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达】搜索到相关结果 305 条
-
法自然 求本真
-
作者:
朱振洪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达
化原
象征符号
世观
化变
本象
起振
人界
以通
-
描述:
投射到这面镜子上。所以我总是弱化作品中具体事物,就象人们用面具来隐匿自己姓名和身份一样、而以抽象是唯一表达的媒介、因为抽象是通用的象征符号,是每个人具有的元素、让人感觉如此熟悉。面对作品时,观者
-
浅谈达利超现实主义创作的思维方法
-
作者:
袁旭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维方法
达利
超现实主义
-
描述:
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画家达利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达利在绘画中倡导超现实主义的画风,画作有《记忆永恒的钟》、《内战的预感》、《卡拉丽娜》等。达利的创作超出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以细腻精致的手法
-
一个时代的山水之媚
-
作者:
司马白羽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青年
时代
出版社
风景
滋味
江南
自然
傅抱石
游记散文
郁达夫
-
描述:
读《达夫游记》,就像是手攥一只羊腿,就着青稞烈酒,大快朵颐;又像是用竹筷夹着淮扬小菜,端着精致的景德镇小瓷杯,小酌小饮,自然有一种滋味。总之,不论是怒马秋风冀北,还是杏花江南春雨,都有一番滋味在里头。郁氏的散文,讲究的正是滋味二字。
-
“画法几何与透视”课程改革与实践
-
作者:
董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体表达
教学改革
空间思维
画法几何与透视
-
描述:
"画法几何与透视"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环节,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本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针对本课程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从空间思维和形体表达能力的培养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改革。
-
雪域高原的圣殿:噶丹·松赞林寺
-
作者:
山水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甸
格鲁派
僧侣
母亲
松赞林寺
宗喀巴
雪域高原
住持
五世达赖喇嘛
康熙皇帝
-
描述:
不出所料,当太阳刚刚升起,那位住持带了一队人马来到灵童母子住处,气势汹汹地问:"你的儿子是不是转世灵童?"灵童的母亲回答说:"我一个乞丐妇人,怎么可能会生下转世活佛呢?"那住持口中骂道:"乞丐妇,给我快快离开这里!"同时抛了一团糌粑在灵童母亲的怀中,扬长而去。
-
紫砂工艺表达中的文化追求
-
作者:
王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追求
文化内涵
地域文化
陶器文化
表达
工艺制作
紫砂壶
文化现象
重要组成部分
-
描述:
中国的陶瓷工艺是博大精深的典型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诸多门类的陶瓷品种深深地映衬着民族的风格和地域文化的特征,然其共同的生命支撑都具有强烈的不屈不挠的文化追求,由传统习惯形成的文化
-
“观物取象”与“立象以尽意”:略论当代雕塑中观念的表达方式
-
作者:
卫恒先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立象以尽意
观物取象
表达方式
-
描述:
中国当代雕塑的特点是通过形象来传达观念的,"尽意"是通过"立象"的过程传达出来的。象的产生又是通过"观物"来实现的。本文从象和意的关系阐述立象是如何尽意的,通过对于"观物取象"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得出当代雕塑中观念表达的各种方式。
-
新英格兰纺织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
作者:
程树武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纺织工业
发展进程
新英格兰
主导产业
纺织业
工业发展
发达地区
阶段特征
工业化进程
洛厄尔
-
描述:
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工业是美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摇篮,也是美国最早实现由农业向工业转变的地区。随后在全美的工业化进程中,它处于一个领头羊的位置,而纺织业在其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阶段特征,其兴起、发展、衰败过程有一条十分清晰可寻的脉络。
-
从视觉传达设计谈中国日用陶瓷装饰设计
-
作者:
余勇
徐田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装饰设计
陶瓷
色彩
图形
-
描述:
以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来看日用陶瓷装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以科学、严谨的设计理念来完成海报招贴、包装、书籍装帧、广告、网页等各种平面设计。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应该与新的科技成果和理念相结合,日用陶瓷装饰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结合能够启发设计者设计思维和丰富陶瓷的装饰形式。
-
关于日语授受动词委婉表达的语用论研究
-
作者:
陈云琴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委婉表达
语用论
日语
授受动词
-
描述:
补助动词却经常被使用,而且用得好时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要怎么使用才能很好地使用这二组授受补助动词呢?本文将试着对这二组补助动词的委婉表达来进行语用论研究。
<
1
2
3
...
14
15
16
...
29
30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