志平·浮雕釉下彩陶瓷艺术
-
论环境景观设计中的现代陶艺形式
-
作者:
余剑峰
杨肖竹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景观规划设计
自然环境
艺术价值
现代陶艺
景观空间
环境景观设计
现代景观设计
空间设计
陶瓷壁画
-
描述:
一、环境景观设计与现代陶艺现代景观设计是指在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用起来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中国目前的景观设计主要是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人的情感等因素往往被忽略了。在景观设计发展的同时,必须用艺术情感化的
-
陶瓷工艺对传统陶瓷雕塑的影响
-
作者:
亢亮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基础
景德镇
陶瓷雕塑
石湾
中国传统
陶瓷业
艺术门类
陶瓷工艺
-
描述:
中国传统的陶瓷雕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景德镇、德化、石湾、宜兴等陶瓷业发达的地区都为这门传统的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这一艺术门类流传至今,并在长期的发展中
-
从汉代灯具中看实用性雕塑
-
作者:
朱强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用性
雕塑灯具
-
描述:
民的智慧结晶。汉代灯具的造型将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观念对后世灯具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中国实用性雕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
浅谈古希腊古典雕刻的公共性
-
作者:
冯都通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希腊
公共性
古典雕刻
-
描述:
希腊人对文化的普遍认知决定了对公共艺术品的大量需求。本文浅谈了古希腊古典雕刻的公共性。
<
1
2
3
...
75
76
77
...
81
82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