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写实油画的再认识
作者: 马立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油画   性格特征   现代艺术   印象派   写实油画   透视原则   艺术创作   再认   人物形象   色彩的结构  
描述: 开始,我尝试着画几幅“假古典”。我没学过古典画技法,仍以厚涂法作画。我收敛了笔触,尽力将印象派的写实色彩与古典油画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我见过的一些名作那样完整耐看。但不久,我又被国内
神往于东方天道的象征——郭维新油画风景东方品格的探索
作者: 林木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天道   象征   东方品格   模仿借鉴   巴尔蒂斯   维新   自然观   油画风景   中国山水画  
描述: 中国当代的油画风景画因为源于西方,故大多仍直接以模仿西方为能事。司空见惯后,人们也多津津乐道于“无一笔无来历”地历数其西方的祖宗,而忘了中国自身还有早于西方一千五百余年的山水画传统。本世纪,油画的民族化倡导使部分画家在吸收中国山水画上有所尝试,但流于表浅的对中国山水画的线条、墨法、章法和宣纸意味的模仿借鉴者多,能立足于传统绘画本质而又不失油画自身特征的民族性现代油画探索者却相对地较少。 事实上,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主要不在对自然的着意再现和描摹,而在于体现中国人那种包天容地,天人合一的东方自然观,亦即二千五百余年前的孔子“仁
花卉的神韵
作者: 刘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的结构   观赏品   创始人   中国古代   画家   生活环境   花卉   印象     油画   生命力  
描述: 花是春天的象征,并在世间象征着纯洁温馨与健康。花也是文人骚客们所常常赞美的。 并且,花总是被画家们所喜爱。在中国古代的卷轴画上面,画家们经常绘制牡丹和紫藤,其颜色自然而富有生命力。工艺师们也常常
迷惘与痛苦的呈现——米哈依诺夫的艺术
作者: 俞可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与创作   建设性   俄罗斯   艺术家   发展创新   现代艺术   艺术史   塔特林   作品   人物形象  
描述: 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俄罗斯艺术在历尽曲折之后,逐渐为我们展示出新的魅力。历史总是那么富有戏剧性,恰恰是本世纪的首末20年,成为俄罗斯艺术最具活力的时期。本世纪初,俄罗斯艺术为世界富有探索精神的现代艺术提供了最初的智慧。在扣人心弦的艺术实验过程中,我们当然记得艺术史上那些时期的重要人物,如康定斯基、拉里欧诺人、冈察罗娃、马列维奇和塔特林等,正是这些人物的出现为我们艺术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表达活动,在今天越来越渗透于更多的领域,很难说艺术与今天这个世界是协调的。在工艺术的抗议、讽刺或者政治的隐喻里,人们对它充满感情的期待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因为这样,活跃在俄罗斯当代艺术领域里的维阿契斯拉大(米哈依诺夫为我们提供了与我们今天的世界有着相关联系的、富有建设性的作品。 1977年,作为莫依申延科的学生,米哈依诺夫毕业于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在校期间,米哈依诺夫在架上绘画的
融会于宁静与从容中的技巧——坦培拉技法肖像画创作谈
作者: 刘孔喜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象   巴尔蒂斯   艺术理想   创作状态   艺术家   艺术创造   于宁   人物形象   肖像画   艺术特色  
描述: 在我近几年来的肖像画创作中,坦培拉(Tempera)技法与材料已成为主要应用手段。坦培拉──这种为欧洲古代众多绘画大师如乔托、安吉利柯、波拉郁洛、弗朗西斯卡、菲立波·利比、波提切利、乔万尼·贝里尼;直到当代的伟大画家如安德鲁·怀斯、柯尔维尔和巴尔蒂斯等广泛运用的技法材料,曾经是欧洲绘画传统中的重要体系。尽管我们早就对这些画家的作品与精神倾心接纳,许多画家也曾用油画等材料刻意追摹其风格笔意,但直到近年,坦培拉的真正含义奥秘才逐渐为中国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认识了解。当我经过深入地研究,揣摩,并能够熟练地掌握运用它的时候,由衷地体验到一种寻觅已久、郁积多年的艺术理想和绘画能力技巧的渲泄释放。坦培拉技法材料的持续、稳固、速干、细腻的艺术特色,将我带入到一种向往已久的宁静、平和、从容不迫、镇定自由的创作意境。这对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在一种持续不断、反复调整、层层叠加,颇似编织、营造的绘画过程中,我不仅沉浸于对一种欧洲古代传统的绘画技法和材料的驾驭,同时还体验到一种宁静致远、疏离浮躁的艺术创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使我逐渐感受到摆脱了现实的无奈与桎梏之后内心所获得的平衡,人性中所固有的创造性和善良得到了源源不断的释放。
自然的象征 生命的表现——刘海粟欧游之前的油画
作者: 惠蓝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象征   异质同构   凡·高   陈抱一   油画颜料   蔡元培   委拉斯贵支   后期印象派   中国画  
描述: 刘海粟是我国西画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第一代中、西融合型的油画大家中,他是最重主体性的一位。 “全盘反传统”的呼声中;中国画的劣性自戕;西洋画的“主义”搬抄;明暗+线条的“合壁”;民族风情称之民族化……,在中、西艺术激撞的双妄期中,①刘海粟的始终超越于双妄形态之上显得很特立。他目光远大、对中古、西今尤其烛见察微,绝不因时世因素错乱
关于江苏油画
作者: 左庄伟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天赐   画家   美术学校   艺术创造   现代艺术   写实主义   艺术形象   艺术观念   油画大师   中国油画  
描述: 半个世纪来,江苏许多油画家的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杰出者有吕斯百、苏天赐、徐明华、张华青、沈行工和李华英等,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光大。 吕斯百1927年赴法国里昂美术学校学习,因成绩优异而被保送到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深造,归国后长期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
欧洲油画色彩风格的演变
作者: 黄征宇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十七世纪   欧洲油画   文艺复兴时期   十九世纪   古典主义   色彩表现   鲁本斯   色彩艺术   后印象派  
描述: 十五世纪以前的古代欧洲绘画,有蜡画、湿壁画、胶彩画、蛋彩画等。十世纪以后,有人尝试用油调合颜料,但未找到理想的调和油剂。直到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试验发现亚麻仁油、核桃油调合颜料后,干燥速度适中,颜色附着力强,
中国设计教育的困惑与错位
作者: 胡玉康   来源: 设计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改革开放前   设计教育   工业设计专业   教育方法   设计艺术教育   美术学院   错位现象   工艺美术   二十年  
描述: 中国的设计艺术教育存在一些错位现象由来已久。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几年里,全国的八大美术学院都设有工艺美术系,它应该算是设计艺术教育的前身吧。但从课程的设置到教育方法均是按美术教育的路子走的,工艺美术系
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中国油画的表现主义倾向概览
作者: 黄丹麾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0年代   油画艺术   20世纪   新潮美术   表现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   中国当代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描述: 斋举办的“星星美展”以其震撼人心的抽象表现型画风引起了美术界强烈的反响。在表现方式上,“星星美展”的参展画家直抒胸臆地表达自我情感。在艺术语言形式上,他们大胆地借鉴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手法,以躁动、火热
< 1 2 3 4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