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紫砂陶刻的起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镶嵌装饰   可塑性   雕刻   青铜器   烧成   纹样装饰   紫砂陶   装饰手法   钟鼎铭文   装饰方法  
描述: 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无论草、隶、篆、魏碑、汉瓦、钟鼎铭文等各种书体,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国画白描,
玉雕十艺
作者: 国宇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镶嵌装饰   可塑性   雕刻   青铜器   烧成   纹样装饰   紫砂陶   装饰手法   钟鼎铭文   装饰方法  
描述: 玉器由原始的打制、简单的琢磨直至精雕细刻,传承数千年。玉雕技艺由最开始的小件如清代、民国时期的烟嘴、手镯等简单的小件,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制作中等件,80年代至90年代制作大型玉雕作品。其工艺特点有因料施艺、废料巧作、剜脏去绺、化瑕为瑜、巧用巧色、浮雕、圆雕、镂空透雕、镶嵌组装等工艺,形成玉雕之工艺特点。
东方精神的现代演绎——朱铭雕塑艺术论
作者: 李青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铭   东方精神   艺术家   艺术成就   文化景观   表现形式   台湾省   雕塑艺术   审美价值   艺术地位  
描述: 20年前,建筑大师贝聿铭主持北京香山饭店设计时,曾建议陈设台湾雕塑家朱的作品,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1997年贝聿铭设计香港标志性建筑——中国银行大厦时,再次提出陈列朱的雕塑,经香港知名人士徐
沈铭存作品选
作者: 沈铭存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隆林   新娘   沈铭   黑衣壮   彝族  
描述:存作品选
东汉帝陵神道石象与刻铭“天禄”“辟邪”
作者: 宫万琳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象   神道石刻   刻铭   石辟邪  
描述: 显示发展演变规律的洛阳、孟津和南阳三种样式,而且发现"天禄"、"辟邪"与"缑氏蒿聚成奴作"刻,十分难得。神道石刻传到江左南朝,又形成一种以设置的制度化、组合的简明化、造型的规范化与纹饰的华丽化这类新体系和新样式,在中国美术史尤其是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贝聿铭全集
作者: 美 朱迪狄欧 Jodidio P. 美 斯特朗 Strong J.A.著   李佳洁 郑小东译   来源: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建筑艺术   贝聿铭  
描述:贝聿铭全集》978-7-121-13997-01983年,当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PritzkerPrize)时,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大师的评价
镜铭释文正误
作者: 张颔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石   中日两国   西王母   规矩镜   文化交流   铜镜铭文   青铜器   山西   省博物馆   著录  
描述: 1987年山西省博物馆为了促进和日本埼玉县及中日两国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遴选了一批馆藏文物七十余件(组)赴日本举办了一次“山西文物展览”,展出的文物有陶瓷、青铜器、雕塑和书画四部分。在青铜器部分中有汉代的“方格规矩镜”(笔者按:应为“博局纹镜”)和“龙虎文镜”二
民族雕塑艺术家刘士铭
作者: 靳之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士铭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   民族雕塑  
描述: 在北京东城校尉胡同的中央美术学院,无论刮血下雨,暑往寒来,人们每天上下班都可以看到一位很费劲地蹬着一辆三轮车上班的老师,一身兰灰色的旧中山装和刚毅的脸,看出他生活磨炼、顽强战斗的一生。他是在中央美尤学院高我一班
袁熙坤《达尔文》(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士铭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   民族雕塑  
描述: 袁熙坤《达尔文》(雕塑)
雕塑与中国人文精神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辜鸿铭   人格特征   道文化   自身价值   根本所在   雕塑   中国人文精神   新基因   历史文化积淀  
描述: 主持人语: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国雕塑的灵魂。诗言志。雕塑,脱离了神与魂,不过空壳而已。 中国人文精神渗透于民族深层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其核心是中国人的精神。辜鸿将这精神概括为六个字:温良、灵敏、坚毅
< 1 2 3 ... 10 11 12 ...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