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918 条
-
浅谈格哈德·里希特绘画理论
-
作者:
奚楚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绘画
照片绘画
偶然性
道法自然
随机性
-
描述:
的艺术语言。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很难读懂其作品的深层内涵及其文化意义。人们只看到了里希特作品的表象,对其作品在艺术语言上的突破并没有清楚的认识。所以,研究里希特绘画作品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
抽象的形塑--现代雕塑与空间环境的审美对应
-
作者:
潘自营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通感
造型语汇
抽象美
自觉
-
描述:
雕塑造型语言的形塑之美,是东西方民族艺术生活的共同思维语言,同时也是地域最广、风格最相近的共同文化语汇。其中,现代雕塑的风格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从题材、形式、体量、风格、材料等方面都有着多样性的视觉呈现,观众在观览过程中,可以一饱空间造型的审美盛宴。
-
朱乃正先生的写生与造境刍探
-
作者:
李荣林
来源:
财富时代(上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对对象
艺术语言
写生
美学理论
王国维
创作方式
油画
-
描述:
语言,以“境界”为作品的最高标准。朱乃正先生创作的大量油画山水就是基于“造境”的理论,从面对对象观察写生中释放出来,
-
艺精情更深:陈春阳艺术雕塑作品欣赏
-
作者:
林文泰
来源:
政协天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体
同情感
审美对象
艺术
优秀文化
雕塑
委员
作品欣赏
-
描述:
开栏的话:在各级政协中,有一支默默耕耘在寂寞艺术之路上的委员群体。他们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用自己的辛勤创作,在不断丰富人们审美对象的同时,抒发着人类对美好的共同情感追求。我们力图通过本栏目对他们作品的展示和创作剖析,展现这一特殊委员群体别样的人生风采。
-
油画中的天主教女性观 评《耶稣与玛利亚玛达肋纳》
-
作者:
李顺华
来源:
中国宗教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利亚
中心城市
现实主义
艺术风格
俄罗斯
印象主义
耶稣
油画
中国女性
天主教
-
描述:
著名的画家和学者,他曾经在慕尼黑、佛罗伦萨、维也纳和巴黎等艺术中心城市学习过,其艺术风格受到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等流派的影响。
-
海坨秋色无限好
-
作者:
汤升享
来源:
中國生态文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山峻岭
主要保护对象
森林生态系统
海坨乡
油松林
玉露
叶先
山居秋暝
张山营镇
大庄科
-
描述:
又是一年秋来到。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户外登山的最佳时机,那漫山遍野、远接天际的山林俨如一幅绝美油画,铺满山巅沟壑,与晨曦和晚霞汇为一体,无不令游人欣然陶醉。因而,诗人自古就有“金秋玉露”、“山居秋暝”之说。山中秋色叶先知。北京的秋色以红叶著称,而最早能欣赏京郊红叶的当是京西北的高山峻岭。海坨山,位
-
中国当代艺术的“根”在哪里?:顾黎明访谈录
-
作者:
顾黎明
荣云
孙倩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里希特
中国当代文化
半抽象
表现主义
艺术语言
绘画形式
杨家埠
波普艺术
中国油画
-
描述:
主持语:顾黎明一直是我们关注的油画家,油画界的朋友也不止一次的向我们推荐他。可以说,他是靠作品验证着自己的创作热情和能力的一位画家,而被油画界所认同。顾黎明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为创作依据,以民族民间的艺术语汇为创作母体,在深入文化思考的同时,对中国传统艺术符号进行创造性的解构,开创了中国油画后现代主义意识探索的又一思路,显示出他对视觉艺术的悟性和严肃的学术态度。
-
探索与创新:2012第二届造型艺术新人展感言
-
作者:
冯远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执着精神
交流展示
青年画家
艺术才能
艺术表现手法
职业画家
艺术成果
抽象表现
参展作品
写意性
-
描述:
、漆画、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艺术表现手法多样,除大多写实、写意性风格作品以外,还有采用抽象表现和象征语汇手法的作品。参展数量比上一届有所增加,质量也比上一届的要好。青年艺术家们以认真虔诚的执着精神,在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技术优势并在吸收外来文化艺术
-
话画
-
作者:
胡勇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覆盖
巴尔蒂斯
颜色
观察对象
画面
绘画
作品
回归
永恒性
油画
-
描述:
”是我自己在画面中最想传达的东西。 而要将这两个东西展现出来,对我来说需要很长的作画周期。我画的很慢,一张很小的静物写生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反复琢磨和推敲。每次重新观察对象时总会发现和之前观察到的有很细小的差别,于是将之前画布上半干的颜色刮去一部分,再将重新确认的颜色再一次覆盖。
-
拆“骨”成诗:关于线的诗意表现
-
作者:
印琦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创作形式
情感
艺术作品
经师
画面
绘画
抽象形式
大石膏
诗意表现
-
描述:
,并做了讨论。素描虽然是以单色“线”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然而它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形式,它亦可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情感、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那次观展和讨论使我对绘画的认识有了很大的突破,于是我注意到了“线”,并对“线”展开了探索。
<
1
2
3
...
61
62
63
...
90
91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