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油画与光的运用

日期:1997.01.01 点击数:24

【类型】期刊

【作者】祝斌 

【刊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关键词】 风景画 阿尔卑斯山 库尔贝 现实主义 伦勃朗 印象派画家 写实油画 空间关系 维米尔 达·芬奇

【摘要】“没有光便没有色”,这一色彩学中的常识可使我们追溯到古老的绘画源头。光与影不仅塑造了物体的外形,也使我们能分辨出它的质感与量感。据我所知,画家最早运用光来造型,曾经造就了油画史上各领风骚的两大派系。阿尔卑斯山以南的传统,是通过统一的光照与均匀的阴影分布,通过光照的逐渐减弱,使画面具有雕塑式的量感;北部传统则是利用具有光泽或闪光效果的高光和暗部微光反射(即反光)在物体上的分布来塑造物体,使画面具有质感与幻真的魔力。 我国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创作就体现了南部传统。他早年受乔托画风的影响很深。乔托作画是从亮到暗,很少用高光和反光,不主张过分强调质感,而是注重于画面的整体概括。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就具有佛罗伦萨古代绘画中特有的表现手法。与阿尔卑斯山北部画家不同,南部画家很早就注意到光的折射可使物体隆起突出,这种感受与他们承接希腊古典雕刻这笔遗产有

【年份】1997

【期号】第1期

【页码】20-24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