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78 条
-
具象绘画在当下的发展契机
-
作者:
赵艳婷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传统
民族性
后现代主义
发展
-
描述:
后现代主义具有重新肯定传统、回归传统的特征。在后现代主义时期,艺术通过形象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重新肯定了传统和历史。艺术家自由地借鉴和引用,将“新”、“旧”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多样性的新风格。
-
中国现代新诗意象观念的生成
-
作者:
雷世文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新诗戏剧化
心理原型
意象
-
描述:
发生联系。从 2 0~ 40年代 ,现代诗学意象观念经历了一个从非自觉到自觉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意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美感特质 ,意象具有意义指涉功能 ,意象象征扩展诗境 ,意象是经验的客观对应物 ,通过暗示 ,诗品达到非个人化境界
-
动态·短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稀有金属快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超导体
超导电缆
美国佛罗里达州
抽象派作品
粉末冶金
2001年9月
钛合金
市场开发前景
等离子氮化
-
描述:
“雄鸡报晓”钛雕塑落成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钛雕塑“雄鸡报晓”在宝鸡市渭滨区步行街落成,为繁华的城市又添一处新的景观。该雕塑系抽象派作品,整体高度8.2m,重达2t之多,根据设计要求
-
一座充满欲望的灵魂雕塑──长篇小说《欲望之路》读札
-
作者:
丁帆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人公
灵魂
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描写
当代文学史
人物形象
笔法
雕塑
形象塑造
中国
长篇小说
结构艺术
邓一群
-
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较为独特的人物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着欲望的时代 ,金钱、美女、官爵、权力……所构成的巨大诱惑之网 ,笼罩着每一个行走在这个时代中的人。如何来解析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 ,像老巴尔扎克
-
商业街模式设计论纲
-
作者:
张光忠
来源:
财贸经济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模式
功能设计
商业街
形象设计
-
描述:
一、商业街形象设计商业街的建设是现代城市的形象工程。北京的王府井商业街、上海的南京路商业街、天津的和平路商业街、武汉的江汉路商业街等等 ,既是消费者的购物中心 ,又是作为特大中心城市的标志性
-
观看胜景与“手”何干?
-
作者:
李栋臣
来源:
采·写·编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通假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
俱怀逸兴
“手”
语文知识
标题
通假字
工具书
《河北日报》
《咬文嚼字》
-
描述:
在报刊和其他媒体上经常见到“揽胜”的字眼。比如1996年12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九州神韵”栏目播出的一个节目,屏幕上打出的名称是“西湖揽胜”;《求是》1998年第一期封面刊登了一幅油画,标题写的是“揽胜”;《河北日报》2000年5月23日第6版一专栏名称为“燕赵揽胜”。就连语文类刊物《语文知识》2000年第一期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也将标题写成《谜语诗揽
-
油画静物的欣赏
-
作者:
刘学智
来源:
昌潍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静物
古典画派
印象派
抽象派
-
描述:
静物画是美术初学着必修的基础课,同时又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静物画的表现内容及形式丰富多彩。在不同时期,各种画派给人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我们的学习和鉴赏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
刘永:一个正在升起的消防摄影新星
-
作者:
罗丹
来源:
上海消防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防部队
世界影响
真实性
艺术实践
景德镇
时代氛围
摄影艺术
价值观照
江西师范大学
人文气象
-
描述:
刘永:一个正在升起的消防摄影新星
-
CHINA-CI
-
作者:
王罡
来源:
广告大观(综合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
知识经济时代
景德镇
企业形象
语言符号
构成要素
城市形象
构成关系
非本文
表现方式
-
描述:
,本文讨论的问题,确已超出了“中国”与“企业形象”这两个常规概念范畴,用简短的汉语文字很难准确地概括与表达,所以借鉴语言学中,“图案”与“design”的对译逻辑与方法:从设计学“构成要素与构成关系”的思考中
-
女性,编织起中外艺术交流的彩虹:记2001年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
-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纪
中国画家
艺术展
艺术家
中国水墨画
大使夫人
女性形象
国际妇女
艺术交流
油画
-
描述:
“2001年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是中国的一批近年较活跃的年轻女艺术家和14个国家驻华使馆的大使夫人和女外交官所参加的展览。这个展览,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民族,让不同肤色,操不同语言的姐妹
<
1
2
3
...
5
6
7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