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0 条
-
葫芦形造物视野下的五联罐设计
-
作者:
王阵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模仿
葫芦形
五联罐
-
描述:
文章通过对五联罐造型演化的分析,得出其主体罐造型是模仿葫芦的认识。进而从葫芦形造物设计的角度出发,认为汉代以来葫芦已成为医道的标志和仙境的象征,五联罐的模仿动机正是为了取得仙境的象征意涵,从而达到“形”与“意”的同构。这种同构性,是中国传统造物设计史中的普遍规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严歌苓小说《扶桑》中的早期华人移民形象分析——以异域环境下的创伤性事件为切入点
-
作者:
胡铂
张慧敏
吴振军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人移民形象
《扶桑》
创伤
严歌苓小说
-
描述:
华人移民形象及形象变化的切入点也是基于此,力图通过小说文本里所描述的华人移民在美生存故事去探究文本之外的移民形象原型,并结合历史分析华人移民形象变化背后的隐性因素。
-
传统和声分析中的若干特殊现象研究
-
作者:
陈雷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低音属主现象
音级对应现象
和声分析
留音现象
-
描述:
笔者针对共性时期的音乐作品在调性与和弦形式上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归纳、整理,指出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识别,对调性的判断与和弦的识别可以起到提示甚至明确作用,从而达到和声分析的目的。
-
当编剧遇上形体戏剧——观形体戏剧《吾爱至斯》有感
-
作者:
李茂云
来源:
影剧新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人院
三人舞
北京人艺
性格类型
语言表现
孤独症
艺术形象
甲子园
复体
身体语言
-
描述:
(Physical Theatre),在国际戏剧界已成为业界颇具时尚的戏剧表演形式。尽管他的演剧形式内涵是那么丰富,令观众充满丰富的想象力,与角色共同来完成他们的舞台创造
-
宗炳《画山水序》所蕴涵的审美精神
-
作者:
李娟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道之乐
审美精神
澄怀味象
-
描述:
宗炳《画山水序》的审美精神是迷醉和玄思的完美融合。迷醉是指宗炳对山水之“形”和山水之“色”的快乐体验和深情眷恋,沉思是指宗炳对山水之“形”和山水之“色”的快乐体验和深情眷恋中绽放着哲学般的玄思。这种玄思中有沉醉,沉醉中有玄思的审美体验,不同于我们所说的狂喜或心醉神迷的巅峰审美体验,可以说是一种冷静的快乐。这是中国山水画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审美特色。冷静的快乐虽然缺乏热烈、销魂的短暂震撼,但是它却拥有一种深沉而丰满的情致之乐。
-
质疑,从教材开始
-
作者:
程芬
来源:
读与写(中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进化
高中语文
学生想象力
课程标准
思维能力
人生感悟
平淡无味
石钟山记
文本对话
阅读教学
-
描述: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善于引领学生研究课本,从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不断提升学生质疑能力,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教学中,对"幼龟侦察兵"这一说法,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学生研究并充分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一个问题,幼龟不是顺利爬入大海,就是命丧食肉鸟等天敌之口.第二个问题,不可能辨别,所以不存在"幼龟侦察兵"一说,那些先出发的只是"先行者".在实践中看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弱,其中一条就是并不在于学生写作时所用的词语是否华丽,而在于用得是否准确.作为语文教材,在准确用词方面应是无懈可击的.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抓住课文的重点,通过设疑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但这种设疑,往往把文本当成不容质疑的"权威",所以很多"疑"显得不够科学,也不够份量.
-
论算盘设计中的“制器尚象”设计思想
-
作者:
余建荣
孙亚辉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尚道象
尚物象
尚意象
算盘
-
描述:
算盘作为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器物,是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一种简便计算工具,算盘承载了国人的精神与文化,是中国造物设计思想的宝贵遗产.算盘设计中的“制器尚象”设计思想表现在尚物象、尚意象和尚道象这三个方面.
-
在新时代下,我的德育教学笔谈
-
作者:
吴艳芳
来源:
中华少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育渗透
品格习惯
音乐形象
素质教育
-
描述: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育工作,它对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的作用。
-
李清:开创四川陶瓷新气象
-
作者:
陈诚
来源:
四川劳动保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象
陶瓷
大熊猫
文化特色
年轻人
李清
四川省
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着大熊猫吃竹子这一形象,散发出浓浓的四川文化特色。这里就是蜀山窑创始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清的工作室。20年坚守走出“粗陶精制”路看着学生们忙碌的身影,李清不由想起20多年前的自己。1991年,李清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毕业,被分配到成都搪瓷总厂
-
彩陶线条纹饰的符号学分类
-
作者:
张丁苒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陶
象征
图像
符号学
-
描述:
本文将符号理论与彩陶线条纹饰做结合,从特殊的角度,通过彩陶线条纹饰的符号研究,试图建立一个彩陶线条符号的科学分类,使人们对彩陶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