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014 条
-
得意忘象 美以体无——谈国画艺术的形式美
-
作者:
黄福政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画
美以体无
艺术形式
得意忘象
-
描述:
国画艺术作为我国艺术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有着其他画种所无法比拟的审美韵味。从表现内容上看,国画分有山水、花鸟、人物三种形式;从表现方式上看,国画又可分为写意和工笔两大类。国画艺术旨在强调一种意向性的表达,因此能否展现出一种气韵就成为了一幅国画作品成败的关键。为了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国画在布局、造型、着色等各方面,都展露出了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形式之美。
-
立体构成抽象雕塑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作者:
汪冲云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抽象雕塑
立体构成
优势
-
描述:
本文简单阐述了立体构成抽象雕塑,分析了立体构成抽象雕塑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应该倡导多研究、多应用立体构成抽象雕塑,让立体构成抽象雕塑为我们的城市生活添加光彩。
-
古瓷明珠 福建德化窑
-
作者:
陈平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白瓷
白釉
德化窑
刺桐港
象牙白
瓷都
德化瓷
古瓷
海上丝绸之路
葱根白
-
描述:
地处闽中的德化县,距离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刺桐港很近,是中国古代三大瓷都之一。德化白瓷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法国人美称为"鹅绒白"及"中国白"。德化瓷的窑火始烧于唐
-
丰厚的文化底蕴 鲜明的艺术个性:简评胡伟平的陶瓷绘画艺术
-
作者:
刘新元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伟
心象
客观物象
文化底蕴
无根
陶艺家
一幅画
陶瓷绘画
善与人交
艺术个性
-
描述:
有的人见面多次记不住,有的人见面一次都忘不了。此种现象在陶瓷美术界同样常见。有的作品经常看到,却难以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作品哪怕只看上几眼,却能"余音绕梁"。胡伟平的陶瓷绘画就属于一见难忘的。每每读
-
看不见的仰望[1]:析《到灯塔去》的叙事实践,探伍尔夫的批评意识(一)
-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想象构成
叙事功能
-
描述:
本文是论及伍尔夫批评意识系列论文中的第一部分,属“真实在瞬间,瞬间在别处”的首篇.维吉尼亚·伍尔夫集小说家与批评家为一身,在论及人物的性格刻画中,伍尔夫像俄国理论家帕乌斯托夫斯基阐述想象理论一样
-
黄萍作品欣赏
-
作者:
黄萍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想象构成
叙事功能
-
描述:
黄萍作品欣赏
-
王文君作品欣赏
-
作者:
王文君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想象构成
叙事功能
-
描述:
王文君作品欣赏
-
唐代仕女画中人物形象刍议
-
作者:
陈实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唐代绘画
仕女
-
描述:
唐代是中华文化史上最为值得铭记和最辉煌的一个王朝,大唐盛世一直为华夏儿女所津津乐道。唐仕女画独具一格,为我们所熟知,其刻画之细腻入微、传神达意是我国绘画历史上的一个高峰,其特有的风格以及丰富的内涵,深受人们喜欢。本文以唐画中的仕女在唐代不同阶段的形象为线索,分析总结不同阶段仕女形象的差别和联系
-
从“青花瓷现象”看国人的文化回归与文化认同
-
作者:
练崇潮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文化认同
"青花瓷现象"
文化回归
-
描述:
、文化回归与文化认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青花瓷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正是"文化危机"问题日趋严峻下的...
-
看不见的仰望:析《到灯塔去》的叙事实践,探伍尔夫的批评意识(一)
-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想象构成
叙事功能
-
描述:
本文是论及伍尔夫批评意识系列论文中的第一部分,属"真实在瞬间,瞬间在别处"的首篇。维吉尼亚·伍尔夫集小说家与批评家为一身,在论及人物的性格刻画中,伍尔夫像俄国理论家帕乌斯托夫斯基阐述想象理论一样
<
1
2
3
...
7
8
9
...
100
101
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