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质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762 条
-
陶艺讯息
-
作者:
暂无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国际
陶瓷
陶艺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港大学
佛山
-
描述:
佛山“国际柴烧创作营”在南风古灶开营6月9日,来自12个国家近50名陶艺家组成的“国际柴烧创作营”在佛山南风古灶开营,他们将在为期12日的切磋交流中,围绕建筑陶瓷艺术、环境陶瓷艺术、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作者:
龚榕容
来源:
福建理论学习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
思想观念
精神文化
基本内涵
社会文化
价值取向
重要组成部分
物质文化
形成过程
-
描述:
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环境设施文化,包括校园布局、建筑雕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和各种学校活动的设施;其二是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生活娱乐方式、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
多彩的永安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者:
戴中平
来源:
福建乡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闽派
古琴艺术
民间说唱
弋阳
丰田村
四大声腔
物质文化遗产
手工艺技能
五彩斑斓
大腔戏
-
描述:
永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用“多姿多彩”一词来形容,不为过。就拿已申报成功为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看:“大腔傀儡戏”、“安贞旌鼓”、“龙角舞”、“闽派古琴艺术”、“唱花”、“贡席制作
-
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现状及发展研究
-
作者:
王鸿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卡姆
非物质遗产
维吾尔族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发展研究
哈密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代表作
中心
-
描述: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2005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9年10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前三批公布
-
手工艺传承背景下的陶瓷产品设计应用研究
-
作者:
信钰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陶瓷
手工化
应用研究
制瓷工艺
陶瓷文化
物质文化生活
瓷都景德镇
陶瓷产品
景德镇陶瓷
手工生产
-
描述:
工业陶瓷产品设计借助大规模的批量生产方式,为更广泛的人群在物质文化生活上提供了更多的舒适和方便,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们在个性、文化、价值观念、生存方式以及艺术价值的需求,因此手工生产的陶瓷产品
-
杨霆:没骨彩艺术传承人
-
作者:
杨霆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瓷
传承
景德镇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工艺
陶瓷美术
工艺美术大师
杨树林
-
描述:
杨霆1963年生,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没骨彩)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亲杨树林进艺术瓷厂传艺,其父是1976年国家特许一批有个人特长的手工艺人才,也可以说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家父杨树林也是景德镇首批陶瓷美术师之一。家父去世后,本人后师承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叔水先生(没骨彩牡丹王子)。
-
合 月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瓷
传承
景德镇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工艺
陶瓷美术
工艺美术大师
杨树林
-
描述:
合 月, 原名张月娥,江西省工艺美术师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师从钟莲生教授、李磊颖教授。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2004年被东方艺术研究院聘任为终身客座教授。致力于《红楼梦》12金钗的创作与研究,擅长中国画,艺术设计及陶瓷各类装饰。 2005年陶瓷作品《花絮》在景德镇陶瓷百花奖荣获金奖;2007年陶瓷作品《人间七仙女》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创新艺术金奖;2009年作品《花丛中》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暨中国工艺美术大赛荣获金奖。
-
人类学家方李莉陶瓷文化方法论研究
-
作者:
罗子婷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瓷
中国陶瓷
李莉
陶瓷研究
陶瓷文化
方法论研究
人类审美意识
历史意识
窑口
物质文化
-
描述:
进入研究。中国人类学家方李莉教授关于陶瓷的研究则另辟蹊径,形成了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她关于陶瓷方面著作典美又厚实凝重,专著包括《飘逝的古镇——瓷城旧事》[1]、《景德镇民窑》[2]、《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兴民
-
美国殖民地复兴风格室内设计中的中国风尚——一种混杂的物质文化
-
作者:
袁熙旸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风格
殖民地
室内装饰
室内设计师
壁纸
复兴
装饰艺术
中国风格
世纪初
物质文化
-
描述:
、景观与园林、小说与文学、插图与绘画、雕塑与音乐."1事实上,该运动的兴起,不仅关涉秉持、认同该风格与理念的建筑师、设计师、建筑的使用者、设计的消费者,它也是活跃于20世纪初大众文化层面的专家学者
-
地方之美和社区营造
-
作者:
梁忆南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季有鱼
大地景观
宝溪
物质文化遗产
八棵树
两水
龙窑
小村落
世代传承
手工技艺
-
描述:
一、从八棵树公园启动的溪头村故事溪头村是浙江龙泉一个普通的山区村落。2013年9月,因其清丽的山水、质朴的房舍、传统的手艺、醇厚的民风,荣膺首批浙江最美村庄,从全省38569个村庄中脱颖而出,跻身20强。这个只有998位村民的小村落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小村山水环绕,有宝溪溪、后垟溪两水流经,在村口汇合形成一个深潭。因潭边十棵百年老树故名"十树潭"。现在还剩八棵大树,历经岁月风雨,仍然挺拔茁壮。我们的故事就从这八棵树开始。那是2009年的初夏,溪头村支书
<
1
2
3
4
5
...
75
76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