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传承华夏文明 打造祈福圣地
作者: 张建杰   来源: 发展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管理   相结合   创新发展   开发利用   文物古迹   水帘洞   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入开展   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 一、围绕文物古迹保护,提升文化遗产新内涵武山县文物古迹众多,历史遗存丰富,境内现有文物点469处,其中有水帘洞、木梯寺、狼叫屲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水帘洞·拉梢寺摩崖大佛为世界第一佛教摩崖浮雕。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要坚持把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做到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开发利用。一是坚持保护开发并重。先后对水帘洞、拉梢寺、木梯寺等文化遗址进行了恢复性维修保护,建立健全了文物保护管理和景区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文物古迹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深入开展历史文物普查,建立了文物古迹资源数据库,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加快水帘洞·拉梢寺
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会展出的青铜雕塑艺术收藏品
作者: 胡春良   来源: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会展   收藏品   青铜   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雕塑艺术   工艺美术   山西省  
描述: 2013年6月29日-7月3日,以“文化三晋、大美山西”为主题的首届山西省文化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大会展览包括文化改革发展、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工艺美术五大类别。法国、俄罗斯、尼泊尔
浅谈瓷上荷花纹饰的演变
作者: 王世豪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范庆   透雕   同类行业   千古佳话   物质文化遗产   曾龙升   民间雕刻   雷焕   王士   景德镇陶瓷  
描述: 荷花自魏晋南北朝起(始见于青瓷)成了中国陶瓷装饰的传统题材。 魏晋南北朝至隋代,荷花多以莲瓣纹的形式出现在碗、盘类器物上,碗类多在外壁刻划纹饰,盘类多在盘内壁中心刻划纹饰。后来逐渐推广到罐、尊等器物上,装饰技法增加了模印、浮雕、堆塑等,最常见的是用堆塑技法在器物的颈、腹、足各个部位分几层装饰,或在器物腹部模印。
建设合作型教师文化
作者: 叶菊艳   来源: 教师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师文化   合作型   校长   文化公司   办学理念   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   课堂教学  
描述: 常会听到校长朋友说,学校文化建设里面,物质文化建设好办,要么学校团队琢磨琢磨,要么找个文化公司,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搞几个雕塑,弄几个主题展示,做一套学校标识就行了,最为困难的是如何让所有教师将这一办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其实,能够思考这个层面问题的校长是优秀的
北仓门8月“七彩夏日”系列活动启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商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锡市   成果展   艺术中心   文化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雕塑家  
描述: 8月,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将给无锡市民带来文化艺术的“七彩夏日”。其中8月2日晚有最后三分钟乐队2013年全国巡演(无锡站)、8月6日有2013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8月10日至8月15日有2013无锡市雕塑家作品邀请展
端砚,青花紫石天下奇
作者: 盛铆   来源: 黄金时代(学生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端砚   制作技艺   广东省   艺术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花   “文房四宝”   肇庆市  
描述: 带而得名,又称端溪砚。端砚是将诗词、书法、绘画以及雕刻等艺术结合于一体的艺术品,2006年5月,“端砚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佛山剪纸:精凿细刻的刀纸春秋
作者: 图灵   来源: 黄金时代(学生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剪纸艺术   风格流派   铜箔   郭沫若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同特点   民间剪纸   手工艺   佛山  
描述: ,道出南北工艺的不同特点。南派中佛山剪纸有着独树一帜的工艺,创造了中国剪纸艺术的多项不可替代的巅峰技艺。铜凿剪纸、铜写剪纸、铜衬剪纸为佛山独有,他地皆无。早在2007年,佛山剪纸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沟中国农耕文化的瑰宝
作者: 文馨   来源: 华北国土资源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始古朴   旱塬   物质文化遗产   后沟   晋中市榆次区   方汉   文昌庙   东赵乡   土地神龛   醋坊  
描述: 看腻了现代都市繁华的街道和林立的高楼,习惯了五彩霓虹灯下的绚丽与喧哗,偶尔来到这黄土高坡上的古村,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虽然这里没有详细的历史溯源,但古朴的建筑足以向世人叙述着华夏五千年的沧桑巨变,它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这就是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的一个古老村落——后沟。后沟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
云朵上的五彩奇葩:阿坝州羌绣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保护   妇女   羌族文化   汶川县   有效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   阿坝州   生产性   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 羌绣,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被人们美誉为"云端艺术"。"5·12"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文化受到重创,重建中,羌绣作为羌文化中最具典型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抢救和保护,被列入国家级
黑白雅韵中国梦平定刻花瓷记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平定刻花瓷』暨代表性传承人张文亮
作者: 白英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厂   拉坯   装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   刻花   陶瓷工艺   保护项目   黑白   山西省  
描述: 中国陶瓷珍品——平定刻花瓷古风朴面,精美绝伦,梅瓶的丰韵含蓄、天球瓶的有容乃大、玉壶春的冰心可鉴……一件件线条流畅、图案简约、朴实无华、亲切自然的艺术品,充分展示着北方陶瓷的粗犷与浑厚;图案装饰的简洁与韵律;可谓拙朴厚重,温润饱满.这风格独特、赏心悦目的陶瓷精品是经过怎样的打磨和砺炼而浴火新生的呢?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由地让人充满强烈的好奇.
< 1 2 3 ... 10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