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南美的“敦煌壁画”——胡宁娜的艺术新风与个性特质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特质   当代中国   艺术家   美展   中国画   作品   敦煌壁画   工笔重彩人物画   画坛   胡宁  
描述: 当代中国人物画坛出色的女画家屈指可数,其中之一便是江苏的胡宁娜。自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以来,她的作品就不断出现在各类大展之中;她那以端庄文静为主要特征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风,也早已深入人心。自从2006年初她参加"中国画画世界"的艺术活动,远赴南美洲采风写生,归国后的创作猛然呈现出全新的艺术风采,使我和所有见过这批作品的圈内外人士眼睛一亮。《南美之风》、《南美舞韵》、《狂》、《热舞》、《桑巴鼓声声》……那狂欢的氛围,灵动的旋律,绚丽的色彩,飞扬的线,汇织成一曲曲洋溢着浪漫豪情的,自由倾斜着生命活力的交响乐;它们饱满、炽烈、盛大,如天马行空,狂放不羁,而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这是一种当今人物画坛罕见的,甚至从未见过的绘画形态,是动美、壮美、墨彩之美、充实之美的和谐协奏。
从日本画的发展所想到的
作者: 蒋采苹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艺术技巧   东山魁夷   工笔重彩画   学生时代   现代绘画   作品   工笔重彩人物画   日本绘画   日本画  
描述: 我从学生时代起就比较喜欢日本的工笔重彩画,觉得它和中国传统绘画不论在意境上、艺术技巧上都有不少一脉相通的地方,看起来很亲切,因此在自己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过程中,也偶尔试探从日本画中借鉴一些东西。但过去见到的日本画不多,也谈不上研究。前年东山魁夷画展来华展出,给我印
概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历史发展与衍变
作者: 肖蓝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生活场景   工笔画   写意画   中国画   代表作品   中国绘画   早期阶段   工笔重彩人物画   中国工笔人物画  
描述: 工笔画是相对于写意画来说的,这是绘画发展到非常成熟、完备后人们给中国绘画的一种分类,在绘画的早期阶段是没有这种概念的,那时候完全意义上的写意画还没有出现,因此,可以说早期的中国画都是工笔画。人物画的出现是和绘画的产生同步的,从新石器时
一个时代的艺术精品:纪念任率英诞辰100周年
作者: 宛少军   来源: 连环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环画   时代   诞辰   工笔重彩画   新中国   创作   中国画   重要贡献   人民大众   工笔重彩人物画  
描述: 任率英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画家,一生创作了数量颇丰、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中国画、连环画和年画作品,为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连环画、年画的创新、提高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平南敬亲王尚可喜画像
作者: 刘德忠   来源: 辽海文物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亲王   博物馆   尚可喜   明万历   工笔人物   画像   工笔重彩人物画   太师椅   人物肖像   平南  
描述: 鞍山博物馆藏国家二级书画,清朝平南敬亲王尚可喜工笔重彩人物画像一轴,高267.5,宽154.7厘米,绢地锦裱。 人物肖像系工笔重彩描金绘制。画像身穿四团龙马褂,上披绣龙纹披肩,腰系黄带,头戴红顶缨帽,脚穿朝靴,右手握朝珠端坐于虎皮铺太师椅上。画幅上端天头为金底楷书生平题款:“王姓尚讳可喜字元吉号震阳先曾王学礼公第四子生于前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本朝天聪八年官总后崇德元年封智顺王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加禄六十
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临摹教学的思考
作者: 邵媛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临摹   工笔重彩人物画  
描述: 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一朵奇葩,对其的继承与发展是当代重彩画家及高校教师不可推脱的职责。文章通过对传统到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发展脉络的叙述,来引发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教师在教学上的反思。特别是在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临摹学习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更深层次的理解临摹教学的目的及意义,适当增加临本的选择,拓宽学生临摹技法的学习方法,改进对学生临摹作品的评价方式,有效地改进临摹教学,使得临摹教学在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第一个学习阶段行之有效,更好地为学生写生、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教学
作者: 宫建华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韩熙载   工笔重彩画   色彩   艺术传统   绘画形式   写生   工笔重彩人物画   线描   夜宴图  
描述: 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最早的绘画形式,在她数千年的演进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传统。其表现手法和特征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从《夔凤图》和《御龙图》这两张帛画中可看出线描之精细,色彩之绚丽,说明当时王笔画达到的高度和成就。隋唐五代是工笔重彩的鼎盛时期,悠悠千余年,连绵不断,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艺术财富。如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防的《簪花仕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及民间画工所为的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法海寺壁画
一盏不灭的明灯——怀念画家任率英先生
作者: 秦岭云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队伍   《三国演义》   人民群众   画家   著名人物   艺术形象   年画   巾帼英雄   工笔重彩人物画   历史小说  
描述: 著名人物画家任率英先生,其人其艺来自农村,学艺起步于民,成果也还于民,毕生辛劳,光彩照人。在年画和连环画创作队伍中,他是一员前锋,一员闯将。 年画是我国喜闻乐见的群众性艺术品。对此,他无年不画,佳品迭出。逢年过节,他笔下的巾帼英雄、美妙神女伴同爆竹、烛光、酒宴来到千家万户,带来欢乐和祝福,以艺术形象向男女老少述说历史和故事。 工笔重彩人物画,源远流长。晚清以来,受改琦、费晓楼一派影响,风格日下,所作人物容貌清瘦、姿态娜娜,神情婉约忧伤,不是惜春,便是悲秋;不是葬花,便
工笔重彩与时代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6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毛主席   时代精神   书记处   工笔重彩人物画   座谈会   中国美术  
描述: 中国美术家协会于3月11日和4月11日召开了工笔重彩人物画座谈会,出席的有在京工笔人物画家、年画作者吴光宇、陈缘督、王叔晖、刘继卣、墨浪、任率英、刘凌沧、黄均、陆鸿年、李琦、吴静波、古一舟、潘絜兹、吴一舸等三十余人。美协书记处第一书记蔡若虹和书记邵宇、王朝闻出席并主持座谈会。
继承与超越——对中国工笔人物画传统的再思考
作者: 王天胜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观念   中国传统绘画   工笔画   技法语言   绘画形式   工笔重彩人物画   再思考   中国工笔人物画   继承与超越   语言形态  
描述: (一)中国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技法语言传达出东方式的审美意境,从而成为世界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在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彩陶纹样中,已经出现人物的造型,它虽是剪影形式,与后来的写真造型不可同日而语,但它用简陋的工具所描绘的人物图像,无论在造型观念上还是线条表现上,都为其后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观念和技术的准备。因此,到了战国时代的《人物御龙帛画》,在用笔、设色、章法结构上就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 1 2 3 4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