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艺】搜索到相关结果 489 条
-
在继承中求新
-
作者:
曾竹韶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区经济
建筑艺术
曲阳县
石雕艺术
艺术品
佛教艺术
雕塑艺术
雕刻工作
保护和利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
-
描述:
河北曲阳石雕是我国石雕行业中的一个重要派别,是我国北方石雕产地的中心,素有“中国石雕之乡”美称。传统的曲阳石雕其技艺源头一直可追溯到远古的汉代。它的技艺发展原本是建筑艺术和佛教艺术的结合体。随着时代的演变和推进,曲阳石雕的题材便不断地拓宽开来,其影响面也日益增大。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虽曾显现出一时的繁荣景象,而管理、教育、营销等制度还没有全部跟得上,这个久负盛名的石雕产地,便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本刊特约请了几位身在北地对曲阳石雕艺术一向关注并有感情投入的雕塑家、理论家、学者作一次笔谈。 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其总的命题就是曲阳石雕艺术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想以此引发社会各界对它作更深层次的舆论关注。同时我们也征集了部分曲阳艺人的作品在本刊刊出。
-
继承传统 发展创新 与时俱进——2002年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东
活动
国际
艺术家
发展创新
木雕艺术
讲话
学术研讨会
支持
艺术交流
-
描述:
“2002年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在金秋时节于浙江东阳如期举行。这次艺术交流活动,吸引了海内外优秀的艺术家参加,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无论从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的哪个方面来说,此次活动都是相当成功的。 有的同志认为,此次活动当属首届全国性的专题木雕艺术活动,事实上也确实如
-
歌山画水说东雕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
艺术事业
木雕创作
浙江
雕塑艺术
-
描述:
金秋十月,在浙中形胜“歌山画水”之地东阳市举办“2002年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该次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东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国工艺美术
-
原生的本能现代的范式--论非洲木雕艺术
-
作者:
袁承志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现实主义
非洲
艺术家
艺术创造
现代艺术
木雕艺术
抽象艺术
范式
殖民语境
-
描述:
一、殖民语境下的非洲木雕艺术 一提及热带非洲,就在人们脑海中浮现出野蛮、蒙昧、悲惨、血腥的场景,难怪人们常常称其为“黑色非洲”。虽然在这片沃野千里的土地上,先后闪烁过奥杜瓦伊文化(Oldowai Culture)、阿含利文化(Africa Culture)、桑戈文化(Songoan Culture)等璀璨的明珠,还有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都辉煌灿烂的诺克、伊费、贝宁等艺术创造;然而这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人类发祥地之一的非洲也逃脱不了欧洲文化中心论者长期地视其为“边缘区域、边缘民族、边缘国家”的命运。在他们眼里,非洲木雕艺术是粗俗的低积艺术,他们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来审视非洲木雕,并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中找到似乎正当的理由,他们先验地认为“文明在技术上的落后必然导致艺术的落后”。看似文明的欧洲人对热带非洲进行了大肆的掠夺,
-
玛河古道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现实主义
非洲
艺术家
艺术创造
现代艺术
木雕艺术
抽象艺术
范式
殖民语境
-
描述:
玛河古道
-
汤文伟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现实主义
非洲
艺术家
艺术创造
现代艺术
木雕艺术
抽象艺术
范式
殖民语境
-
描述:
汤文伟作品
-
在当代文化氛围对公共艺术的思考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现实主义
非洲
艺术家
艺术创造
现代艺术
木雕艺术
抽象艺术
范式
殖民语境
-
描述:
在当代文化氛围对公共艺术的思考
-
满意与不满意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现实主义
非洲
艺术家
艺术创造
现代艺术
木雕艺术
抽象艺术
范式
殖民语境
-
描述:
满意与不满意
-
福建龙眼木雕
-
作者:
王小蕙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眼
传统技法
黄杨木
艺术风格
木雕艺术
工艺品展览会
机械原理
传统工艺品
福州发展
百花奖
-
描述:
龙眼木雕是福建木雕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也是我国木雕艺术中独具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因采用福建盛产的龙眼木材而得名。龙眼木(即桂元树)材质坚实、木纹细密、色泽柔和。老的龙眼树干,特别是根部、虬根疤节、姿态万状,是木雕的好材料。龙眼木雕在清代已有发展,主要产地由福州发展到莆田、泉州、惠安等闵南一带。莆田的雕刻艺人很多,而且早在宋末
-
河北曲阳石雕技艺与风格浅析
-
作者:
杨文会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
依山就势
雕刻题材
建筑艺术
特殊作用
石雕艺术
“神”
雕刻艺术
石窟造像
-
描述:
当人们感到某件事物不可企及时总说,除非“海枯石烂”。我们的祖先自新古器时代始,就意识到“石”这种物质的特殊作用。石窟造像、陵园雕刻、建筑石栏,这些不同时代、或方正或圆浑、或依山就势、或借石形稍加雕凿、或求形似精细加工的各种造型,皆因其质被永久的保存下来。
<
1
2
3
...
21
22
23
...
47
48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