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迷惘与痛苦的呈现——米哈依诺夫的艺术
作者: 俞可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与创作   建设性   俄罗斯   艺术家   发展创新   现代艺术   艺术史   塔特林   作品   人物形象  
描述: 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俄罗斯艺术在历尽曲折之后,逐渐为我们展示出新的魅力。历史总是那么富有戏剧性,恰恰是本世纪的首末20年,成为俄罗斯艺术最具活力的时期。本世纪初,俄罗斯艺术为世界富有探索精神的现代艺术提供了最初的智慧。在扣人心弦的艺术实验过程中,我们当然记得艺术史上那些时期的重要人物,如康定斯基、拉里欧诺人、冈察罗娃、马列维奇和塔特林等,正是这些人物的出现为我们艺术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表达活动,在今天越来越渗透于更多的领域,很难说艺术与今天这个世界是协调的。在工艺术的抗议、讽刺或者政治的隐喻里,人们对它充满感情的期待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因为这样,活跃在俄罗斯当代艺术领域里的维阿契斯拉大(米哈依诺夫为我们提供了与我们今天的世界有着相关联系的、富有建设性的作品。 1977年,作为莫依申延科的学生,米哈依诺夫毕业于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在校期间,米哈依诺夫在架上绘画的
我的创作思考
作者: 谭红宇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与创作   创作动机   艺术家   道德伦理   艺术创作   合理尺度   道德标准   “解放思想   思维探索   思想独立  
描述: 我试图用雕塑作为一种手段去表达自己的个人感受。在实际创作中,我更看重形体流露的精神意味。我习惯用这种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我的所指和追求。 万物流变。在艺术创作中,趣味的追求和主题的表达都会成为过去,所余下的只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好象一直都有“解放思想”的提法,但实际上思想总被遮掩着,大家都各怀心事,行色匆匆,真实的思想无暇顾及。这样,举目冠冕堂皇的东西不免令人有一点肉麻。艺术家们一副高高在上的神情,满怀洁身自好的决心,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