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静与动&墙的记忆
作者: 夕夕   夏小茜   来源: 中国厨卫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风格   抽象化   记忆     首饰盒   古典主义   雕塑   场景  
描述: 静与动一 由现代风格的艺术雕塑组成的场景中,马头纤细精致,人物造像潇洒灵动,抽象化的造型赋予了这两个古典主义题材时尚的风格。再以闪亮的珍珠黑首饰盒做配饰,整个场景虽然祥和,却不乏动感。
任国强油画作品
作者: 任国强   来源: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气息   沱江   木支撑   吊脚楼   画面   写实主义   不稳定因素   作品   象征主义   油画  
描述: 创作体会油画作品《沱江边上的吊脚楼》以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手法把吊脚楼呈现观者面前。画面没有人出现,但通过吊脚楼下人使用的器皿让我们感到了生活气息,众多歪歪扭扭的吊木支撑着这位老
舒伯特:音乐瞬间
作者: 潘阳   来源: 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前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瞬间》   钢琴小品   民间舞曲   形象比较   自由体   古典主义   奏鸣曲   舒伯特  
描述: 最为著名,这是一首天真纯洁、令人欣喜的小品,带有轻快活泼的民间舞曲风格。虽然总共只有54小节,音乐形象比较单一.但是舒伯特将之处理得非常精巧,真可以称得上是玲珑剔透、精致小巧。
论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写意性
作者: 孟滨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体验   意象物化   艺术家   中国   创作过程   艺术形象   油画创作   写意性  
描述: 艺术创作过程是新形象与新意象的组合艺术创作过程通常分为艺术体验(生活累积)、艺术构思(构思创作)、艺术表达(意象物化)三个阶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这三个阶段交互影响而且密不可
幻想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趣味   想象   幻想   画报   参加   神秘   五彩缤纷   画笔   城市广场   翱翔  
描述: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幻想画廊开张啦,欢迎大家踊跃参加。拿起你的画笔,让思维长出五彩缤纷的叶子,让想象插上四处翱翔的翅膀。如果你的作品被选登,你将会收到我们的神
宗教的必然是象征的
作者: 赵维森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可言   分有说   诗歌形式   逻辑分析方法   象外之象   日常概念   现象界   现象与本质   符号形式   经典文本  
描述: 象征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不同文化形态中,但比较而言,象征与宗教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从遍布世界各地数量繁多的宗教建筑到宗教世界无处不在的圣像雕塑、绘画,从宗教经典中大量的象征故事到教徒顶礼膜拜的圣物、灵骨,无论从宗教文化
世界拍卖最贵的油画之(七)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
作者: 郭雅希   来源: 小说月报(原创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文化形象   名作   拍卖   艺术品   突破   布洛赫   油画   企业家   世界  
描述: ,特别是名家、名作的收藏,是确立、宣传和提升企业文化形象最有效的手段;其二,是为炫耀和证明其经济实力,提高其商业信誉的最有效方式。2006年6月20日,化妆品巨头罗纳德·S·劳德以1.3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奥地利著名画家古斯塔
画无常工 以似为工 学无常师 以真为师-谈薄春雨和他的工笔花鸟画作品
作者: 吕晓岺   来源: 书画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象   生活   无常   工笔花鸟画   作品   春雨  
描述: 薄春雨,1983年出生于山东东营,现居杭州。2003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攻读学士学位,同年加入创办中国美术学院山外山水社并担任社长。200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中国工笔画学会
梦寻“一代天骄”的历史岁月
作者: 孙景波   来源: 书画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制   壁画   华夏民族   日记   成吉思汗陵   画面   建筑空间   相对独立   人物形象   民族英雄  
描述: 那一天,成吉思汗找到了我们工作室2005年9月10日上午,鄂尔多斯市和成陵重建管理处的领导同志不期而至地来到中央美术学院,在壁画系教学楼的过道上,找到了我,开门见山地提出委托意向——希望为他们计划改造的成吉思汗陵室内装饰和壁画进行重新设计和创作。他们说:
初探心象表现与绘画创作的关系
作者: 蘇守質   来源: 书画艺术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心象   空间美感   空间意象  
描述: ,東亞的文化思維首重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亦即客觀性自然萬物的現與主觀性人類心性感受的結合,亦是透過寫生觀物的方式同時將感性寫入紀錄,其兩種感性與理性關係密不可分的結合,此一「心物合一」除是東方文化哲學的中心思想,更是藝術修養中呈現心象表徵內涵精神的最高境界。
< 1 2 3 ... 35 36 37 ... 52 53 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