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830 条
-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线性美
-
作者:
曹春生
孙晨
张红霞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传统
审美
线
-
描述:
中国传统雕塑与西方古典雕塑相比,在造型和艺术风格上都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作为中国传统雕塑的一部分,中国传统陶瓷雕塑具备中国传统雕塑的三大特征,即写意性、绘画性和装饰性,而形成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对于线
-
生肖瓷雕与动漫文化的艺术内涵研究
-
作者:
李锋
王智鸿
来源:
大观(论坛)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艺术内涵
生肖瓷雕
研究
动漫风
-
描述:
动漫风生肖瓷雕是在当代生肖瓷雕艺术的基础上,运用夸张、变形、拟人、抽象等艺术手法,将十二生肖形象运用动漫手法风格艺术化处理。动漫生肖瓷雕造型夸张,神态生动,趣味十足,意境深远,具有和传统写实雕塑
-
江西省首家版权服务站在景德镇雕塑瓷厂正式揭牌
-
作者:
付裕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权
江西省
服务站
景德镇市
陶瓷艺术
雕塑
景德镇陶瓷
新闻出版
-
描述:
12月29日,对于景德镇市陶瓷艺术工作者是一个大喜的日子,当日上午,景德镇市版权局版权服务站在景德镇雕塑瓷厂成立,省新闻出版局和市新闻出版局的负责人在此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是江西省首家面向企业、面向市场
-
赋予千年古镇新的形实魂 走瓷都特色发展升级新路
-
作者:
王玉磊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权
江西省
服务站
景德镇市
陶瓷艺术
雕塑
景德镇陶瓷
新闻出版
-
描述:
日前,景德镇市委书记刘昌林接受了中国江西网独家专访,畅谈了景德镇市的发展升级的成就、举措及规划。2014年以来,特别是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以来,景德镇市按照“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要求,对接全省区域发展布局,确定了“千年古镇、世界瓷都、生态之城”的战略定位,聚焦城市、产业和文化,提出用美丽的城市给这片热土塑形,用兴盛的产业把这片热土注实,用繁荣的文化为这片热土铸魂,实施了工业、城建、招商“三大战役”,通过产业升级、城市升级、文化升级,走出了一条符合景德镇实际、具有瓷都特色的发展升级新路。
-
雅俗共赏:浅谈宋吉洲窑木叶天目盏和雕塑瓷
-
作者:
吴峰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雅与俗
宋吉州窑
雕塑瓷
木叶天目盏
-
描述:
吉州窑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一座著名的综合性民窑,它所生产的陶瓷种类众多,以其陶瓷产品所具有的浓厚地方风格和汉民族艺术特色而闻名天下。尤其是在中国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它所生产的木叶天目盏和雕塑瓷
-
李莎作品
-
作者:
李莎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雅与俗
宋吉州窑
雕塑瓷
木叶天目盏
-
描述:
李莎作品
-
数控玻璃磨边机动力学分析
-
作者:
乐建波
肖志锋
吴南星
肖任贤
来源: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雕系统
磨边系统
ADAMS
三维模型
数控玻璃磨边机
-
描述:
和精雕系统小砂轮进行动力学分析。仿真得到的大小砂轮切向磨削力与径向磨削力的比值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近似相等,表明数控磨边机系统能够实现正常磨削,为数控玻璃磨边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景德镇陶瓷雕塑装饰的发展
-
作者:
姚慧芸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雕塑
装饰
雕塑
-
描述:
景德镇陶瓷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宋元时代我们的先民运用各种彩饰塑造了各种形象生动的陶瓷雕塑.随着陶瓷工艺的发展和创作水平的提高,装饰题材也愈加广泛,上至天象,下迄地物,广为选取.有吉祥如意、五福捧
-
江西建筑石刻艺术考略:以号德镇、婺源建筑石刻为例
-
作者:
徐志华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
艺术特点
江西建筑石刻
徽派
-
描述:
本文试图对赣东北部尤以婺源和景德镇等地为代表的建筑石刻艺术进行分析考证,从该地区的建筑石刻中的牌坊石刻、门楣石刻、柱础石刻中归纳出其构图上的特点,题材上的变化以及与徽派建筑的相同之处,以使大家对江西建筑石刻文化与徽派建筑文化的渊源有所了解。
-
景德镇陶瓷学院
-
作者:
陈丽萍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合能力
创新能力
材料运用
景德镇陶瓷学院
雕塑专业
创作题材
社会调查
毕业创作作品
-
描述:
放手学生思考是最好的指导毕业创作是一次全面总结和检查学生4年来的学习而进行的考核。通过毕业创作,在实践中考验学生在雕塑专业所掌握的造型水平,以及对制作产区的特点与材料运用的结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毕业考察、酝酿选题,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