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心理原型】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犹太圣经中的艺术母题和心理原型
-
作者:
陈超南
来源:
探索与争鸣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母题
《圣经》
文艺复兴运动
基督教
心理原型
题材
犹太民族
-
描述:
旧约圣经中的一些故事和人物原本都是犹太古代的传说,但它们在欧洲家喻户晓,在中国也不陌生。之所以如此,除了基督教全盘接受了旧约作为自己圣经的第一部分使之得以流传这个原因之外,还有更为复杂的原因,例如与艺术家在创作上不断发掘其中的题材不无关系。文艺复兴运动初期的意大利雕塑家多那特罗一生中两次创作《大卫像》。大理石的《大卫像》带有明显的哥特式风格,形象欠生动,缺乏作者自己的风格。而《大卫青铜像》则以纯熟的现实手法刻划
-
中国现代新诗意象观念的生成
-
作者:
雷世文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新诗戏剧化
心理原型
意象
-
描述:
中国新诗现代化是一个多种因素参与的综合过程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诗潮都参与了新诗现代化的构建。意象作为现代诗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与现代诗学中的客观对应物理论、雕塑感、玄学化以及象征等命题发生联系。从 2 0~ 40年代 ,现代诗学意象观念经历了一个从非自觉到自觉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意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美感特质 ,意象具有意义指涉功能 ,意象象征扩展诗境 ,意象是经验的客观对应物 ,通过暗示 ,诗品达到非个人化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