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质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556 条
-
明清青花纹饰中的十字架(上)
-
作者:
李熊熊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十字架
纹饰
基督教
异质文化
明清
青花
中国瓷器
-
描述:
历史上,西方的基督教曾经有三次传入中国。一次在唐朝,一次在元朝,还有一次在明朝。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总会在对方文化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上产生种种影响。那么,明朝以来基督教的传入,有没有在中国瓷器纹饰里留下相关的印记呢?这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经初步研究,我认为:基督教最看重的信仰标志"十字架",在明清青花纹饰中有较大数量的存在,但存在的形式比较隐蔽,需要进行剖析才能揭示其真实的面目。本
-
伊比利半岛的青花瓷
-
作者:
陶诗秀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十字架
纹饰
基督教
异质文化
明清
青花
中国瓷器
-
描述:
伊比利半岛的天空特别蓝,蓝天上总是有几朵白云。那里的云格外纯净,像不染一点尘埃的棉花。那白云有时是一点点地散布在天空;有时如朵朵初绽放的花,突然间越开越大,白色的花瓣不断地向外开展,仿佛天空开出朵硕大的白牡丹。或许是因为这样的蓝天白云,当青花瓷从中国传进来后,伊比利半岛的居民便爱上了。不到伊比利半岛不会知道,青花瓷在那里无所不在。60万平方公里的伊比利半岛,人
-
德化青花瓷中的山水意境
-
作者:
陈燕婷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十字架
纹饰
基督教
异质文化
明清
青花
中国瓷器
-
描述: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云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这是周杰伦脍炙人口的《青花瓷》,短短几句就道出了青花瓷那无尽的韵味。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近东南沿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曾与江西景
-
文物类新闻报道的实践与思考——以《大足日报》“寻踪·探寻千手观音妆金之谜”系列报道为例
-
作者:
阳蝉
来源:
中国地市报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角度
石质文物
千手观音
中国文化遗产
宝顶
崖面
大足
修复工作
高浮雕
-
描述:
大足宝顶的千手观音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精华龛窟之一,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在高7.7米、宽12.5米的崖面上,用高浮雕的形式,雕凿了千姿百态的千余只手,每只手又持不同的法器,令人眼花缭乱,堪称石刻千手观音的世界之最。2008年,对该造像的大规模修复工作启动,并被列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策划及采写过程策划起因——千手观音修复在揭取金箔层的过程中发现,造像表层的金箔多的地方已达到8层,大部分区域有4-5层。这一发现,让人疑问:历史上哪些人或团体对千手观音进行过修复?基于此种疑惑,《大足日报》筹备策划“寻踪·探寻千手观音
-
纪录“非遗”:《拾遗保护》创作手记
-
作者:
周晓凌
来源:
中国电视(纪录)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花坞木版年画
龙泉青瓷
磨调
物质文化遗产
雪域高原
活态
龙窑
文化基因
格萨尔
生命记忆
-
描述:
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世代相传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深藏于民族民间之中,体现着民族的特质与智慧,是人类久远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是人类伟大的精神创造。其内容和内涵多姿多彩、博大精深。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我国国务
-
注重司法文化中的潜意识培养
-
作者:
王运声
来源:
中国法治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典话语
法治思想
审判管理
接待大厅
文化元素
审判活动
法治文化
马锡五
司法文化
物质文化
-
描述:
在现实中,各级法院领导在组织开展法院文化建设活动中,往往偏重法院文化的外在载体,也就是物质文化的外在表意形式的建设。建一流的法庭,在法庭内设置古今中外的法律文化元素,如法律故事、法律的经典楹联和俗语
-
城市雕塑的魅力
-
作者:
家高
来源:
中国房地信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首都
魅力
雕像
结合的产物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形式结构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
描述:
在人类的艺术宝库中,雕塑艺术是一朵璀璨的奇葩。优秀的城雕塑艺术给城市增添了魅力,精美的城雕艺术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是各个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结合的产物,有的甚至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标志,世界各国
-
张民辉象牙雕刻集大成者
-
作者:
文木
来源:
南方企业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牙雕刻
集大成者
政府特殊津贴
雕刻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张民辉 广东新会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广州象牙雕刻历史悠久,极具岭南特色,也称南派牙雕。其作品重雕工,以牙质莹润、精镂细刻、玲珑剔透见长,在长期的工艺实践中逐步形成完整的精湛雕刻工艺。广州象牙雕刻始于宋代
-
潘鹤:用雕塑凝固真理与大爱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方企业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牙雕刻
集大成者
政府特殊津贴
雕刻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潘鹤:用雕塑凝固真理与大爱
<
1
2
3
...
30
31
32
...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