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1 条
-
与乡土结缘的艺术家——读曾树松的油画
-
作者:
胡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行吟诗人
现实主义
湖南湘西
泸沽湖
艺术家
欣赏者
作品
象征性
乡土风情
-
描述:
曾树松的油画作品,以饱含的乡情、朴素真挚打动着每一个欣赏者。他笔下的湖南湘西景色清幽而不矫情,他用色朴实而不炫耀,他选择的景物平凡却令人感动,他有着行吟诗人般的情怀,在大自然生生不息运行中寻觅着诗情。
-
质朴温馨的东方圣母——尚德周油画的人文理想
-
作者:
安琪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妇女
圣母
母亲形象
人类文化史
生命本源
尚德
神圣感
藏族人
油画
人文理想
-
描述:
尚德周是个勤于动手且勤于动脑的艺术家,他出身书香门弟,父亲是文科教授,因而,他不仅有扎实的造型功底,而且有丰富的文化素养。他不仅画作颇丰,还有不少译文编著,曾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辞林》外国绘画卷的特邀主编。中、英文的畅通,为他打开了古今中外的人文天地,使他站在人类文化史的高度,来营构自己的艺术道路。多年来,尚德周走遍祖国的东西南北,也领略了世界的五洲四海,他到处寻觅着灵感的源泉。 八十年代初,他进入藏区深入生活,那高原大地的浑厚苍茫。那蓝天白云的清澄纯洁,唤起他拥抱大自然的激情,藏族人民那冰山般透明晶莹的心灵,太阳般热烈温暖的情感,更激发了他生命本源的强烈冲动。他产生了找到“伊甸园”的欣喜,认定这里是他灵感的源泉。在这神圣天国中,质朴虔诚的人民和谐地生
-
植根乡土的艺术之花——刘德润、李燕油画创作评析
-
作者:
夏硕琦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形式因素
艺术创造
乡土
主体意识
艺术形象
时代精神
油画创作
中国美术
乡村生活
-
描述:
较广。李燕喜爱装饰,曾热衷过意象构成,有志于绘画哲理性内涵的探索。我把80年代初至80年末这段时间看成是他
-
韩国画家吴承雨访谈录
-
作者:
王端廷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查委员
大韩民国
抽象画
韩国
建筑画
艺术家
绘画题材
中国美术史
艺术文化
国画家
-
描述:
吴承雨1930年出生于韩国同福。1957年毕业于朝鲜大学艺术系西洋画专业。读大学时即两次入选韩国美展。1957—60年连续四年成为国展特选画家。1969—80年作为国展招待作家并历任该展审查委员。1972年以巨幅油画《建设500号》荣获“5·16
-
抽象·空间·环境——谢源璜、吴强壁画新作简评
-
作者:
池瑜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的表现力
壁画创作
表现手法
音乐感
抽象绘画
不等式
抽象主义
海南大学
精神自由
吴强
-
描述:
较大的突破,此幅壁画使用的材料是胶版油画和铜钉。作者没有采用媚俗的装饰画风,亦摈弃了再现具象物体的观念。作者在壁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上作了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运用多色层、厚画法、借鉴野兽主义对色彩表现的冲击力和抽象主义对形体建构的新形式,以响亮的色彩和抽象的形式本
-
美术批评文章应当学术化——与林加冰先生商榷
-
作者:
应天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赖程度
现实主义
美术批评
提出讨论
抽象艺术
浮躁情绪
加冰
非具象艺术
油画创作
学术化
-
描述:
《美术观察》1997年第4期刊载的林加冰《克服油画创作中的浮躁情绪》一文(以下简称“克文”),觉得文中有些概念不妥。贵刊目前为国内较权威之学术刊物,读者对其信赖程度较高,特提出讨论,恳请指正。 “克
-
严肃的主题——梁力强作品简评
-
作者:
范丽庆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油画艺术
现实主义
画家
知识分子形象
俄罗斯
美术学院
伦勃朗
艺术形式
作品
-
描述:
在梁力强的油画作品中,艺术形式是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解释着现实的万事万物,它不由得令人记起德加的一句名言:“你所画的并非你所见的,而是你想
-
明监察御史王忬象牙腰牌
-
作者:
史树青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收藏家
巡抚
龙纹
揭阳市
监察御史
广东省
象牙
明代
好古
-
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收藏家郑礼文先生,敏学好古,所藏书画甚精。其家藏明代山东巡抚都御史王忬象牙腰牌一件,颇为稀有。牌作圆形,高6.3厘米,径5.6厘米,上有獬豸相对,中有圆孔作纽,以便系带。下有乳丁微凸正面浮雕行龙纹一条,张口努目,甚为生动。背面刻篆书给监察御史王忬佩双行八字,布局严正,十分工细。
-
写实油画与光的运用
-
作者:
祝斌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阿尔卑斯山
库尔贝
现实主义
伦勃朗
印象派画家
写实油画
空间关系
维米尔
达·芬奇
-
描述:
“没有光便没有色”,这一色彩学中的常识可使我们追溯到古老的绘画源头。光与影不仅塑造了物体的外形,也使我们能分辨出它的质感与量感。据我所知,画家最早运用光来造型,曾经造就了油画史上各领风骚的两大派系。阿尔卑斯山以南的传统,是通过统一的光照与均匀的阴影分布,通过光照的逐渐减弱,使画面具有雕塑式的量感;北部传统则是利用具有光泽或闪光效果的高光和暗部微光反射(即反光)在物体上的分布来塑造物体,使画面具有质感与幻真的魔力。 我国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创作就体现了南部传统。他早年受乔托画风的影响很深。乔托作画是从亮到暗,很少用高光和反光,不主张过分强调质感,而是注重于画面的整体概括。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就具有佛罗伦萨古代绘画中特有的表现手法。与阿尔卑斯山北部画家不同,南部画家很早就注意到光的折射可使物体隆起突出,这种感受与他们承接希腊古典雕刻这笔遗产有
-
人文环境与中国服饰变迁
-
作者:
曾良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自然环境
服装文化
发展变迁
人文环境
中国服装史
服装风格
民族文化艺术
文化现象
重要组成部分
服饰变迁
-
描述:
服装作为人类普遍的文化现象有其发展变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服饰的变迁是重要体现。然而,任何事物的变迁都离不开其自身所处的环境,这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研究服装史绝对不能离开服装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