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析水墨花鸟画与油画静物的造型观
作者: 沈桂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   视觉形象   形体塑造   自然物象   花鸟画   油画静物   不同之处   绘画   重新塑造   造型观  
描述: 《尔雅》云:“画,形也”绘画离不开形象造型,它通过塑造可视可感的视觉形象来表达绘画的意图,不管是远古的还是现代的绘画,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绘画,我们总是通过它们画面所描绘的形象来解读它们.绘画中形象造型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它是以自然物象为依据,通过画家的理解与认识重新塑造而来.
从油画作品中的底层人物形象看艺术家的社会责任
作者: 杨友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理想   社会责任   精神性   人性关怀   艺术家   油画作品   现实感   人物形象  
描述: 追求艺术的精神性是艺术家奉行的准则,对那些具有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的画家来说,只有将自己的人文价值理想立于现实之上,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具责任感和现实感的艺术。
莫奈作品《日出印象》
作者: 莫奈   来源: 诗选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日出   印象   作品   莫奈   美术馆   油画  
描述: 莫奈作品《日出印象
持花篮的女孩[油画]
作者: 郭润文   来源: 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理论   东方   象文化   图式   话语权   学术平台   架上绘画   意象油画  
描述: 持花篮的女孩[油画]
南窗 油画
作者: 陈衍宁   来源: 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理论   东方   象文化   图式   话语权   学术平台   架上绘画   意象油画  
描述: 南窗 油画
手捧柚子的女孩[油画]
作者: 庞茂琨   来源: 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理论   东方   象文化   图式   话语权   学术平台   架上绘画   意象油画  
描述: 手捧柚子的女孩[油画]
阳光下的阿尔卑斯山[油画]
作者: 王宏剑   来源: 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理论   东方   象文化   图式   话语权   学术平台   架上绘画   意象油画  
描述: 阳光下的阿尔卑斯山[油画]
《北洋画报》中的日本形象
作者: 陈泽漪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关系   中日交流   《北洋画报》   日本形象   图像传播  
描述: 形式,向受众展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民国社会.在其创刊的11年中,不乏对日本的报道.2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国的多事之秋,内忧外患.尤其在日本不断加紧对华侵略的过程中,《北洋画报》通过编辑者的挑选重组将这一日本侵略形象展现在受众面前,对唤起名族意识和觉醒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的那幅画究竟去了哪里?
作者: 罗奇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可言   广阔无垠   山雾   小虫   画面语言   气场   五彩斑斓   自我形象   投身其中   渐行渐远  
描述: 面对画面,我常有一种困惑,我能走进我的画面吗?它离我是如此的遥远,像辽阔无边的大海。即使是画面刚刚形成的笔触,它也是让我感到如此的陌生,是属于我的吗?我越是想抓住它,它就离我越远。偶尔一两次的亲密接触,是时间的毒药,回来后仍然是绝望地看着它渐行渐远。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画布
闫珩推介词 身体对身体的回应
作者: 顾振清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态   中国意识形态   布面油画   鲁迅美术学院   二元对立   现象与本质   景观社会   画中   绘画性   油画系  
描述: 。他的身体经验中,布景与现实、假象与真相、现象与本质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僵化概念,而是彼此互相渗透、演化、转换并不断循环的有机视觉形态。景观社会的合理存在,让现实拷贝虚构、生活模仿想象、日常跟风癫狂的现象更多、更频繁地发生。闫珩拿身体说事,是对无疆界的
< 1 2 3 ... 34 35 36 ... 90 91 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